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同与非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1-11-27张璋

魅力中国 2021年5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民族

张璋

(汉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关头。对外如何在全球化经济竞争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增强国家实力,实现民族复兴;对内如何处理好文化多元、政治统一与内部稳定秩序的关系;都是需要谨慎行事的重要事项。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非民族院校进行文化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大学生是各民族文化稳定发展传承和传播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如果当代大学生无法对其他民族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接纳,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就成为了空话,更不用说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了。因此,加强各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加深各民族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是全体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础。这不仅仅是要求少数民族学生了解优秀的汉文化,更为主要的是要从汉族学生入手,促进汉族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只有双方增强了解,才能真正的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关系,相互理解。

民族院校特殊定位决定了,其开设的以民族理论为通识课和专业理论课为主要载体的文化认同课程,主要侧重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民族学生作为我国高校生源的基础组成部分,承担着民族地区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使命。而涉及汉族学生更多、范围更广的非民族院校的文化认同教育则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非民族院校不止是包含了更多的汉族学生,总数上也包含了不少于民族院校的民族学生,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面,却极少涉及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部分,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导致非民族院校的民族学生得不到相应的文化尊重感和认同感,更为主要的是,也阻碍了汉族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基于此种情况,在非民族院校进行文化认同教育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与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民族学生是在进入大学之后,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同学交流交往中才真正意识到自身的“民族”身份。加上高校大学生本身就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不断发展完善即将成熟期的阶段,需要正确观念加以引导。如果其在生活学习中接触到因民族差别因素导致的不同待遇的时候,民族认同意识更容易被强调,也更容易形成民族界限感。马戎教授曾指出:“一个群体的‘族群意识’一旦产生,即会在与他族的交往过程中不断明确和强化本族群的边界,并且努力推动以本族群为单位的集体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行为。”[1]

根据相关研究具体来看,相比较民族院校来说,非民族院校的民族学生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比例悬殊问题,总体上,双方认同程度较高,但仍旧存在着的部分民族文化隔离现象,尽管学生每天同出同进,频繁接触,但大部分学生对非本族文化的了解,尤其是汉族学生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也仅限于肤浅的表面。由于民族学生在校同族人数基数小,数量少而分散,不便于高校集中管理,同样的原因导致大多数非民族院校未有成熟的涉及民族因素纠纷的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相关教师、辅导员对少数民族学生纠纷处理经验较民族院校师生不足乃至缺失,易让民族学生产生受到孤立或产生不被理解的心理,并因此引发一系列纠纷和矛盾。

在文化认同教育方面,非民族院校中存在着民族学理论师资力量不足、文化民族认同教育课程设置欠缺。例如,我国的民族院校全部已开设《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公共课,教授民族问题理论和民族关系理论,专业课方面也设置了诸如《民族学通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史》《宗教史》等专业理论或实践课程。但仅仅就《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这门公共课而言,目前非民族院校是未曾设置的,而且非民族院校大多匮乏民族理论相关知识的老师,更不用说设置民族理论相关深入的专业课了。

而且,非民族院校在已设置的具备文化认同教育作用的课程上,无论是应承担优秀文化认同教育的《大学语文》或是作为最可能承担民族历史教育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民族认同教育缺乏相应的重视,在课程教授过程中针对性弱,且缺乏专业性和拓展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到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其需求,而是简单粗暴的采用“一刀切”的形式进行授课,学习相同的课程,讲授相同的内容。

三、将文化认同融入非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从定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各个多民族国家都有各类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民族观和国民意识的教育,让学生能够认同自己国家,积极主动融入主流文化,构建我是“某国人”的身份认同。

而文化认同则是精神的连接与凝聚的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础,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3]费孝通教授构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本质上可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所以中华文化认同在本质上就是在思想上对中华文化的接纳、认可、延续。落实到高校里就是加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民族观。

具体来说,将文化认同融入到非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师资配备与课程设置上,非民族院校可以引进民族学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开设与民族地区或民族院院校一致的公共课或增加诸如专业选修课程。

二是针对不同民族学生需求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来制定针对性的方针政策,分层次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针对民族学生应该调节其民族身份和国民身份认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意识,让他们积极地投身于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去。同时,应该着重强调中华民族认同并不等于排斥少数民族对本族文化的认同,两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要积极引导和处理两者关系,在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前提下,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而针对汉族学生可以诸如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着重突出少数民族在民族存亡之际和新中国建设等时期做出的实践和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并强调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缺一不可的事实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知识,加强拓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理论部分的内容,同时通过对现实最新的国内外形势,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让学生们了解我国现行民族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等等。

三是加强非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民族理论知识与素养,增强党团干部、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对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文化、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的了解,建立健全关于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危机处理方案,从校规校级管理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是高校应该多途径开展文化认同教育活动,采用当下高校学生乐于接受,符合其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形式,结合其实际具体需求,进行线上和线下、课内和课外全方位的文化认同教育,强化学生对民族教育文化多样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还可以引导相关的学生社团、协会或学生会等团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也是加深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渠道。

五是注重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积极引导。多元化主义盛行的今天,各类未经分辨的西方思潮通过各类形式进入到高校学生视界,大部分学生的信息依据是“大多数网民的观点”和“国内媒体的报道”,并没有形成独立思考进行理性判断的能力。而国内外“三反”势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渗透、诱导、拉拢和煽动的行为从未停止过,辅导员、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要密切关注、积极引导及时发现并予以制止和挽救,避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发生。

小结

加强非民族院校的文化认同教育,将文化认同融入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一方面,大基数的汉族学生通过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自觉摈弃“大汉族主义”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理解我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依据,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真正的接纳少数民族同学,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真诚友善的相处;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基于对自身文化和汉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也可以消除自卑心理,敞开心扉,真正意识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互交融繁荣发展是离不开各族人民的无私贡献的,意识到本民族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是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的,认清本民族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民族发展和国家建设上来。[4]真正的创造文化认同教育的社会环境,多方位多角度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社会职责,培养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