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文化现象与群众舞蹈活动的组织探讨
2021-11-27乔爱红
乔爱红
(山西省洪洞县文化馆,山西 临汾 031600)
一、广场舞文化现象概述
城市广场舞是最能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的舞台,由于其广泛的群众参与性与交流性,所以它是城市发展市民文化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与人类社会性群体活动存在高度关联的城市广场文化作为现代城市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展示特色地域城市文化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如今,中国各大中小城市有着不计其数的社区广场和商业广场,它们正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和缩影,而经常性现身于城市广场的广场舞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广场文化中最为活跃且最具群众基础的娱乐健身方式[1]。在城市广场舞编创与表演中持续吸收各种地方音乐舞蹈的元素,从而获得城市公众的认可与参与,并实现迅速流行传播、创新发展,对于地方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播、传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效用。由此不难看出,城市广场是地方音乐舞蹈艺术文化传承重要场所,而城市广场舞正成为传承地方音乐舞蹈艺术的成功模式。目前,诸多学者和专家都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田蕊基于群众文化视野对于城市广场舞进行了研究,在充分探讨了城市广场舞的价值之后,分析了广场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练培养体系、广场舞音乐开发、广场舞文化产业链发展、拓宽传播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化的建议;仇乃民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分析了我国城市广场舞现象,分析了广场舞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黄山阐释了城市广场生态体育文化的内涵,研析了广场舞对城市广场生态体育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地方音乐舞蹈艺术要想真正实现自身文化的传承,就应该积极融入城市广场文化,求得持续的大众传播和普及性发展,而极具群众性的城市广场舞就是地方音乐舞蹈艺术融入和塑造城市广场文化的最佳路径。
二、广场舞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广场舞是群众在业余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释放压力、日常消遣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形式,广场舞得到了百姓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广场舞通常配合舞蹈、歌曲等形式表演,节目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生活,内涵丰富而多彩,它的发展承载了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为群众文化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广场舞让居民在健身和自娱的同时,改善邻里关系,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积极意义,广场舞活动组织还会引导社会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切实提高广大居民的道德觉悟[2]。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因此,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广场舞活动组织工作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不仅参与性强,而且内容丰富,可以满足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使广大群众释放压力,调节心情,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党和政府多次提到要增强民族自信、提高国家“软实力”,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广场舞具有自发性特点,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从内容的编排,还是表演的形式,无不体现出人民群众的智慧,已经成为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广场舞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让原本高雅的舞蹈艺术也能进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增强了群众的文化素养,也让群众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多彩[3]。
三、当前广场舞的特征及发展
广场舞主要有三个特点,分别是多样性、群众性和自娱性。广场舞的多样性体现在舞蹈形式和人群年纪。广场舞舞蹈形式众多,音乐也呈现了多样性的特点,广场舞的多样性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看出:第一,由于我国分为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天然环境和风俗习惯都具有较大的差别,导致各个民族的广场舞形式等不一。第二,因我国人口众多,人们之间的文化认知区别较大,再加上各地区习俗信念、文化传承不同,进而形成了形式较多的广场舞。广场舞的群众性源于广场舞较为简单的特点,致使差异过大的人民群众全部参与其中。从古至今,所有的舞蹈表演形式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场舞的崛起更是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正是人数较多的原因,所以广场舞才具有了群众性。广场舞的自娱性最是明显,多数人民群众都是本着开心的目的去参与到广场舞中,通过广场舞可以使参与者感受到精神上的喜悦,还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进而散发出自身魅力。
初代广场舞是人们最受欢迎的舞种,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汉族或是其他民族中都有着较高的呼声。汉族对广场舞情有独钟,在茶余饭后或是假日都能看到广场舞活动,其他民族通常在各个节日会组织进行广场舞活动。两者相比较发现汉族因人数较多,发掘的广场舞形式也非常多样,所以,汉族是广场舞活动的主要群体。广场舞虽然发展已久,由于良好的传承使广场舞至今为止还有着初代广场舞的重要精华,结合了其他舞种的优势,更好地迎合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审美,使越来越多的群体参与到广场舞活动中。结合亲民舞蹈形成的广场舞动作优美,这种广场舞比较随性,没有固定的动作和内容,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心情随意发挥,促进了广场舞的良性发展。在中老年人中,踏歌广场舞较受欢迎,参与者可以根据音乐踏出优美的脚步,再加上悦耳的音律吸引了中老年人进行广场舞活动。在民间还有一种热度较高的广场舞,那就是即兴广场舞,这种广场舞没有经过制作,顾名思义,即兴广场舞有着随心起舞的特点,参与者可以根据周围事物即兴发挥,跳出自己放松的感觉,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舞蹈形式,有着独一无二的视觉美感。
四、广场舞活动的组织优化策略
现代广场舞活动组织不能仅仅考虑群众文化元素的融合,而要站在更加高瞻远瞩的角度,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与创新,广场舞是我国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群众智慧的体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外在表现,也是对群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4]。
(一)营造良好的广场舞文化氛围
优化广场舞活动组织,不仅可以为群众营造一个代入情景的作用,还可以使群众的情绪沉浸其中,尤其是氛围的营造会影响到广场舞活动组织的整体效果,需要尽可能地做好场地建设,营造情境,融入真实感,因此,要根据广场舞的主题或者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我国的广场舞活动组织在很早的时候就在探索传统元素的融合,运用传统文化可以让广场舞活动组织更具特色,应该结合不同的群众文化元素进行综合运用,让广场舞活动组织更贴合主题。
(二)体现出广场舞的个性化特点
当前人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对现代化科技早已经习以为常,因此,群众文化活动要与时俱进,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经验,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例如必要的设施是广场舞活动组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通常要结合广场舞活动组织形式的需求进行设计,可以提升广场舞活动组织的专业性,体现广场舞的个性化特点。在广场舞活动组织工作实践中,要考虑在广场舞活动组织多方面影响因素下的展示效果,充分发挥广场舞活动组织人员自身的创作想象力,体现出艺术个性,在造型、服装、音乐上都可以展现出特点,别具一格的广场舞活动组织设计更能引起群众的兴趣。
(三)完善广场舞文化服务体系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很多地区仍然有不重视精神文化的现象。广场舞活动组织建设作为有力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群众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方式,虽然在不断自主探索和创新,但是缺乏长期性、整体化的管理和规划。在政府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应注重广场舞活动组织服务体系建立,让群众舞蹈文化有序成长。首先,政府部门要针对本地区的群众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长远规划,完善广场舞活动组织体系。其次,要简化基层文化活动组织流程,给广场舞更广阔的平台,同时,加强文化工作队伍自身素质提升,有针对性地整顿目前群众舞蹈文化市场,注重突出健康、和谐的文化精神。
(四)激发群众的活力
目前很多地区的广场舞文化活动都是自发性组织,焕发出了勃勃生机,随着当前多元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有效激发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应重视居民和广大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业的广场舞文化艺术团体、培训教师下乡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指导,以此提高群众舞蹈审美,促进群众广场舞艺术能力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广场舞文化建设需要坚持自身的特色,要具有更强的包容性,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给群众舞蹈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平台,也可以以市场为导向,吸引群众自发参与创作舞蹈动作。另外,也要让群众更多地了解多元舞蹈文化的发展动向,任何文化和艺术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所以,群众自身的艺术追求加上多元文化的交织,可以有效带动广场舞文化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五)注重打造广场舞文化活动特色
群众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重提升,很多时候部分地区为了更好地体现出自身的变革会对其他地区的建设进行借鉴,但是完全的模仿或者照搬就会造成“同质化”问题不断加剧,为了更好地改变这类问题和现状,就需要注重打造地区性的广场舞特色,既包括地理环境的特色,也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特色。鼓励当地群众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对区域性的文化特点进行有效融合,打造属于自身的广场舞文化表演方式,提升传播效果,让群众文化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另外,可以借助目前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优势进行宣传,包括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助力。
(六)有效加强政府干预,使管理、培训、比赛正规化
加强政府干预,可尝试对各广场舞队组建队伍进行统一管理,如新成立舞队进行上报,社会体育中心定期对这些舞队的领队进行统一管理。定期举行培训,就如何使舞队健康发展,如何保证健康运动,如何把握合理的运动负荷等这些专题进行培训。在疫情期间可以进行线上教学,将每个专题做成专题片,让大家打卡学习。上有政府进行引导,下有舞队队长进行传播,将会大大提升广场舞人群的健康意识。最后对各类广场舞比赛进行管控,比赛必须上报,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进行审批,如商业性太浓的活动,可由比赛的性质转变为展演性质,净化广场舞的比赛圈。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重视广场舞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结合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探索更多角度的发展路径,为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