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分析

2021-11-27伍俊晖

魅力中国 2021年52期
关键词:国际化教学内容交流

伍俊晖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现今,全球化进程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我国也出台了“一带一路”政策,它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和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和联系的重要措施。随着这一决策的不断深入,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国际化人才的能力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而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提高培养效率和人才素质。

一、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间的交流落实到政治、经贸、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较以往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一些专业领域的交流,则更为频繁和深入。在这样的情形下,国际化人才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所属的行业,有哪些相关的政策支持,以及在对方国家有无相应的政策法规或其他约定俗成的内容,除此之外,国际化人才还应懂得所处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商业习惯,才能够充分在商业谈判、发布会等重要场合准确传递双方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更高。再加上我国出台的“一带一路”战略方针,其带动着我国继续沿着外向型经济的道路前进,更多层次、更多领域、逐渐开放,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日趋增加,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总体而言,更优秀、更大量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正是当下所需。

二、目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毕业生素质与企业实际所需不匹配

英语是全球覆盖领域最广泛、使用较为频繁的语言,英语在我国一直以来的对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来,对于国际化人才的要求,其基础就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英听说读写能力。这在以往的一般性的对外交流中是足够应用的,但随着对外开放的强化,这样的标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所需。现代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不仅仅与英语国家交流,还要与非英语母语的国家进行交流,这些国家不以英语为母语,在表达上掺杂了本国的文化和一些使用习惯,这对毕业生的文化素养、知识面以及应变能力有较强的要求。另外,国际化人才还应当懂得一定的商业知识,才能够顺利地代表企业进行商务谈判,传递谈判双方的信息,因此这一角色的知识储备有着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固化

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受限于“标准化”的表达,强调句法语法,而忽视了对词语的灵活运用,以及非英语国家的日常表达,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短期内难以达到企业所需。学生出现的问题,根源在学校、在教育、在培养模式。首先,我们当前的对外贸易以及英语专业缺乏专业场景的训练,教学内容依然是句型、词汇、语法以及各种贸易知识,缺乏具体的应用实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相关场景的训练,导致翻译后的内容呆板,不生动,对方能听懂,但总觉得像在翻书,而不是在对话。其次是教学模式的固化。虽然现在提倡翻转课堂,提倡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但在实践中,很多院校和老师不愿意放手给学生发挥,就导致到了大学里的课堂上依然像中学一样,只讲理论,不讲实践。最后,教师素养有待提高。许多外语以及对外贸易专业的教师在上学期间只接触一些理论内容,缺乏实践,这也导致了他们走上讲台后,自己无力支撑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也缺乏组织真正的翻转课堂的能力。

(三)国家化人才在培养方面战略意识不足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大约有79 个国家会在“一带一路”沿线中被涉及到,这些国家使用的语言大约是61 种,其中的非通用语言,大约为56 种,现今在我国高校的课程中,只开设了关于其中的13 种语言。要想建设好“一带一路”,就需要加大力度培养非通用语的国际化人才。对于人才战略的培养,美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地位,所以它坚持的是外语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理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外语教育以及储备国际化人才方面,我国的战略意识不够,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和一些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

(四)重视培养语言知识,忽略培养文化知识

一直以来,对于翻译性质,学者们争议比较大,有人认为其是工具性的,有人认为其是学科性的。前者将翻译视为工具性,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掌握好两种语言,并学会其中的翻译技巧,就可以将一种语言灵活的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后者视翻译为学科性,认为翻译活动不只是单纯的转换两种语言,其中还包括文化的因素转换,甚至还要实现语言的再创造。现今,大多数的学者比较认可翻译学科论。事实上,在进行翻译时,其中不但会涉及到各种语言知识,还会涉及到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然而,在一些翻译教学实践中,很多都是只关注语言与翻译的技巧,比较忽视其中的文化知识。

三、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措施

(一)分析不同领域英语翻译的特点

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相应的翻译能力,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重要沟通桥梁,要想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就要从实践出发,充分了解不同行业对英语翻译的不同需求,甚至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实践环境,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上手。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化人才的教学质量和毕业学生素养的提升,来自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如果继续沿用旧的培养方式,无论内容如何变换,学生面对实际工作的应变能力依然不足。因此,有必要在现有培养方案基础上,引入更具国际化的资源和内容,设置不同领域、行业的专业教学课程,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创新教学方式

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与创新。比如,教师可以使用翻转教学模式,前置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实现翻转,利用互联网等媒介,让学生进行网络教学视频的预习,对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找出来,这样在课程的学习中就能找到侧重点。教师在课前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传课程的讲义以及微课,让资源实现共享,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程展示环节要让学生们展现出自主学习的成果。通过同学之间互相的展示以及点评,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高,进而有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

(四)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要更具科学性

在人力资源中,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要,在对丝路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在对外经济合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今,针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要做好深入的调研工作,以便在制定其人才培养计划时,确保更合理与科学。很多发达国家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已经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重视,并不断推出了各种语言服务政策,对于自身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机制也在不断改进。我国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我国的人才培养依然在初级阶段,在培养的目标以及层次方面,还比较模糊。因而,高校要要按照“一带一路”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并分析各个沿线国家以及区域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情况,还要及时对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进行完善,要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便确保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能更有针对性。

(五)对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优化

现今,在高校的语言以及对外贸易的教材中,尽管有较多的理论知识被整合进来,然而根据“一带一路”向国际化人才提出的要求,高校要调整其教学大纲。语言以及对外贸易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满足外向型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高校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做好对教材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教学主题突出的,要深入的讲解“一带一路”相关的各种文化交流以及外贸等专业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其次,在这个网络时代中,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越来越多,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层面,还要不但拓展教学内容,要将各种文化知识纳入进去,以便培养出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的国际化人才。

(六)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传授语言以及对外贸易知识与技能中,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要注重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让其师资队伍提高素质与能力。第一,多引进那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优秀人才,让其来进行教学,这些有过留学经历的人,其英语功底一般比较深厚,英语表达能力也比较好,就能传授给学生更为实用的语言技巧。第二,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鼓励其到不同国家进行各种形式的进修,进而不断加强和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这样就能让教师的知识短板提高。

结语

在现今全球化这个背景下,要求国际化人才要具备跨文化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又要对贸易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产品等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从培养方案阶段就应当结合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方向做好设计,使培养出的学生能成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猜你喜欢

国际化教学内容交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