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7孙小娟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手段教学方式知识点

孙小娟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江苏 通州 226300)

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变革,给高中教育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具有便携、快捷、准确的优势,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能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教师要正确看待教育手段的变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变革,积极更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唤起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

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观念传统,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许多数学教师都没有创新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没有接触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在数学课堂中往往成为摆设。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师将数学知识和解题方式直接教授给学生,再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黑板与粉笔是数学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工具,板书教学是数学课堂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

(二)学生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体系,学生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逐渐对数学产生抗拒心理,导致数学水平难以提升。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这一阶段学生的知识体系逐渐形成,其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在此过程中,呆板的教学手段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不但会导致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难以提高,还会阻碍学生进行深度的知识探究,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作用

高中数学中包含很多繁杂的知识点,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严谨教学。传统教学课堂氛围较为死板,由于缺乏必要的互动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不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引入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具有便携、快捷、准确的优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将单调的课本知识变得充满趣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会的学习热情,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数学奥秘奠定良好基础。

三、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

对人体的感官进行刺激,是人类对知识进行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感官难以接收到有效的刺激,相应的反应也就较为迟钝,从而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通过视频、图像等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奋的状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和直观的学习材料

高中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有着独特特点,相较于单调的知识点教学,高中生更倾向于对生动、直观、有趣的事物进行关注,所以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例如在对立体几何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即可采用信息技术对立体几何体进行制作和展示,使立体几何相关知识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眼前,以促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逐渐得到提升,并更加有效地对几何知识进行掌握。

(三)为教师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平台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不仅能够对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充分应用,还可以于互联网中对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灵活的应用,并且通过网络,教师能够与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交流,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数学教学能力,同时开拓自身的眼界,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观念进行有效改善。并且在高中校园中对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进行有效推广,实现计算机、电子白板以及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大规模应用,有利于促使高中校园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优化。

四、在高中数学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受到传统教学手段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提升较慢,针对这一教学现状,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今,科技领域发展迅速,使信息技术被大量地应用于课堂活动中,且获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和效果。数学学科就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单纯依靠文本式讲解学生并不能快速地掌握和理解,反而会加大其学习压力,而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中具有现实的意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将教学课堂变得活泼生动能够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教学热情得到有效保障。

(二)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数学课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只对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知识的教学,而对于教材外的知识讲解少之又少,教学范围有限,在教学中没有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没有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对高中数学知识缺乏系统地了解。数学教师仅仅依赖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教学,没有对知识进行课外拓展,教学内容局限性较大,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因此,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将数学教学融入日常生活,让学生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主动学习数学,完善数学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统计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如,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平板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一方面方便学生进行学习,拓宽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能够快速统计出学生的答案数据,帮助教师了解整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下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推送作业,对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

数学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基础知识较为单调且逻辑性强,很多学生并不热爱此学科,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抱有强烈的抵触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所以,要想推动教学活动顺利有序展开,教师必须积极找寻提高课堂活跃度的有效手段,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中数学知识点比较抽象和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只会降低其学习效率和质量,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就具有很多优势,比如,能够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点变得简单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吃力,反而觉得简单易懂,这样一来,既能够提高其综合数学成绩,又能够获得绝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函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中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育指导。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互动或者是小组合作等方式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记忆,进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使得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便捷的获取和查询学习资料,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为学生布置探究性较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在网络上查询资料,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例如,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选修2-3 第二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布置任务。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高中生对随机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前提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和本节知识紧密相连的生活事件以巩固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深入探究,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开拓。

结束语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应用于数学教学实际,有利于提升整体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引入需要结合数学学科特征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

猜你喜欢

手段教学方式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