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探析

2021-11-27吴迪

魅力中国 2021年52期
关键词:小提琴教材音乐

吴迪

(南京艺术学院附中,江苏 南京 210013)

小提琴这个乐器在20世纪初正式传入我国,极大影响了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掀起了国内小提琴教学的浪潮,高校作为小提琴教学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小提琴人才的使命任务,然而一些高校现如今面临着小提琴教学情形不乐观的困境,亟待研究出可行方法,优化小提琴教学工作。

一、高校小提琴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小提琴教学作为高校素质教育体系——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促进了小提琴教学的改革创新,整体上国内高校小提琴教学水平呈持续提升状态。但是,在高校小提琴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以下几点问题仍旧比较突出,是影响小提琴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值得深入分析。

(一)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高校招生面向全社会,对生源地没有限制条件,不同区域的学生共同组成了高校学生群体,其中,部分学生从小在城市生活和学习,接触音乐教育的机会更加丰富,音乐基础扎实,积累了较强的音乐技巧,进入高校后能够在小提琴教学中迅速调整好学习状态,部分学生从小在农村等经济与教育发展落后的地区,缺少学习音乐的途径,音乐基础较差,甚至没有接触过小提琴,只是从音乐教材中初步了解这个乐器,在进入高校后,很难理解小提琴课程教学内容,且缺少自信心学好小提琴。学生在音乐素养和专业水平方面的个体差异较大,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势必难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尚未完全统一

现阶段来看,我国高校小提琴教学使用的教材尚未达到完全统一状态,小提琴教师只是运用一些相关教学资料设计并落实教学活动,影响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此外,一些高校小提琴课程教材内容只适合初级阶段的学生,无法给较强基础的学生提供有效指导,不利于其能力进一步提升,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很容易出现抵触小提琴教学的情况,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

(三)教学方法落后陈旧

部分高校小提琴教师习惯性采取“言传身教”的传统方法授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先用语言给学生讲解小提琴理论知识,接着向学生示范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最后要求学生反复训练小提琴技巧。这种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理解效果大打折扣,按部就班完成技能训练任务,缺少情感的投入与表达,难以呈现出完美的演奏效果[3]。一些小提琴教师信息素养较差,自身教学能力难以达到“互联网+小提琴教学”的标准要求,难以从互联网教学资源中做好小提琴教学相关资源的收集、筛选、分析、处理和实践应用,无法在课堂上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降低教学难度,影响了小提琴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四)课时设置明显不足

高校小提琴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非常多,教学时既要开展协奏曲、乐曲的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要进行练习曲的实践训练,完成换把训练、手指训练、音阶训练等演奏技巧培养任务。然而,高校设置的小提琴课时却十分有限,难以保证教学工作深入、有序地开展,既加大了教师“教”的难度,也加剧了学生“学”的压力,很容易出现学生难以消化、吸收教学内容的情况。

(五)忽视演奏心理培养

有些大学生在小提琴课堂教学中表演十分出色,理论知识记忆牢固,但是在较为正式或者重要的演奏时却难以发挥正常水平,心理素质较差,由于紧张、恐惧、自卑等心理影响了演奏状态,频频出现演奏失误问题。这也充分反映出小提琴教学中演奏心理培养的缺失问题,教师没有意识到演奏心理对演奏效果的广泛影响,加之没有掌握专业的演奏心理分析和针对性指导方法,无法顺利解决学生存在的演奏心理问题。

二、优化高校小提琴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贯彻落实分层教学

高校小提琴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对学生音乐学习背景、基础等方面的了解,采取分层教学方法,保证教学内容与学情符合,能够由浅及深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小提琴演奏综合能力。在具体实践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表扬鼓励学生,在学生获取进步时,及时给予赏识性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期许和对应指导,促使学生有自信的应对小提琴学习路上遇到的各种困境。

例如,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将小提琴基础较差的学生层次定义为“后起之秀”小组,传递了对学生的信任、肯定、鼓励和殷殷期许;将基础较强的学生层定义为“更上一层楼”小组,避免了学生出现骄傲自负的情绪,传递了“山外有山”的道理,激发了学生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自觉性;将基础一般的学生层定义为“夺冠”小组,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其发挥潜能不懈努力勇敢夺冠进入更高层次。学生们被小组名称具有激励力量所感染,在今后的小提琴学习中,不以一时的成功为炫耀资本,也不以一刻的困境退缩,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阶段性目标,有方向的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多元化选择教材,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高校小提琴教学以教材为主要依据进行,这就意味着教材的选择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所以,高校要做好教材的选择工作,注意教材的专业性、合理性、科学性、时代性,避免教材内容与当代社会发展脱节,采取多元化的选择方法,丰富小提琴课程教学资源。例如,高校对《霍曼》《铃木教程》等海外小提琴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将各教材之长提取出来,结合学校的小提琴教学实际情况,邀请知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来校,与小提琴教师共同完善小提琴校本课程教材,提升教材内容的趣味性、普及性、全面性,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对应的小提琴教材及其教学服务,同时及时从网络教学资源中整合最新的小提琴现代化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需求的小提琴音乐人才。

(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教学结合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小提琴教学要避免单一的线下教学模式,采取线上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路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术水平[5]。需注意的是,高校要加强对小提琴教师的培养力度,针对性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师树立起信息意识,让教师可以随时结合教学需求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服务。

例如,高校与小提琴教师联手构建“小提琴教学智慧课堂”,考虑到传统木材小提琴的制造会加剧森林资源匮乏现象,向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通过学校官方网站、抖音账号、微博账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此方面的宣传,学生和家长看到“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用于制造传统小提琴的木材,约需要砍伐50 万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信息后非常震撼,对更环保的小提琴产生了兴趣,学校和教师顺势宣传推广专业级的碳纤维小提琴,在小提琴教学中响应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渗透环保工作,凸显小提琴教学的育人价值,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宣传,让学生和家长更全面认识到环保型小提琴单一产品成本更低、可设计可定制、音乐统一稳定、不惧怕高温严寒、外观结实精美等优势,积极使用环保型小提琴进行学习和演奏。高校小提琴教师运用直播、线上教学软件等,畅通线上小提琴教学渠道,发挥出5G 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小提琴线上教学中的优势,提高教学灵活性,延伸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弥补学校固定课时有限的不足之处。学生运用小提琴学习App,借助其中的提供数据服务、记录、伴奏、问题互动、自动纠错等智能化功能,随时随地进行小提琴学习,强化小提琴的演奏能力。

(四)密切关注演奏心理,传授情绪调节方法

高校小提琴教师要意识到演奏小提琴的过程,实际上是复杂的、高级的、心理与生理相融合的艺术表演过程,正视心理素质产生的影响,密切关注学生在演奏环节的情绪,分析其心理认知活动,从演奏情感、演奏动机、演奏欲望、应变情况、临床状态、控场状态等多方面综合掌握学生演奏心理素质现状,以此为依据传授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保障学生在演奏中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成果。

例如,教师在观察第五交响曲《命运》(贝多芬)的班级小提琴演奏小组竞赛时,单簧管与弦乐齐奏中需要准确表达出小提琴的力度,A 生在小组小提琴部,演奏时紧皱眉头肢体僵硬,看起来非常紧张,没有抓住音乐节奏,对指挥学生给的起拍感受力较差,心里忘记了数分拍,导致主题的进入不肯定,和其他小提琴部学生的演奏脱轨,不是早于他人就是晚于他人,这时教师没有一味批评A 生,而是对A 生紧张的情绪表示理解,向A 生传授了三个情绪调节方法:首先,鼓励A 生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演奏前客观评价自己驾驭音乐作品的能力,不张扬不炫耀,不自卑不迷茫,通过缓慢呼吸的方法消除紧张情绪;其次,心理及时预期手指演奏动作,教师指导学生一遍遍在脑海中将演奏技巧、手指所有动作的预期声音、时间配合形成完整清晰的影像,采取慢练养成习惯的方法,促进肌肉良性记忆不断强化,给予舞台演奏过程更多安全感,同时有意识的锻炼和提升耳朵判断能力,避免个人缺点被主观倾听所蒙蔽;最后,教会学生利用耸肩运动缓解紧张心理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在演奏时保持平稳镇定的情绪。教师的一系列指导后,A 生小提琴舞台呈现出更加完美的演奏质量。

三、结语

总之,我国高校小提琴教学受教学方法、学生差异、教学技术、课时与教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教学质量还有待提升,学校与小提琴教师要根据实际问题,制定优化方法改善不良的教学现状,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专业、贴心的小提琴教学服务,促进我国音乐领域的小提琴事业快速发展,给社会输送复合型的高素质小提琴人才。

猜你喜欢

小提琴教材音乐
教材精读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音乐
Pear Concert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