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差异评价也是一门艺术
2021-11-27张恩琴
张恩琴
(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十铺小学,安徽 六安 237000)
积累30 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近几年,各种教学设备的运用让老教师们不得不和刚入职的小同事们一起学习一起商讨“小学生语文习作差异教学评价艺术”的话题,写作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对真正能为学生在大量的习作实践中提供保障的习作评价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我不禁感到:习作评价也要区别性对待。
一、习作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激发兴趣,达到师生互动之目的
写作水平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虽说我手写我口。《语文课程标准》作文不仅是一种书面语言形式。也是一种高度整合和创造性的活动。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习作评价是一种艺术性评价,而不是武断性评价。是激励学生而不是在对小学生习作进行束缚。
(一)尊重学生为主,略批为辅,尽量少做部分调整
小学阶段,小学生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写作文,平时孩子们说话的时候可谓是滔滔不绝。但是只要叫他们把语言转换成文字,那就困难重重了;每一位语文教师感到负担最重的恐怕是对习作的批改了,因为一次习作批改,不仅要面批,细改还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一方面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他们的尊重,一学期下来,那么多日记、周记、大小习作练习,如果改动太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习作一无是处,使他们丧失写好习作的信心,为此,对于经常布置、快速完成的习作,可以略批为主,尽量保留学生习作的原创,以保护学生写作的萌芽之势。
(二)及时提示,分组进行,尽量面批为主
学生当堂完成的习作草稿,不管是什么样的主题,只要不跑题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欲速则不达。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当堂比对习作例文,另外,对于学生快速完成的习作,教师尽量采取面批和分别指导的批改方法,及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肯定其可取之处。教师要毫不吝惜地挖掘优美词句及时予以肯定。《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要让语文功底较差的学生,横向比自己过去的习作,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写作的信心;要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要被别人超越的压力,促使自己努力提高写作水平,从而达到习作教学目的。
(三)师生互动,学生产生自我价值
要让学生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敢于把自己的习作和同学分享,比较客观真诚地邀请同学为自己点评,这样自己处于主动性,把老师的指挥家的形象隐藏起来,欲速则及达之功效。这样,学生在互评时写作视野就大大开阔了。既培养了同学之间相互协作,又达到了道德品质的渗透。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达成一定的共识,解放了老师的不易。
(四)学生自我衡量,发现特长,展现自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理念的更新,“智慧课堂”的融入,学生获取信息来源的拓宽,学生的主动地位占据重要地位,老师对学生的习作评判也发生潜移默化地改变。
第一步,对学生的习作,老师只做充分肯定优点,不足之处有待商榷。如语言简洁,直奔主题;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等,写出满怀鼓励,期待的评语,评出学生乐意的话语,及时反馈给学生,给学生有商榷的余地。
第二步,学生根据教师的评点认真修改。因为教师的评语给了学生改好习作的信心和努力向上的勇气,所以每位学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认真修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亮出自己的主张。经过这样的相互商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发现自我价值。
二、习作评价突现个性化的语言,老师不是高高者,只是引领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个人认为,写出有个性的习作评语,不仅是教师个人素养和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他对学生的习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很好的指导作用。多年来我已经习惯用这种习作评价来鼓励我的学生们,对待他们的习作评价我从不吝啬。
(一)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准备过程
作文不仅是一种书面语言形式。也是一种高度整合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习作评价是一种连续性评价,而不是总结性评价,是激励学生是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而不应该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来衡量学生的习作评判他们的好与坏。同时尽量在班级和同学们商讨。比如说有的孩子在写作过程中。有迷惑的地方,可以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实行激励性评价,甚至是缺陷性的评价。老师只能给建议,不能武断。
(二)习作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习作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让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切接触自然和社会的过程,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获得取之不尽,用尽用之不尽的生活素材。所以在给学生进行习作评价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不应该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来衡量学生的习作。
(三)鼓励他们放飞个性,营造自主发展的氛围
写作应当是“自鸣天籁”,使个人情感理性的外化。《课程标准》的要求着力在“乐”与“放”上做文章,要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感到快乐的活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感到不吐不快。他们的热情就会迸发出来,不可遏制。而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写作大胆放开,也就是说,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真正的自主写作应当是“情动而辞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老师的评价不应该是束缚学生自由创作的羁绊,这样,学生的习作完全是自主的过程,有独立性,有主动性,更有积极性。
(四)挖掘学生习作的亮点,及时给予肯定
因为小学生年纪尚小,生活经验不足,写作能力有限,写作素材和书面语言积淀不够丰富他们不去编,不去抄,不去套,还能有什么别的方法呢?难怪他们惊呼:习作难,习作难,难于上青天!强调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习作,就面目全非的改,而是要培养他们的自信能力,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习作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孩子的思维,所以,孩子的阅历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表现得手法也各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灵感。也就是说习作不能用一个标杆,一把标尺来衡量孩子。让他们思维驰骋,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让他们打开思维尽情地发挥自己,展现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差距和不足是教师接受各个层次的洗礼,实际上是潜在的提醒老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法,让老师在更新自己的评判思维。因此老师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来影响学生,更不能限制学生个性语言的表达。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年级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习作水平的发展状况。教师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习作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及时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写作教学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