APP下载

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

2021-11-27穆丽娜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智育健全人格人格

穆丽娜

(吉林省榆树市新立镇青顶中心小学校,吉林 榆树 130400)

对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是国家、社会的重要任务。小学生能否拥有健全的人格,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不容乐观。在小学生自身因素以及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有一部分小学生存在校园霸凌、自杀自残,甚至违法犯罪等行为。我们在对这些现象感到痛心之外,还应该思考当下我们对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工作出了什么问题、有哪些缺失、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本文旨在概括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内容、指出我国目前在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和缺失,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完善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本文的意义在于为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提出一个总括式的分析框架。

一、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内容

(一)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人生目标未必是一定要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实现的。所以,它可以非常宏大高远,当科学家、当宇航员等等,都可以成为小学生心中的梦。对于小学生来说,将一些难度较大的职业作为人生目标并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在幼小的心理播下一颗健康的种子。这颗种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会逐渐长成一颗大树,支撑起一个人的人格,让一个人的人格有风骨,不会轻易被周围的一些不良的因素所左右。

(二)对自我的了解与接纳

小学生应该从小就学会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所谓了解自己,是指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家庭中、学校中、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自己有什么样的优点、什么样的缺点等等信息;而所谓接纳自己,是指小学生对于自己的先天身份、后天身份、优缺点等等,要能够接受,不要有种种不必要的不满。我们当然会强调奋斗,也赞赏少年儿童从小立志自强不息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方面。但是,如果一个小学生对自己的情况过于不接纳,以至于出现消极、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那这肯定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三)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对小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父母亲人、老师同学是不能选择的。所以,小学生对于父母亲人、老师同学的态度,一定要重视适应的一面。所谓适应,指的是小学生能够基本完成父母亲人、老师同学对于他们的合理期望,在学习生活当中沟通比较顺畅、矛盾比较少,即便有了矛盾,也能够较好地解决。

(四)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

小学生要顺利完成学业、良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是需要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的。因为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学习上总是会有困难,而在人际交往上,也总是会遇见和别人之间的矛盾,区别仅仅在于程度和频率的不同而已。

对于一个有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的小学生而言,他会有比较强的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不会在遇到困难时只会抱怨,或者逃避。而只有直面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敞。

二、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重智育,轻德育”

当下,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智育的教育压力一级一级传导到了小学阶段,导致小学阶段的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所谓“重智育,轻德育”,是指在针对小学生的教育当中,教育者重视小学生的解题能力、考试成绩,而忽视和解题能力、考试成绩没有直接相关的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当下的小学当中,课业成绩是最重要的评价小学生的标准。一个小学生课业成绩好,很多时候就会被评价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而一个小学生课业成绩不好,哪怕他在人格方面体现得比较健全,也可能只会得到一个平庸的评价。所以,久而久之,不仅教育者自己,连小学生自己也会形成一种只关注课业成绩,而不关注人格健全的潜意识倾向。在这种潜意识倾向的作用下,一部分不擅长课业的小学生会形成自卑心理,至少会不那么认可自己。而一旦一个小学生开始自卑、不认可自己,他很可能会逐渐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沟通。这又会造成其在课业成绩上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教育者对小学生德育的轻视也可能造成一些小学生在道德上、心理上的缺陷,诸如自私、脆弱、暴躁等等。

(二)缺少家庭培养和社会培养

在当下,一谈到小学生的教育,人们想到的大概率首先是学校,其次才是家庭。而社会在这个领域的重要性往往被放到了最后。

事实上,这种状况是过度重视智育造成的。由于智育的高度专业性,同时也比较单纯,所以,智育是适宜以学校为主来进行的。毕竟,学校的老师都在专业上经过培训,也是专职从事教育工作,更有能力和时间来对小学生进行智育教育。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人们把德育当成智育的附属,进而把智育的教育方法嫁接到了德育之上。但是,智育的教育方法却并不适合德育的教育。

对德育教育来说,也就是对小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育来说,最有效的途径不是教育者在课堂上的说教,而是身边的人在无形中的潜移默化。有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现实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不同家庭出来的孩子即便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在人格发展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如果父母对小学生管教比较严格,父母自身也行为端正,那么这个小学生大概率也是遵纪守法的。如果父母自己品行不端,那么无论他们怎么说教,小学生往往也会沾染一些坏的习惯。同时,社会对小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今天的小学生虽然比过去的小学生娇气了一点,但是打架斗殴的现象少了很多。这其实就是社会的影响在起作用。

三、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法

(一)学校培养

首先,老师应该有正确的“学生观”。在学校里,总是有一些小学生的性格或者行为存在问题。有的学生调皮捣蛋,有的学生过于怯懦内向。对于老师来说,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不应该采取“高压态势”,或者“放任不管”的态势;对于怯懦内向的学生,也不能不闻不问。老师应该客观地看待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且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一旦老师对学生能够客观看待,承认其优点,并且愿意科学地引导其克服缺点,那么学生就可能放下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接纳老师、尊重老师,并且完善自己。

其次,老师要有一定的情绪感染力。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要求学生进行一些活动的时候,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魅力,让学生觉得进行活动是非常有趣的、好玩的,进而积极地参加活动,并且在活动中采取一种积极的心态和行为。这样,小学生就能培养出对他人、对世界的积极的态度,进而对他们的健全人格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对于老师来说,为了让学生受到积极心态的感染,可以多多奖励学生。在学生有良好的表现时,可以多加口头表扬或者物质奖励。一般小学生的性格天真烂漫,对于来自老师的表扬和奖励都非常看重。一旦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他们会非常开心快乐,会更积极地面对学校的教育。

此外,老师也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向小学生介绍一些在人格发展上可圈可点的名人轶事。让小学生从名人的风骨当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健全的人格。此外,学校里的领导、校工等人的行为也会对小学生的人格造成影响。学校对于这些人的言行也应该有一定的要求。

(二)家庭培养

家长首先应该培养孩子的爱心。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家长首先要爱护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是有人会保护他、照顾他的。但是,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让孩子意识到,这种保护、照顾,是有条件的。孩子必须做到一些必要的事情,才可以得到家长的保护和照顾。否则,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别人帮助和照顾自己是应该的想法,这是极为危险的。

其次,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爱国心。一个不爱祖国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很难成就一番事业。祖国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得以存在的基础。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讲一些保卫祖国、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英雄人物、知名人士的故事。让孩子知道这些人是如何从小立志、长大报国的。同时,家长应该在课余时间鼓励孩子多看一些关于祖国的山川地理、人文知识方面的影片、书籍,让孩子发展出热爱国家的情怀。

第三,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爱他人、爱社会的心态。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总是要生活在社会当中,总是要和他人形成关系的。如果一个孩子无法爱他人、爱社会,那他这一辈子都将生活在孤独当中。所以,家长应该从小事做起,在孩子自己有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东西时,鼓励孩子与朋友分享。家里做了好吃的菜,家长不能让孩子只知道自己享用,而应该引导孩子主动把菜让给家里的长辈。在家长带孩子在外游玩时,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不要乱扔垃圾,要注意保护公共设施等。

第四,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平常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应该有一些远大的抱负的。这种远大的抱负能够扶正小学生的思想,让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随时接受正面思想的浇灌,不至于误入歧途。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在眼前的一些胜负上,还是应该培养出一颗平常心。看淡胜负,才能不钻牛角尖,才能和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对此,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有胜负的活动,让孩子从小习惯输赢。一旦孩子习惯了输赢,则平常心就培养起来了。

(三)社会培养

首先,政府要为小学生的健全人格的社会培养提供一个指引和保障。政府可以集中一些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专家,群策群力,制定关于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顶层设计。同时,政府可以根据顶层设计,出台具体的政策、法律规范,来对社会各界的关于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行动提供指引。

其次,政府应该严厉打击对小学生健全人格造成损害的不良现象。当前社会中存在着不少不良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不良思潮催生了许多违法犯罪,或者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有的行为甚至直接指向小学生,或者裹挟了小学生。对于以小学生为受害者,或者教唆小学生、利用小学生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进行严厉地打击,以儆效尤,为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土壤。

第三,非政府组织在政府提供的行为框架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运用种种手段来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比如,非政府组织可以举办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展览,提升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可以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加强小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链接等。总之,非政府组织可以采取的行为模式较多,举办起活动来也灵活,应该是社会层面上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力量。

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而健全的人格对小学生的人生道路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概述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内容、分析当前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存在的问题、指出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小学生健全人格探究提出了一个基本框架。事实上,这是一个在未来依然值得研究的问题。未来的研究者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或者结合地域的差别,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智育健全人格人格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