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做好新闻传播工作

2021-11-27李栋材

魅力中国 2021年5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传统媒体受众

李栋材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新疆 哈密 839200)

引言

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传统媒体是很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取得更好的发展,是每一家媒体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从源头抓起,改进采编方式,完善审核标准,更新扩大传播途径,都是亟待采取的措施。新闻记者是新闻行业的排头兵,他们对新闻采编与发布方式,直接影响新闻的质量和传播效果。新闻记者应主动承担起新时代下新闻传播的变革重任,采编传播优质新闻内容,拓宽传播链路,在充分了解当前网络媒体现状的基础上,编制匹配合适的传播策略,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高效多元要求。

一、新媒体现状与特性

现代网络与科技的进步,驱动了传统媒体结构与形式发生巨大改变,催生出多种新兴媒体,新媒体形式多样、传播迅速,对老旧的媒体模式提出了极大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传播途径。新媒体传播形式由传统的面状、线性,转变为点状,可以在对象和元素之间建立链接,一对一,点到点,非线性,这就是超链接。超链接依赖于多条链路可以构建完整复杂的关系网络,信息传播时间和空间都不再受限,流通与存储都变得更为容易,速度快、密度大,具有共享性、即时性、全面性的特点[1]。超链接可以收录捕捉和跟踪更多的端点,不同的检索信息能搜索出多条链路结果,铺成复杂严密的网状检索结构,具备反应迅速、全面方便的特点。新媒体时代下对超链接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检索范围,且因新媒体具备的多页面编辑特性,使得网络编辑呈现出多样性。目前,网络媒体应用现状和条件十分完备。

(一)政策倾斜

政策是网络媒体得以发展的根本性保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日渐凸显。政府为了更好地发展媒体事业,对相关新闻单位做出了变革传播方式的要求,并从各方面给予支持,以帮助传统媒体完成转型,提高生存率和竞争力。

(二)对象针对性变强

网络时代信息阅读与共享都是端点式互通,各平台实现了个性化推阅,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推送内容。这是新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用户从抽象群体变为了个性化个体,而网络的发展让新媒体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用户需要,不再像传统媒体刻板地无差别发布新闻信息。受众是媒体生存的基础,只有更好地抓住受众,才能延长媒体的生命。同时以技术为制高点,变革阅读形式,从文字变为图像,尽量使阅读难度降低,才能增加关注度。

(三)技术驱动,参与性增强

新媒体网络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人人都是参与者”,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能被动接收信息,新媒体为用户发表观点提供了渠道,受众可以在新闻下方进行实时反应,共通发言,不仅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能与不同的用户进行交流。这极大地满足了用户需求,提高参与度与用户黏度。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技术支撑,H5 和flash 等技术程序的开发应用打破了电视媒体传播的界限,用户可以即时搜索,对新闻信息拥有更好的交互体验。

二、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

信息网络高速进步给媒体形态带来不小的挑战,新闻记者如何更好地适配媒体传播的需要是新闻从业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既能全面变革新闻传播形态,又能使新闻记者的新闻涵养得到提高。他们是整体与部分,互相依存、互相成就的关系。只有抓住这一特征,才能更精准地切入媒体传播变革。

(一)新闻记者如何更好地适配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通过通信网络和设备终端实现向用户的信息推送。其传播容量大、实时性高、交互性强,最顶尖的采写记者也无法通过传统媒体提供给受众同等的信息海量多样、推送有趣个性的信息接收体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新闻记者需做到两个方面:第一,充分掌握了解互联网新技术。新媒体的传播主要靠通信网络,熟悉掌握网络技术有利于扩大新闻传播途径,增加受众面积,提高传播效率。第二,揣摩用户需求。对新闻而言,用户才是根本。新闻记者应以受众需要为重点,全面精准地掌握用户关心和聚焦的内容,以此为基础展开新闻的采写和传播,才能更高效地吸引用户。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的出现已经为部分传统媒体数字化赋能,一方面进行实体传播,一方面进行网络扩散与互动,实现了传播效率的提升。只有增加传播路径,打造新的媒介平台,才能更好地满足新闻传播的需要。其次,大量新兴媒介的诞生必然扩大竞争,为防止出现不正当竞争,相关部门应改善管理系统,规范竞争行为,实现新闻记者涵养水平与新闻传播效率的双重提升。最后,相关新闻单位要立足于自身发展需要,充分整合行业资源,匹配科学合理的战略策略,促进新闻行业整体进步[2]。

三、新媒体时代记者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策略

(一)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为适应新媒体发展,新闻传播必须提高传播效率,增强专业性。真实客观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准则,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乱象频发,捏造、夸大屡禁不止,作为新闻记者要从自身做起,力求新闻报道真实全面,观点客观公允。部分情感的注入有利于调动受众情绪,增加传播效果,但过分添加带来负面消极的传播影响。新闻内容的有效传播也很重要。新闻记者应具备敏锐的嗅觉,发现受众信息需求与兴趣变化,善于提炼新闻要点,坚持创新驱动,从更独特、专业的角度发表深度观点,为受众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新闻服务,才能在海量的信息里突出自身,抓住用户的眼睛。

第一,提高专业度。新闻记者既要保障自身输出新闻的专业度,符合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的要求,又要从发挥传播专业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他们想要的、有用的新闻信息。传播是以受众为终点,采写为起点。在采写层面,新闻记者要充分利用人消化信息后诉诸感官的特性,通过对新闻的情感加工传达观点,扩大传播效能。但采写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情感渲染,务必保障新闻教育警示这一社会功能。在受众层面,如何抓住新媒体时代受众特性是重中之重。如今网络传播是主流,新闻记者应更新新闻观念,改进传播思维,在海量信息中为用户优先过滤掉无效信息,发布受众真正关心的、与用户密切相关的新闻报道[3]。

第二,提高责任感。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感,对新闻负责,对用户负责,对社会负责。随着信息网络和通信数字等技术的发展,新闻数量极速上升,用户规模显著扩张,竞争的扩大化使得很多新闻媒体在竞争过程中出现虚假不实报道、夸张报道吸引眼球、劣质报道搏出位等乱象。新闻记者作为行业良心与标杆,应坚持职业操守,主动规范传播行为,输出客观、真实、专业、有用、正向的新闻信息。新闻是大众了解社会风向和国家动态最重要的手段,具备不可取代的社会职能,因此新闻记者同时还需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到自身职业可能带来的社会认知影响,保证新闻质量,避免传导负面新闻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二)创新传播形态

媒体是传播的重要介质,如何创新传播方式扩大传播效果,是新闻记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作为新闻的传播主体,新闻记者应在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高主体功能,巩固自身职业操守与行为规范,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的前提下,创新传播方式,优化传播客体,即新闻内容本身,才能更高效、有益地进行新闻传播。第一,优化新闻内容。从新闻记者到新闻业务线、到整个媒体行业,都应跳脱当前业务类型限制,延展业务覆盖面,提升整体专业水平,增加多样性,才能更全面地满足受众需求,更好地进行现代化新闻传播建设。第二,改进传播方式。电子信息时代下,新闻记者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与现代通信工具进行新闻的采写与传播,如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科学管理营运,让新闻渗透进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增强新闻的即时性与交互性。新闻记者在此过程中也应主动掌握学习新的传播手段,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解与应用,扩大新闻记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效能,促进新闻行业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转型与发展[4]。

新闻记者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为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新闻记者应深化对新兴传播方式和媒介的掌握与运用,深入贯彻落实新闻宣导教育的社会责任,从扩大选题视角、优化素材选择与编辑能力、提高巩固语言表达和传递的技巧、洞察掌握新媒体竞争趋势、创新传播渠道五个方面入手,五位一体,才能更好地完成新闻采访、编辑和传播。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占领技术制高点,增加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提高传播媒介对不同新闻场景的适应性,深化微信、微博、头条等自媒体平台的创新运用,融入时代浪潮[5]。

(三)扩大传播渠道

数字化时代下许多媒体机构已经优先进行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战略转型,为后面的媒体转变做好了示范作用。一方面组织新闻工作者进行网络知识和数字平台的学习,一方面对新媒体运用现状进行分析,优化改进转型方向与策略,进行技术方面与装备方面的完善,以更好地匹配用户需求,适应新媒体时代。

结语

信息数字网络的高速发展对新闻传播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新媒体的变革对新闻从业者提出的要求也愈加严格。新闻记者除了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意识,也要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需要。相关新闻单位也应发挥统领作用,组织新兴信息网络技术的学习与培训,为新闻记者提供技支撑,共同完成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传统媒体受众
公 示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我是新闻记者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