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
2021-11-27舒佩佩牛玉萍
舒佩佩,牛玉萍,刘 帆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沈阳110866)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建设美丽中国,就是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打造环境之美、百姓之美、社会之美。农村是当前中国发展的短板,“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1],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生态伦理思想引导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
1.1 有助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环境美”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提出了“生态宜居”的目标,这体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对“生态美”的追求。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受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2]。”因此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全过程,生态绿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亮丽的发展本色。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正确的生态伦理理念,才能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界的随意操纵和任意掠夺行为。建设美丽乡村中要以生态伦理观念为指导,在生态伦理观念的指引下,开辟经济与环境可持续相融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改变农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解决农村地区存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1.2 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态道德素养,实现“乡风美”
美丽乡村不仅要建设环境美,更要建设人文美。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培育生态农民是建设宜居美丽乡村的前提。通过对农民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将生态伦理思想厚植于农民头脑,使农民摒弃铺张浪费陋习,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农民生态素养是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内容,提高农民生态伦理素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推动农民生态道德人格的形成。进而丰富农村精神文化成果,改变广大农民精神风貌,为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2 美丽乡村建设中遵循的生态伦理原则
2.1 尊重自然的原则
自然孕育了万物,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尊重自然,才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智慧。庄子指出“天与人,不相胜”。在庄子看来,人并不是主宰一切的,人类和自然都是世界的一部分;人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改造自然,克制自然、扭曲自然的本性。而应尊重自然,顺其本性,最终达到“万物与我为一”。
池田大作说:“自然界其它物种同人类一样拥有着宝贵的生命,人类对生命的尊重,应该包含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生存权利[3]。”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摒弃以人类利益作为价值标准,尊重一切物种的生命,尊重大自然的内在价值。
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讲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我们对自然的征服,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以自己的形式报复了我们[4]”。人类如果不抑制自己的贪婪对自然界进行随意操纵,对农田实行掠夺式经营、过度放牧、其最终的结果就是生态系统失衡,超出自然的忍受范围,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活动相联系,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统一。
2.2 适度原则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适度原则是人类活动的标尺。适度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以自然的承载力为限,以改善自然界修复能力为前提,在满足当前我们生活所需中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和生态系统稳定相统一。
对于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孟子认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他提出“不违农时”,即注重农业生态规律,对待农耕、捕鱼、伐木要遵守时令,不能滥任砍伐,过度捕捞,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我们的生存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经济不应是对资源和的竭泽而渔,生态建设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融合之路[5]。”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一些城镇急于发展经济,盲目引进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大量开采当地资源,占用耕地等,造成当地经济恶性发展。因此,要发展适度生产,合理配置有效资源,摒弃那种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对自然资源进行恣意妄为的掠夺性开发,应该为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更多的考虑。
2.3 节约原则
自然资源是大自然对于我们的馈赠,它不是取之不尽的,因此,我们尽可能做到物尽其用,珍惜自然资源,在发展经济利益的同时,尽量地避免对环境所作造成的伤害。老子指出“治人事天,莫如吝”,他认为,只有节约资源、珍惜资源、才是安民之本、治国之道。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要适度消费。要节约使用自然资源。鼓励人们树立节约资源的思想,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要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不允许牺牲后代的资源来满足我们当下毫无节欲的发展。
3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3.1 生活垃圾尚未建立系统科学的治理方案
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处理生活垃圾方面比较落后,农村村落中并未设置专门的垃圾回收站,很多垃圾在处理时主要以焚烧等方式为主,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也对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污染[6]”。随着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农村,工厂生产中的污水、废弃物直接排放在河流中,造成了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加之,村民环保意识淡薄,村前屋后垃圾堆放成山、随处露天堆放、脏、乱、差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村庄河流和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3.2 生态环境恶化
粗犷式的工业化发展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乡镇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农村也付出了深重代价,生态环境恶化日益严重,与中央提倡的美丽乡村建设背道而驰。
一些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工厂由城市转移到农村,为节省资金,没有设置污染治理设施,将自然界视为露天垃圾场,肆意的将废弃物、污水排放在河流中,造成当地水源的污染。
乡镇企业设施和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再加上当地政府保护环境意识淡薄,只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力扶持工业制造,把自然界看成一个任意索取的天然仓库,漠视自然、奴役自然,走资源消耗型的发展道路。这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得农村经济恶性循环发展,人与自然的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3.3 农民生态伦理意识薄弱
生态伦理意识是农民对自身和农村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和当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民不能认识大自然的内在价值,不能从整体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农民缺乏对生态环境的情感。传统社会,农民认为自己所得都是大自然馈赠,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农民们提倡不能破坏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些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的传统风俗观念逐渐废弃,市场经济冲击下,农民商品观念逐渐增长,经济至上的价值取向使得农民仅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发展,对自然乱垦乱伐,毁山开发、贪婪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缺乏对生态的情感,仅仅为了追求物质利益,把自然界当成为人服务的工具。把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原始的和谐变成了当前的对立关系。
农民缺乏生态伦理认知。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对环保知识了解很少,无法了解掌握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一个以贫穷为特点的地区,将永远摆脱不了环境和其他的灾难[7]”。农村经济模式转型缓慢,为了摆脱贫困,他们不得不走资源消耗性发展之路。他们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没有意识到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
4 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
4.1 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建设
乡村环境卫生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目标[8]。”要以生态伦理思想为指导方针,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居环境。
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将人与自然看作是生命共同体。用生态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禁止人们随地倒垃圾,让人们对自然保护产生道德责任意识。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中,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承认自然界存在的意义及其合理性,把排污量控制在自然界自净能力之内,摆脱农村“脏乱差”现象,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生互荣的共同体。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建设要以合理的伦理规范作为前提,遵循自然各种动态平衡规律。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伦理态度对村庄进行改造,改善农村自然环境,保护农村的生态系统平衡。还乡村独具特色的的绿水青山。
4.2 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模式
当前,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应该积极开展绿色产业,解决农村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大力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人们面对传统农业对大自然破坏反思之后所转型的新型农业模式。生态农业以人与自然之间各物质的良性互动为目标,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界的道德关怀。要强调农业生产的人文标准,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深刻认识到自然环境对自身生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最终实现农村社会整体的有机进步[9]。
加大企业科技投入。通过加大乡镇企业科技投入,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引进高效、节能的新设备,对可再生资源进行适度利用,实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价值的最大化,改变为追求经济利益牺牲他人健康和环境权利的侵略行为。乡镇企业在享受资源利用的权力同时,必须履行一定的环境义务,企业发展造成的后果不能由农民去承担,由企业承担环境破坏的责任,并对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应赔偿,保持环境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
4.3 加强农民生态伦理教育
中共十九大提出,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构建全民共同参与的环境整治体系。因此,加强农村生态伦理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保意识,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提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淡薄决定了其伤害自然的行为。因此,只有提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才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通过利用新闻网络媒体,对农民进行生态知识科普,帮助农民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农民的生态责任意识,同时在宣传和讲解时,注意讲解内容的实效性,将生态伦理教育内容与农民切身利益相结合,从生态产业这一现实出发,让农民从内心接受和信服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让保护绿水青山成为村民的自发行动。
培养农民生态消费观念。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民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乡风文明引导农民树立绿色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改变广大农民精神风貌,改变农民传统观念里“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错误思想,避免过度消费,减轻自然环境的负担。生活中反对铺张浪费,倡导节约简朴生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