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海水养殖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21-11-27张祎牟海军刘英霞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14期
关键词:养殖业海水物种

张祎 牟海军 刘英霞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山东日照 276800)

0.引言

海水养殖是人类社会的养殖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海水养殖工作,一来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大量的海水环境当中的产物,二来我们也能够通过海水养殖而避免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具体需求,尽可能地通过我们的海水养殖行为来减少人类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并且进一步减少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索取。因此海水养殖行业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不仅仅能够单方单方面地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少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种养殖模式是我们为了维持自然环境的长久存在而必不可少的[1]。优秀的海水养海水养殖工作,既能够解决我们的物质需求,也能够更好地避免我们的养殖行为对于生生态环境产生过于严重的破坏。而不科学的养殖行为,很容易导致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药物对于自然环境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具体后果我们暂时还不得而知。

1.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海水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1 养殖物种生物质量退化

养殖物种的生物质量退化,这是在我国当前的海水养殖业当中普遍显现出来的一个问题。近几十年来,世界养殖业的发展速度相当迅猛,并且也为我们人类社会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物质资源。但是伴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巨大发展,众多的养殖过程当中已经出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生物质量的退化,这种生物质量的退化的原因,我们一般将其归结为近亲交配和逆向选择。近亲交配,指的是养殖物种由于其本身处在相当有限的养殖环境当中,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父代和子代之间的交配融合,并且导致物种出现生物特性上的缺失和退化。而逆向选择则主要是我们在养殖过程当中,由于始终需要保证一定的物质产出来维持养殖工作,因此其中部分养殖户不得不对于养殖产品进行不符合生物淘汰规则的逆向选择。这种逆向选择的行为保证了养殖生物的产量,但是同时它也对于养殖生物的物种质量产生了巨大的打击。经过这些年来的养殖业发展,海水养殖产品已经越来越呈现出生长缓慢、抗病能力下降等生物特性。部分养殖物种甚至因为过多的催熟药品的运用,导致性成熟低龄化。而这种性成熟低龄化的状态也普遍地导致养殖物种的品质逐年下降。

1.2 养殖生物容易遭受病害威胁

随着养殖生物的物种质量普遍下降,当前的海水养殖生物相比以往更加容易受到病害威胁。这也是承前启后的一种养殖业的具体现状。正是由于我们在养殖过程当中采取的各项措施对于养殖生物的物种质量产生了打击,因此当前的养殖生物的抗病能力明显变弱。养殖生物抗病能力变弱,导致我们当前的养殖业面临的风险比以往更大。而为了保证养殖生物对于人类社会的物质供应,在养殖过程中所需要采用的药物也更加多。采用抗病药物来提高养殖生物的存活率,这是海水养殖业的客观的需求,同时也是对于人类社会的物质供应的保障。但是这种更为普遍的药物使用行为,一方面提升了引起养殖生物病害的病原体的耐药性,另一方面这种药物在自然环境当中的残留和积聚也导致了养殖环境一般经过一定的时间以后,其本身变得不适于进行海水养殖。

1.3 药物和营养物对于养殖环境产生影响

除了上述两项内容之外,营养物和药物对养殖环境会产生直观的影响,这是近些年来的海水养殖监测工作以及研究工作所产生的结论。在我们的水产养殖过程当中,大约只有10%的氮元素和7%的零元素被利用,而剩余的部分都以各种形式进入附近的环境当中,从而导致养殖地区附近的自然生态环境因为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营养物质的进入而出现急剧的变化。在我国学者的对于海水养殖业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我国沿海地区的赤潮发生的概率和规模与虾类养殖的产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除此之外,各种各样的海水养殖行为非常容易使得临近的海水环境展现出水体富营养化的状态,并且导致各种藻类植物出现大范围的蔓延。

2.实现我国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探讨

2.1 逐步改善传统的分散化养殖模式,进行工厂化、专业化养殖

由上述内容可见,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对于环境的作用仍然需要一定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够被完全披露。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不科学的海水养殖工作对自然环境产生过大的影响,我们需要逐步改善传统的分散化养殖模式,倡导进行工厂化、专业化的养殖。之所以要改变传统的分散化养殖模式,是为了防止跨度过大的养殖行为对于自然环境产生多点式的影响。并且分散化的养殖模式也不利于我们统一进行科学的养殖流程。而工厂化的专业化的养殖模式,一方面可以促进我们的养殖工作的标准化,另一方面在牵扯到部分研究行为时,我们也更加容易通过工厂化的大规模的生物研究来提高样本数量,并且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除此之外,工厂化的养殖也有利于我们在对于养殖模式进行整体层面上的控制。这有助于及时的纠正我们的养殖模式,减少养殖行为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损害。

2.2 提升养殖管理水平,注重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提升养殖管理水平,注重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这既是我们提升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内容,同时也是提升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两方面元素的和谐程度的内容。为了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养殖业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变,尽可能地减少逆向选择等行为,从而减小生物物种发生物种质量退化的概率[2]。除此之外,在生物物种病害来袭的时候,也需要对相应的药物使用数量和使用规模进行控制,以免过量的药物危害自然环境。在我们的海水养殖行业当中,我们始终要重视我们的养殖行为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加谨慎地使用各类药物和营养素,而不能够仅仅以经济收益为判断标准来进行对于养殖生物的病害管理。我们需要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能够在遥远的将来继续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唯一出路。

2.3 促进生态养殖模式的形成

生态养殖模式是一种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我们的农业生态系统一样,海水养殖的生态养殖模式也讲究以不同物种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融入和参与,来实现生态环境的范围内的可持续运行和发展。这种生态养殖的模式能够将我们所构建成的生态系统当中的要素和资源实现充分利用,并且尽可能地减少生态废物的产生和排出,从而加强生态环境的自给自足的功能,减小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思考如何进行可持续性的海水养殖工作,从而既能够保证养殖物种的高质量,又能够尽可能地保证养殖物种的产量。

3.结语

我们当前的养殖行业并不能够在相对固定的自然环境当中实现可持续性的、长时间的养殖工作,而比较倾向于通过轮换养殖区来保证养殖区域的环境质量。药物的使用也使得周边环境的动植物体内出现一定的药物残留,并且最终通过食物链对于我们的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水产养殖过程当中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目前仍然处在不断研究过程当中。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需要对于海水养殖过程进行更加科学的预估和分析,尽可能地实现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养殖业海水物种
吃光入侵物种真的是解决之道吗?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喝多少杯海水能把人“渴死”?
电咖再造新物种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海水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