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唱法歌唱技巧与巴彦淖尔草原歌曲演唱方法的融合

2021-11-27王璐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巴彦淖尔美声唱法声带

王璐

(河套学院艺术系,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一、美声唱法气息与巴彦淖尔草原歌曲气息的融合

美声唱法对于演唱者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对表演者气息的要求程度更高,因此,在日常的发声训练中要加强演唱者对于歌唱气息的控制。有了气息,唱歌就有了支撑力。美声演唱中的呼吸和生活中的呼吸是很相近的,但又有着巨大的差别。美声唱法的歌唱气息比正常说话更低沉、更灵活。我们唱歌中所运用的气息是要依据一首曲目所包含内容的需求从而变化的使用,最重要的是有技术性的呼吸方式。唱歌有了呼吸的帮助,便能扩大歌曲的影响力。美声唱法演唱者只有具备了科学的呼吸方式便能轻松自如的进行呼吸活动。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域蕴藏着富饶的民族特色与草原艺术特色的歌曲,继承并弘扬了蒙古族一直以来都有的草原游牧文化,它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婉转而不失深沉情境的音调在巴彦淖尔这片土地上流传,大家以它来歌唱祖国、祝福家乡、歌颂大自然,从而表明人民内心深处的丰富情感,这种独一无二的艺术感染力也成为了蒙古族音乐文化研习的关键内容,更是巴彦淖尔音乐艺术文化魅力所在。

在歌唱草原歌曲中,呼吸方式非常类似,笔者在采风中亲眼所见、亲耳听到巴彦淖尔地区草原歌者所演唱的草原歌曲,表情丰富夸张,对于不同主题的歌曲,歌唱者感情深切,情感油然而生,高亢有劲的高音区,深沉雄厚的中低音区,特别有魅力。由此看来,高低起伏,婉转动听的草原歌曲不但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更为关键的是采用了技术性的腹式呼吸方法,从而可以让人在展示唱歌时得到一种莫大的支持力,苍茫大草原,声音不仅可以向远方传去,还可以发出悦耳动听的美妙歌声。

在美声唱法歌唱实践当中,肺部吸气饱满而深沉,横膈膜下降,呼吸通道得以充分的打开。歌唱的声音与之流动起来,而美声唱法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歌唱者有气息的支持力。不同风格类型的作品中,还要求歌唱者自身气息运动的协作能力,保证歌者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力,以达到凸显不同风格特征的目的。

草原歌曲演唱当中比较重视气息与情感的结合,强调咬字吐字的的作用,其中气息要吸到腰腹四周,保持肋间肌的扩张。演唱过程中气息与字的密切配合至关重要。不能过分强调字的作用否则会导致气息的绝对下沉,损失其自由灵活性,呼吸器官也很难达到协调配合。草原歌曲与美声唱法的呼吸方法的融合可以使歌唱呼吸器官增强其全面的能动作用。两者结合之后,不但训练出来的声音可以增强草原歌曲的生命力,而且减少演唱者对于声带的损伤,使巴彦淖尔歌者的歌唱演绎道路变得更加宽阔。

二、美声唱法发声原理与巴彦淖尔草原歌曲发声原理的融合

歌唱的发声原理是美声唱法中又一重要因素。声带是发声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韧带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气息通过闭合的声带引起声带振动,气息冲击声带的速度和力度都会对声带产生不同的作用力,使之发出的声音大小、高低、音色都会大不相同。

美声唱法在真假声的转换中有很高的要求,真声带动全部声带振动,进而引起共鸣,其发音的音色与歌者平时说话的音色基本相同。假声是指演唱时通过有意识的控制而只使部分声带发生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在美声唱法中,我们强调的是真声和假声的结合,在高音区和中低音区中,在真假声混合上统一化。真假声的混合可以扩展歌手的发声音域,不仅让歌手发出圆润通畅的声音,嗓子也不会感到不适。美声唱法的真假声结合的声乐艺术处理方法,不仅提高了歌手的声音表现能力,而且可以使音域更宽广、声音更加饱满而富有感染力。而对于喉咙状态方面,在美声唱法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喉咙要保持张开,像刚要“打哈欠”一样,这样喉头才能保持稳定。美声唱法歌唱家的声音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这与歌唱家各个发声器官的协调运用是密切相关的。演唱时打开喉咙并且利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不仅可以使歌手的喉头稳定,还可以轻松自如的打开喉咙。

巴彦淖尔地区草原歌曲中乌拉特民歌的发声状态比较注重喉咙的打开,在演唱过程中,声音集中到眉心,喉头随着不同声区则稳定放松,使很多歌者可以自如运用真假声的转换。演唱乌拉特民歌的演员有的虽已年过七旬,但是婉转舒展的音色依然能够维持至今,大多数歌者没有受过非常专业的声乐训练,她们的学习方式多为口口相传,在世世代代传承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草原歌曲没有科学完善的发声系统,传承方式多是“口传心授”,她们虽然平时日常生活中经常唱歌,但是对于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原理很少运用到演唱中。虽然乌拉特民歌中加入的装饰音、起音、倚音的演唱技巧能使歌曲的民族韵味浓厚,但是演唱者的喉部使用频率过多,对于声带的长期保护有着阻碍的作用。

倘若在草原歌曲演唱方法的发声方式上,咽喉器官能够放松,在真声中混入一部分假声,演唱者能歌唱的更加轻松,也使得发声器官得到更好的保护,美声唱法更细致于发声的技巧和位置。但在演唱过程中相较于草原歌曲对情感的理解略有逊色,所以美声唱法可以在保持原有优点之外,可以吸取草原歌曲的情感表达方式,让美声歌唱变得更富有感染力。所以,美声唱法和草原歌曲的演唱方法,在声乐艺术领域各有千秋,彼此之间取长补短能促进提高民族声乐的长久发展,草原歌曲可参照美声唱法体系完整的发声方式,巧妙的使用在本身的歌唱表现中,逐步可以使草原歌曲的发声模式更加健全,相较于美声歌曲而言,偏向纯真声歌唱,这会使演唱者的发声器官变得劳累甚至老化速度加快。如果参考美声唱法的发声模式,在气息和腔体等方面同时作用下依据实际情况的使用假声,不但能保护演唱者的发声器官,还能提高演唱者对自身演唱能力的控制。

三、美声唱法共鸣腔体与草原歌曲共鸣腔体实践运用的融合

人体有口腔、鼻窦、头部和胸部的共振即口咽腔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而音高不同所产生的共振声音也有所不同,整体音色和局部音色也是有差距的,说话的人通常是没有共鸣的,一旦使用了共鸣,音色就会与之前大不相同。

在唱歌过程中,单独使用一个器官会导致音色不统一化。如果唱歌的人单独使用口咽腔共鸣,则发出的声音都是真实的声音,声音听上去是实实在在的过于平直,时间稍长便会感觉嗓子累。若单独使用鼻腔共鸣,声音不流畅,音调听起来不悦耳,发出的声音会不清晰,鼻音过于重会有碍唱歌的发挥。若单独使用头腔共鸣,发出的声音全是假声会感到虚假,而长期使用假声唱歌,会嗓子挤卡并导致声带受伤。若单独使用胸腔共鸣,声波的震动会落到咽喉里去,产生的效果会声音很低沉,不流畅。而美声唱法是将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集于一体。并根据声音高度的变化,适当的调整不同共鸣腔的比例。在演唱草原歌曲时,一定要具备一定的音量,而音量的大小取决于共鸣腔的应用。古人称赞传统的草原歌曲“其声音洪大,隔七岭尤闻之”,用极其夸张的语言来描绘草原歌曲的超强穿透力,这也表明草原歌手有着非常不错的声音共鸣。

共鸣腔体的特殊运用是传统草原歌曲声乐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优质的音色,音量的把控,极其强烈的穿透力无一不突显着传统草原音乐艺术歌曲那特殊的共鸣腔体,这与美声唱法的呼吸运用有着截然不同之处。草原歌曲演唱高音时口型稍扁,声音在气息的支持下直接通过口腔前面硬口盖穿过鼻腔进入头腔产生共鸣。美声唱法的共鸣是整体共鸣,口型是立着的,口腔内部打开,声音在气息的支持下通过后咽壁的软口盖上去后呈投射状打出来。两者各有特点,取其精华使其融合可以使我们的传统草原歌曲焕发出新的光芒,美声唱法是科学系统的,其整体共鸣理论使得美声唱法的歌唱音色更加丰满并且解决了换声区的问题。

假若传统草原歌曲可以取其精华并且根据自身特点添加运用美声唱法的整体共鸣,以口咽腔共鸣为主,腔体不需要开的太大,喉头的位置不可以太低,发声共鸣集中于头腔,胸腔共鸣起到辅助作用。这样吸收到美声的科学唱法,在演唱时可以更加圆润、立体、通畅还能保持自身的特点,使演唱者在演唱草原歌曲时更能突现出自身的嗓音音色,使其更加具有艺术魅力,从而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

结论

总而言之,美声唱法虽然有科学的呼吸方法、发声理念、腔体共振原理以及竖式化的歌唱语言等一套科学歌唱发声系统,但也需要演唱者拥有自身对歌唱的理解,才能更好的去完成作品,不去深层次理解歌曲内涵的演唱者是不会有长远发展的。巴彦淖尔地区的本土草原歌曲给人感觉温暖、柔和、还饱含着热烈的情感,但是演唱者在转换腔体的使用时不够流畅,是本土音乐无法走出地区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演唱者对自身发声器官的保护相比美声唱法也稍有逊色,这也给演唱者对声乐的研习和表演带来更大的困扰。而美声唱法与巴彦淖尔草原歌曲演唱技巧的结合,能以两者的优点填补双方的空缺,是声乐中极为巧妙的交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者的磨合将会是艰难而漫长的,它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也会是被大众所认可的,能被世人所接受的更优秀的歌唱方法。

猜你喜欢

巴彦淖尔美声唱法声带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冬日花开农事忙
美声唱法在我国艺术歌曲中的应用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