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27张传荣

魅力中国 2021年52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育人图书馆

张传荣

(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10050)

2017 年2 月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日益开放的教育环境提出的一体化育人要求,全面实现从“教”到“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对高校来说,同样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高校同社会、家庭、中小学同样承担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同学校智育、体育、美育一起,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形成了特定的概念即“德育”。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德育,大学生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学教育促进学生从“学生”到“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是当前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需要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志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当今社会,大学生所面对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部分大学生因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有理想信念淡化、职业理想模糊、组织纪律意识淡薄、对现实问题认识不足,“知”“行”脱节,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现象,使得高校德育工作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高校德育实施现状分析

(一)高校德育工作理念落后

高校对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非常重视,往往将立德树人教育归入思想政治课程,部分教师只关心科研和教学,重智轻德,忽视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导致学生发展片面。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人文关怀不足,讲授方式固定枯燥,缺乏具体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德育工作时常以教师为中心,在形式上存在注重单向灌输,缺乏思想互动;内容上注重教育与管理,缺乏“三全育人”服务意识;在目标上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缺乏宣传引导,没有将德育理念贯穿于校园校风学风建设中。

(二)德育工作未能与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相结合,缺乏立德树人的教育氛围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的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教师德育理念方式形式化,开展的德育课程、活动缺少创新、互动,仅仅是“组织活动”而不是“文化浸润”,教育力量薄弱。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与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各类实践活动结合不到位,因此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道德的魅力与美好,德育的影响力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学生习得的一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在学生走出课堂后就变得黯淡无光。没有以更易接受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面对学生所思、所想、多样化的诉求,满足学生日趋个性化、丰富化的需要,对新时期德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德育工作教育合力不够,缺乏整体性

当前,很多高校也存在对德育工作中的教育合力不够,配合不好,未能很好地整合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资源,各部门德育内容或目标缺乏整体性。对“三全育人”工作认识不足,部分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存在德育工作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工作者和辅导员的工作的错误思想,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对德育工作袖手旁观,致使学校德育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四)德育模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内容建设滞后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所带来的高效与便捷,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中网站内容单薄过时、枯燥乏味、缺乏思想深度和道德理性,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而且大学生对于网络纷繁复杂、良莠不分的信息,缺乏价值的判断力与道德自律能力。高校中往往更加重视网络信息开发及学校网页建设,而忽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优势,把信息服务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学生服务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功能齐备、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建设滞后。

二、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高校图书馆是德育拓展实践的重要阵地。是各高校资源的聚集地,具有浓郁的学术气氛,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明确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培养其良好的学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其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教育管理功能互补中大有可为。

(一)优雅环境渗透德育理念

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环境因素是促成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健康积极、奋发有为、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图书馆历来被形容为“知识的殿堂”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宽敞的学习空间,理所当然地成了学生学习、阅读的首选。图书馆优雅的阅读环境与浓郁的书卷气息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大学生在整洁舒适、花卉绿植、恬静自然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接近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中体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提升文化思想品味,势必会给师生读者以美和真的熏陶。在各阅览室张贴、悬挂古今中外名言警句,传达办馆理念,表达图书馆的精神追求。使学生置身于高雅文明、爱书光荣的氛围中扼制住不良的心理行为。

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让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更具时代感、现代感、信息感。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的改造,以“需求为本、空间为根、业务相随”的整体设计思路,现代化的服务模式,开放学习空间,自由优雅的实践场所,良好的阅读、思考空间,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给大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使学生读者身心得到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的气质和修养。促进了人与知识有机结合,能够产生轻松愉悦的心理效应,实现了空间与读者的良性互动,使学生在图书馆隐形教育中领悟人生真谛、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挥完善自我和文明素养、道德规范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丰富资源建设融合德育内容

图书馆是保存文化和传播文化的机构。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作为积聚知识、传播信息的图书馆活动,在大学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期刊、文献的采集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即时保障思想性强、创新理念、学术价值高、既开拓视野又能帮助学生提高思想修养的文献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优质图书文献起到的思想引领和传播效能。必须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标准,提升话语吸引力和认同感,为学生收集整理更多符合他们需要的和兴趣的各种资源。重视红色经典文献导读工作,开展阅读辅导,扩大大学生知识范围与知识结构。从庞杂的文献中筛选经典文献,通过广泛的阅读经典文献,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仅有助于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素养,而且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三)优质服务彰显师德师风

1.当前“三全育人”的服务模式的构建,使高校图书馆教育环境更加开放,育人的主体性更加明显。思想道德教育早已不单单是某位教师的责任,应该是全体教师和各部门配合共同完成,图书馆员应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读者服务工作的全过程,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发展需求和学习状态,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加强以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德育工作理念,努力成为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的表率,寓教育于情感的交流中,与大学生实现互动交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大学生知识共享,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以专业的精神、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服务;广博丰富的知识、深沉炽热的情怀;肩负起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高校的教育活动,特别是课堂外的教育活动,事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课题,对于夯实大学专业教育基础,促进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学生价值塑造、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的良好空间。教师是大学办学的主体,人才培养的决定者,优良学风的酿造者。教师的良好的个性和高尚的品格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感化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图书馆馆员教师应当成为校园中讲究礼仪的典范,仪表大方、有条不紊、举止规范、轻声慢步、坚守岗位。春风化雨,铸魂育人。将服务育人、助人成功的德育理念贯彻到读者服务的每个环节。校园是学生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把握新生入馆教育的机会,对大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等),实地参观,推陈出新、操作实践。馆员教师通过对新生细致入微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入馆之初就养成良好的借阅、阅读习惯,自觉维护图书馆秩序,文明言行、爱护公物、善待图书、物归原处、安静和谐、知行统一、明理修身、博览群书等。把抽象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得到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图、图书馆官方网、VR 等技术手段,图文并茂、宣传推广以迎新为主题的系列介绍,细致详尽将本馆概况、图书馆使用及入馆规则、借阅方法、基础设施建设、存包柜的补办理、自助设备使用等等,以图片与短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读者操作使用。

3.教师的最好的道德形象应该是幸福、美好、能够展示道德生活的优雅形象。正如夸美纽斯曾经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高校教师不但具有教书育人的崇高风范、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而且有关爱学生的真挚情怀,既体现学识魅力,又彰显了人格魅力,努力成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楷模。在众多高校图书馆中勤工助学岗位、图书服务志愿者及图书馆学生社团,是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的阵地。通过对大学生的管理与正面教育,教育学生争做一名学礼、知礼、用礼的图书管理员。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优势,高度关注学生的自由、幸福、尊严,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馆员教师尊重学生馆员,将大学生在图书馆工作视为一项促进成长、发展素质的德育活动,在图书馆具体的工作中耐心传授图书馆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了解掌握流通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业务流程、树立服从集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集体主义思想,也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干事创业奉献发展的本领技能。使其深切感悟到平凡的岗位上更需要默默奉献的高尚情操,自觉提高道德意识,在服务过程中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这些勤工助学学生生活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道德力量输送到校园学生群体中,形成校园良好的道德风尚,正也是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为配合校园劳动教育,缓解图书馆日常繁重的工作压力,同时也给志愿者们一个锻炼自我、认识体验、服务学校的机会,给大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实践场所,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及大学生党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经常会在图书馆各阅览室开展如以:“扫去灰尘,迎来书香”为主题的图书馆打扫活动。在具体的整擦架位、新书上架、卫生清扫、顺架、倒架、书籍查询、图书修补、阅读短视频制作等工作中,通过启发疏导、互动交流等说理方式,使得学生深深感受到图书馆保持整洁阅读环境的背后是工作人员大量的辛苦劳动换来的,让学生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不断自我完善,引领同学们在工作中丰富实践经验、实现思想塑造、深化品德认识,获得真实体验并内化为观念认识和行为模式。

(四)广泛宣传强化道德规范

大学图书馆的服务规程可以科学的调整图书馆与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图书,图书馆读者与图书制定的一种正常而必须履行的规范。图书馆馆员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读者阅读指导,做好德育的宣传工作。图书馆在电子公告栏、橱窗宣传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门口、大厅、走廊、过道设立展示栏、宣传栏、专题报道,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阅读指导及读者行为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在宣传指引中,学生可以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并且自觉遵守。一些学生道德修养明显不足,经常有污损图书、窃书、撕页、抢占座位等情况发生。使其懂得大学生读者拥有馆藏资源和图书馆服务的权利,更有保护好图书情报资源和保护图书馆学习环境等义务。教师还应鼓励其勇于改正错误,注重对学生思想德行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自省、反思、自律,帮助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师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努力把道德规范行为变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做到入脑入心。达到大学生理论认同、情感支持、行为践行。

(五)阅读推广工作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良好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实践总是以深厚的人文关怀为底蕴的。从大学生文化诉求和成长需要出发,将人文关怀融合、感化、调试、沟通等教育方法渗透到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高校图书馆通过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有效提升高校师生人文情节、情怀、涵养,引导学生感悟文化精髓、领悟文化魅力。

“坚持以阅读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自我教育和互为教育为手段,”以提升道德品德和综合素养为目的原则,探索实践德育。通过开展健康向上、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系列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交流沙龙、美文共欣赏、金秋诗会、书评荐书活动,经典阅读配音秀、古风古韵品诗词、校园微书评等等,注重在日常工作中深入了解师生需求、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着力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在沐浴校园文化的同时使自我的道德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强化,激励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发挥图书馆读书育人的作用,促进高校良好学风建设.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有效、载体丰富第二课堂。准确把握大学生德育规律,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德育时效性,发挥线上线下思想道德教育的协同效应,图书馆员要善于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设计策划与学生接受规律相契合的校园文化及阅读推广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育人功能。如:抓住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开展针对性强、融入性好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建设好图书馆网站、馆刊、官方微信、QQ 群积极开展健康向上、鲜活有趣的网络文化活动,适时推送最新最全面的校园德育相关内容,传播学科德育故事,塑造德育标兵,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宣传,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影响力和感染力。

结合当年校园文化主题推出读书节系列活动:真人图书馆、爱国主义好书推荐专栏、摄影展、书画展;十九大特色理论报告、国学经典诵读、汉字书写大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图书分享活动、战役主题书签设计大赛、抗美援朝70 周年图文展等。立足校园文化,彰显校园特色,引领校园学风建设。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以多种形式图书馆内引导学生,使学生在与典型人物、先进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从而不断激励自己崇德向善,塑造自己崇高的道德境界,有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活动育人”的宗旨。

结语:

高校德育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高校图书馆凸显其独特优势,从全员抓德育的思路出发,不断提高图书馆馆员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全员德育意识,从多角度着手,形成合力,助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处不感受到道德的力量、道德的美好。开展新颖务实、有声有色的德育活动,管理服务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引导大学生体验生活、接触实践,着力营造校园德育氛围,积极探索德育的时效性、影响力。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育人图书馆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