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学信息技术的开放式教学应用

2021-11-27雷鸣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开放式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雷鸣

(南阳市第三中学,河南 南阳 473000)

引言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并使其能在学习与生活中切实加以应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一方面丰富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开放式教学以分布式认知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其目的在于以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营造出学生能够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从而在学生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完成知识的学习、理解、累积与自主学习体系建构。将开放式教学有机融入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能够为学生营造开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综合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借助开放式教学模式,建构轻松的学习氛围

当代教育理论以对人的潜力挖掘、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中心使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开放式网络环境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各类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给了学生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开展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充分的环境基础。开放式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充分把握轻松、开放这两大要素,以便让课堂教学更加彰显活力与生机。与此同时,开放式教学能够营造不受拘束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力及想象力能够天马行空地展开,进而在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基础内容的同时,跳出认知边界,从更大视角以更大动力探索未知的新奇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互联网知识,可为学生营造一个未设规则的“开放式”网络教学环境,让学生尝试各自利用电脑,独立开展网络信息的查阅与搜集。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师未做出切实指导的前提下,当代学生均能够对现有网络知识加以利用,根据过去的上网经验展开自主探究类型的实践与学习工作。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根据自身兴趣,设定于自身生活有益的实践与学习目标。例如部分学生会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生活常识的应用技巧及网络知识,而部分学生则会利用网络中的课程资源,开展对后续课程的提前准备与预习工作。开放式教学背景下,依托于互联网,大多数学生均能对自身学习行为、学习目的进行自主管理与控制。也能在学习进程与内容上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步骤。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为学生下设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与兴趣方向的教学任务,以方便其进行自主搜集整理、自主学习、自主合作。即,教学任务的设计应当与学生的兴趣特点“达成一致”,教师并非作为学生展开教学实践工作的命令者,而是在某种一致目标前提下的“合作者”,这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特点相结合展开教学任务设计,将教学主旨从过去的以课程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传统教学工作中的引领者角色转到开放式信息技术教学的辅助者角色。另一方面,初中生虽然能够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但仍带有小学阶段好奇活泼的天性,若教学任务能够以有趣的形式来加以呈现,对初中学生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能够对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迅速聚焦。如在教授声音处理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一改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提供可以处理的音频,如可以随机让学生唱歌或接力讲述故事的方式,截取声音片段后进行处理,以此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与开放性。

二、借助开放式教学模式,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小组合作式探究与学习作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组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有关实践及学习任务。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组合划分,使各个小组间形成一定的竞争,组内成员间形成高低互助的合作关系,以此使开放式教学的启发式效果得到增强。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主要理论,其最终目的在于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环境,从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推进下,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初中生具有较为活泼的心性,学习专注度普遍不高,故而教师应以开放性的思维,紧抓学生的兴趣与认知特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工作。这一过程中可运用合作学习法、游戏法等来使学生积极性得到提高,以此规避由于对学生放而不教、玩而不学、过度开放等教学失误导致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Flash 动画制作的教学时,教师可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层整合,以便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为此教师可将具有相同爱好的学生进行分组,分成若干小组后选出各组组长,并由组长负责对各组成员进行分工,其后由组内成员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开展合作探究与学习,完成对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学生兴趣为依托,开展教学内容的创设,以便让各小组对于学习任务有多重选择。如对喜爱漫威电影系列的小组同学来说,可让其进行绿巨人、钢铁侠、美国队长等的人物Flash 动画制作,而对于喜爱文艺的小组而言,可下发给其如“班报Flash”制作任务等。在各学习合作小组完成对合作任务的选择后,教师还应以某一学习小组为例,指导其小组成员进行分工,以便对其他组别成员带来启发与参照。在任务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各小组存在的明显不足,助力其进行Flash 动画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应用。若教师发现某一小组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应点出问题的关键点,指导其围绕关键点在网络上进行自发的信息整理与信息搜集。通过对网络上的操作技巧与学习资源进行参考借鉴,达到小组成员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释疑的开放式教学目的。在各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后,教师还应组织各小组组长,对本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完成节点予以讲解并进行基本步骤的实操展示。再由教师对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纠正和延伸讲解。

总体而言,以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获得学习成就感,改变过往学习过程中的单一性,化同学间的竞争为合作。从而更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在小组合作制度之外,教师还应对课堂提问及追问环节进行合理设计,以此保证教师同样能参与到课堂互动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具备自我学习与思考的能力。这要求教师提问的问题同时兼具可讨论性和知识上的引导性,以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而在学生解决完一个问题后,若教师认为学生仍有能力或潜力对更深入问题加以解决,则应以追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在进行Flash 动画的教学实践指导中,教师可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不同实践任务的分别派发,例如较难级别的“跳动的足球”,一般难度的“变化的图形”,简单难度的“模仿课堂内容进行Flash 动画制作”等,这些Flash 动画制作任务虽然均属于引导线动画范畴,但其制作难度不一,教师应以此满足学习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操作实践需求,而在满足学生本身对动画制作的兴趣的同时,应当向学生展示制作技巧、能力进一步提升的路径,以此形成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不断提升的正循环。教师还应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以便其能更好掌握Flash 动画的有关技能,同时助力其自主完成有关教学任务。开放式信息技术教学背景下,教师应鼓励flash 动画制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依托自身爱好开展独立的动画设计与创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自主探究的能力。这类开放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个性、凸显教学特色,同时缓解了信息技术课堂乏味的课堂氛围,而教师在课堂主题处理上的“量身定做”更会让学生感觉自身受到关注,从而激发其表现欲和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事实上,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较为活跃,又期待得到大人的认可和关注,因此教师应依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不断细化课程任务分配,并针对性地对课本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分层细化,以便不同能力阶梯的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对应的“阶梯点”进行学习,从而实现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步步登高。

三、借助开放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能够在开放式的思考、探索氛围中不断获取更多信息基础知识,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走向信息技术领域的兴趣化学习、个性化探索的自我发展之路,以此实现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在对学生兴趣、学情的理解和认知上深耕不辍,和学生间逐步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在学生能力、知识上形成引领。这一过程中的两大抓手是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发散性思考,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促成了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对画图软件使用的基本技巧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已有学习基础出发,立足于过往教学内容和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不受拘束的实践脉络。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新课程重拾起自身的过往能力,如绘画、画图技能,引导起逐步将画画的基本要素从画布上过渡到电脑屏幕上,以绘画处理工具代替画笔开展创作。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向学生提出实践要求,如利用画图软件独立完成绘画创作,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当限定绘画的形式、内容、主题。实践过程已经证明,所有学生均对不设限的高度开放式教学抱有极大的操作热情和浓烈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会依托身边素材,将自身的创造与学习思维进行最大程度的发散拓展。如部分学生以电脑自带的画图工具为载体开展简笔画创作,部分学生采用Print Screen 键进行学生表情的截取,并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循环播放,还有学生以屏保的形式展示自身的电脑绘图。这些“争芳斗艳”的“绘画”作品对全班学生均起到了在计算信息课程领域学习的推动作用。这类高度开放式的教学既能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调动,也能经由学生自身的参与完成教师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同时有助于对信息技术原本不感兴趣的同学逐步基于上述“画作”的社交性而对信息技术课程发生兴趣。在开放式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中,除了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外,学生也会因这份“自主性”而产生独立的学习目标、任务方向,教师应对学生的这份自主性加以放大。教师应在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为学生设计更为开放、更能展示个性、凸显自我的课堂内容,以便让学生能够“即学且用”“学有所用”,在不设限的课堂中一展各自所长,使信息技术知识在学生中的社交属性和自我成就属性得到最大化凸显,以此推动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稳固提升。

结语: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予以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促使其对学习发生兴趣,同时在开放式的问题处理中,学生会不断联系过往学习内容,辅以教师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能够达到焕然一新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开放式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