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调查分析及教育途径
2021-11-27柴敏
柴敏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职业教育成了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培养高职院大学生过硬的技术技能同时,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责任心、团队合作等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调查的目的
我院作为鄂尔多斯地区第一所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当地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但在企业用工中发现,学生实习期间、毕业后不同程度存在着职业素养缺乏、职业心理素质低下等困扰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在企业的职业素养表现,我们采取调查问卷形式,深入当地不同行业的多家企业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进而全面了解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综合评价,为高职院校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问卷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学前教育专业、酒店管理、煤化工专业的多家合作企事业在职职工,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46 份,回收220 份,有效回收率89.5%,问卷发放范围涉及不同规模、不同工种、不同级别、不同性别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结果分析
调查表明,高职大学毕业生是目前鄂尔多斯市各大行业企业用工的主要来源,被调查的企事业93.4%都直接录用过高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高职院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素质整体满意度不高,基本满意占大多数,与职业能力相比,企业更为关注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尤其是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敬业精神等职业心理素质;在开展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方式、内容、师资队伍方面也更趋向于选择工学合作的模式。
(一)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的看法
在“构成职业心理素质的诸方面要素中,你最关心的要素”调查中,60.4%的人认为职业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最为重要,57.5%的人选择职业能力,仅有22.6%的人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纪律。态度决定一切,职业态度决定着一个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决定着职业能力的正常甚至是超长发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等职业心理素质无疑是重要的核心要素。
(二)对高职院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素质最反感的要素及其产生的原因
调查发现,企业最反感大学毕业生做事不认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薪酬要求过高、频繁跳槽,其中,43.4%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做事吊儿郎当、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而32.1%的人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存在着频繁跳槽,薪酬要求过高等问题;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中,56.7%的人认为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造成,47.2%的人认为与学校教育有关,是学校忽视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个人品德养成教育造成的。
(三)企业最看重的毕业生职业心理品质
在对企业调查中显示,最看重的毕业生职业心理品质的七项问题调查中,“团队协同能力、沟通能力、有亲和力”“有责任心”“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排在前三位,前两项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素质均占到49.1%的比例。调查数据表明,企业特别看重大学生的踏实敬业、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责任心等职业心理素质,而应届大学毕业生缺乏的也恰恰是企业看重的心理品质,高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品质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
(四)开展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时间、方式、主讲教师
在何时开展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最为合适的调查显示,62.3%的人认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贯穿在三年的高职学校教育中,该有各自不同阶段的侧重点”,认为从大一开始开设该门课程的占29.5%,而认为在大二、大三开始开设课程的比例几乎没有;在方式上,73.6%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到相关企业或实习基地学习,以培养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素质;“思政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学生自觉养成”“社团活动”等其他选项明显偏低;在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主讲教师的选择上,认为由实践操作教师和相关企业人员来承担占大多数;在授课内容上,78.3%的人认为有必要将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印发给学生,有利于实现学生在校接受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与企业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有效对接。
(五)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职业心理素质中的作用
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调查中显示,65.8%的企业人员认为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认为当代大学生在吃苦耐劳、人际沟通、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急需提高;78.2%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毕业生良好的团队协助能力、受挫能力、抗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共情能力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应届毕业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养成良好职业心理素质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教育途径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高职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与企业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高职院校应针对高职学生频繁跳槽、责任心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弱等困扰企业用工问题,认真总结反思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途径和办法。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心理课程教育体系
根据调查中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的现状表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还存在对接不紧密问题,应科学规划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课程。一是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业设置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计划,明确各阶段、各专业职业心理教育的内容、形式、目标,将各行业企业的职业心理素质标准和职业道德标准纳入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使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实现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与企业核心文化的有效对接。二是构建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与各专业课的联动机制。专业技能本身就应该包含该技能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在各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要求作为专业学习的一部分内容,提出明培养要求,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心理素质的有效融合,培养企业满意的高技能高素质型人才。
(二)创新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建立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职业心理教育共建机构,共同开展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一是学校将工匠精神、企业文化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文化氛围。利用橱窗、展板、楼道、实训室墙壁等宣传企业文化,在校园环境绿化美化中展现大国工匠精神,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景都成为学生感受工匠精神之地。二是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日常教育管理结合起来,使职业心理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随时接受职业心理教育;三是组织开展职业文化周、职业技能比赛、校园文化节等活动,强化职业文化教育;利用舞台剧、情景剧、心理访谈、企业相关人员讲解、优秀毕业生座谈等形式,对企业职业行为规范的案例进行现场解读、现身说法,增强职业心理教育的现实性、说服力;四是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拓宽职业心理教育渠道。通过带领学生走入行业企业、开展实习实训,了解企业职业道德标准,提高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养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五是积极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针对在职业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不同问题的学生,通过电话、qq、微信等现代媒体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了解其形成原因,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培养正确的职业心理行为。
(三)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心理调适能力、人际关系协调、正确面对挫折、缓解压力等模块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乐观的人生信念。一是利用心理健康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心理;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和岗位职业心理素质要求,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学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二是教师要利用案例分析、心理游戏、团队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网上沟通等形式,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化解心理危机;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对自己的能力及未来就业方向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主动养成务实勤奋、担当作为的良好心理素质。
(四)重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调查数据表明,企业大部分人认为大学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最欠缺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可从事的职业的一种预期和规划,它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未来职业方向,是职业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工作没有明确定位,对自己的能力预估不足。当大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企业的时候,发现企业的工作岗位、薪酬等和自己的期望不一致,生活也与大学生截然不同,会出现不适应、失落、消极应对、频繁跳槽、责任心不强、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众多问题。只有大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才会主动了解相关企业对从业者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素质在内的素质要求,并自觉将这些职业心理素质要求主动内化为自己的内部需求。所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计划,将行业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帮助学生培养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职业心理素质。
(五)加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关键在教师。目前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但往往缺乏一支成熟的、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心理教育教师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加强这两支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提高学校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度,加强培养培训,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师资队伍建设中;二是通过参加高层次的理论培训、到其他成熟的高职院校挂职学习等途径提高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水平;三是通过深入企业实践锻炼,了解企业员工职业心理素质需求和职业道德标准;四是有效利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邀请企业相关人士共同编制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教材,将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纳入学校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把企业职业心理素质及道德规范要求有效融入学生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打造一支校企共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实现校企双育人功能。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企业用工的一项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应将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抓,积极探索有效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