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时期下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2021-11-27陈爽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图书数字化图书馆

陈爽

(磐石市图书馆,吉林 吉林市 132300)

前言

在某些特殊时期,例如突发的公共卫生状况或者其他的特殊事件的影响下,政府会为最大限度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采取关闭餐饮及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等在内的所有文化娱乐等场所等政策,如果这样,图书馆馆内阅读必将受到极大冲击,同时也给予了图书馆新的启示。

一、特殊时期之下图书馆数字化的重要性

数字图书馆相较于传统图书馆,优点是想而易见的,首先是信息存数空间较小;其次是查阅检索方便快捷,通过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一些关键词,就可以检索到大量相关信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第三就是数字化图书馆可以远程快速传递信息资源,读者仅仅需要登录网站,点击鼠标,相隔千万米以外的信息资源便可以在几秒钟之内被送到读者的眼前,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和利用频率;最后一点就是,数字图书馆内的信息资源可以同时被多个人使用,避免了传统图书馆由于某些资料副本量不足导致的部分读者不能及时查阅到相关资料的弊病,而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却可以实现一本书同时被几十上百人同时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而特殊时期之下,数字图书馆的优点更加显而易见。

(一)实现居家网络阅读

特殊时期,在外出会带来不安全状态的情况下,数字化的图书馆无疑成为了读者阅读的首选,它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需求读者的阅读需求。读者身处家中,只需要通过电脑、笔记本等设备,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网站等入口登录数字图书馆,或阅读海量图书资源,或远程学习,极大丰富了特殊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解决了学者、教师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可谓一举数得。

(二)实现每位公民的平等图书阅读权

《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写道:“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力,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对因故不能享用图书馆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用户、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1]。因此,对于残疾人、老人这样的弱势群体,数字化图书馆的意义更加深刻,它可以让身体不便去到馆内阅读的读者,通过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在家中进行阅读,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和身体不便之处;对于视力不佳的人来说,还可以借助相关软件享受到“听书”服务,最大限度的为听障人士提供了阅读的途径。可以说,数字图书馆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实现了阅读平等,有力拓宽了弱势群体的知识获取渠道。

(三)节约社会资源

众所周知,纸质版图书的印刷及发行需要浪费大量的诸如纸张、印刷耗材等社会资源,并且在运输和保存上也存在资源的消耗,而数字图书馆有别于传统图书馆之处就在于它不受于仓储空间的限制,采用最新的电子存储设备等,可以用较小体积的设备,如U 盘、硬盘等进行记录,便于保存,数据的数字化大大的缩减了书籍所占的空间,有能力存储更多的数据,其维护费用也远远低于传统图书馆,另外,数字化的图书资源还可以远程传输,且传输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可获得性提升,相较于传统印刷图书,优势显著。

近些年来,手机作为移动阅读终端的优势突显,各种读书手机APP 及听书小程序应运而生,发展较快的有较受欢迎的起点读书、红袖读书、七猫免费小说、喜马拉雅听书和懒人读书等等,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以其方便、快捷、高获取度等优势,迅速占据了部分阅读市场,这就更要求图书数字化的程度要加深,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更快、更广泛地为大众所阅读。

(四)推动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

“全民阅读”活动始于2006 年,是中国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自活动开展以来,各级省市图书馆为此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效果显著,但是我国人均读书量同韩国、日本以及欧洲一家国家比仍然差距较大。影响我国国人读书量不高的因素较多,有群众思想意识和文化差异的因素导致的读书动力不足,也包括客观上硬件条件的不允许,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忙于奔波生计和事业的人们很难有较大块的空闲时间来到图书馆进行读书。那么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就会很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读者可以充分利用如等车的间隙、午间休息或者睡前这样的零散的、碎片化的时间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借助互联网技术进入到数字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学习,节省了空间成本和时间成本,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全民阅读事业,真正让阅读成为一种国民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特殊时期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启示

(一)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将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2]。可以说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布广,便于读者使用的,且没有时空限制的、实现了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

在中国,正式提出数字图书馆概念并导致后来大规模研发工作的是1996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62 届国际图联(IFLA)大会,数字图书馆成为该会议的一个讨论专题。IBM 公司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手展示“IBM 数字图书馆方案”。1997 年7 月,“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由文化部向国家计委立项,成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由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6 家公共图书馆参与,该项目的实施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始的标志。1999 年初,国家图书馆完成“数字图书馆试验演示系统”的开发,1999 年3 月,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成立,扫描年产量3000 万页以上。2000 年底,文化部在海南召开“中国数字年图书馆工程资源建设”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一期规划(2000——2005 年)》,推荐使用资源加工的标准规范。2001年初,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计划”,总投资达1.9 亿元。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相继成立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研究的高潮。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发展,我国大部分省市图书馆都己经建成了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如上海数字图书馆、辽宁省数字图书馆,也有如超星电子图书馆,万方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这样的电子数据库,可以说中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二)“互联网+”大环境下图书资源数字化的必然性

早在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就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互联网+”是指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所代表的新的社会形态,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文化、经济、社会的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3]。而现代图书馆及图书馆学也因为互联网的到来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从图书的种类、服务理念、服务人群等一直延伸至服务的方式方法上,计算机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领域后,海量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得以优化整合,提升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例如传统早期图书馆利用手写卡片等形式进行图书的查找,而电脑科技进步和普及后,我们仅仅需要输入书名或者作者等关键词,就可以在图书馆的查询电脑上查到该书在本馆的存量、是否出借以及位置信息等,极大地节约了传统借阅方法中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查询效率;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及各种数据库信息的知识共建共享情况的普及、应用,现代图书馆还出现了面向学者、研究者的高级检索这样的高端服务,图书馆可以为某领域的研究员、研究人员等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的、综合性的信息检索服务。

三、特殊时期之下对于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一)技术支持方面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处理和存储各种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将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载体和形式的信息资源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存贮,还是一个没有围墙的虚拟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具有规模巨大、形式分布、使用便利、无空间限制的智能检索知识中心。

数字图书馆内容方面涉及对信息资源的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数字图书馆在技术方面主要涉及到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集成技术、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信息压缩与传送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安全保密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可以说数字图书馆就是所有这些高精尖技术的产物,需要以上所有技术给予其全方位的支持。

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迅猛,但是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来自版权纠纷、技术障碍、资金匮乏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阻碍,仍需要国家的力量,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去引导网络运营商和相关的软件开发公司去开拓图书馆资源数字化的研发,不断在财力、物力和人力全方面地去发展数字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的数字化的项目,让这种节约存储空间、检索便利、可远程传输的资源节约型技术不断完善,让广大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在家里阅读和学习。

(二)图书馆数字化信息人才的培养

图书馆数字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图书馆学人才的支撑,可以说人才是普及全民阅读和图书馆数字化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可以通过政策,不断引导大学在本科阶段培养新型的信息馆学人才,并在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学习中加强图书及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研究方向,从而培养出越来越多专业过硬、技术一流的图书馆学及信息资源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三)关于“互联网+”大环境下读者培训方面的建议

图书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发展和转变,那么与此同时,读者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阅读技巧和检索能力等,进而适应新科技冲击带来的阅读革命。国家可以从政策方面,对大、中、小学的在校学生进行定期的、有的放矢的阅读培训,主要从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图书的选择及甄别以及文献的高级利用等几个方面入手,让孩子们从小就会阅读、爱阅读,懂得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其他读者,国家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省市公立图书馆及私营图书馆、书店等,开展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阅读培训工作,切实提升我国居民的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结语

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必须要通过国家、各级图书馆、网络运营商和读者之间的默契配合,不断进行技术的升级创新,才能打开新的局面,使得读者在先进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获得精准的阅读帮助和完美的阅读体验。

猜你喜欢

图书数字化图书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图书推荐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