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及路径研究

2021-11-27石铖铖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制药转型数字化

文/石铖铖(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经济正由工业化向数字化转型,预计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能达到50万亿元。制药企业作为医药健康产业的支柱,能否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把握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红利,不仅关系到经济市场稳定、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也关系到其品牌竞争力、提质增效、风险控制以及企业生存能力。目前,广大中小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缓慢,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医药企业对于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无从下手。本文从中小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路径、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为中小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中小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一)整体数字化程度有待提升

中国《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发布以来,绝大部分中小制药企业对于加快数字化建设的认识有了显著提升。

行业头部制药企业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改造,在药品生产、智能车间、医药流通环节加强了数字化建设。但绝大部分中小型制药企业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依旧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数字化建设系统化思考不足,对数字化建设内容、重点、路径缺乏清晰认识;制药装备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偏低,整体投入偏少,系统集成度低;数据利用效率偏低,信息孤岛现象较为突出,对企业管理、决策支撑不足。

(二)新技术整合及开发能力不足

制药企业数字化建设具有投入高、任务多、复杂程度高等特点,软硬件技术整合及开发能力要求较高。从纵向上看,数字化建设涉及数据挖掘、建模、分析、利用,需要打通设备层、控制层、应用层和经营层四个层级,才能实现机器交互、人机交互,真正意义上达到手脑并用、上下一体。

从横向上看,数字化建设贯穿药品研发、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商贸流通等全生命周期,需要整合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生产执行系统(MES)、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众多系统,涉及业务多、流程多,整合及二次开发难度都较大,因此成为中小型制药企业难以突破的鸿沟,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及人才强度难以支撑数字化转型

制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IT技术的变革,更深层次的涉及组织架构、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因此影响到制药企业产品研发、管理、生产、经营等各方面。从本质上看,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质上是业务转型,由于缺乏数字化建设长期战略,短期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信息化人才匮乏,尤其缺乏能将业务、设备、信息技术整合的复合型人才。从组织架构上看,大多数中小制药企业也没有将数字化转型上升到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没有成立数字化工作领导小组或专门的部门,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数字化转型工作难以持之以恒进行。

(四)数据安全及隐私保障能力偏弱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决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败。因此需要在体制机制、软硬件、人员技术支持等方面建立起一套确保智能装备、智能应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的管控体系。

大部分中小制药企业安全意识薄弱,例如没有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统筹能力不足、安全应急事件处理效率较低;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明晰的安全总体方针和策略;安全专业人员管理匮乏,人员录用、培养、考核、离职等环节缺乏严格的管控程序;软硬件系统运维等方面资金投入不足,系统自主开发、升级、安保等级方面存在较大隐患。

二、中小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分析

(一)实施全面数字化战略

医药企业实施全面数字化战略是企业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涉及企业的战略、组织、管理、运营、人才、服务等各方面,在企业商业模式与产业实践上会带来巨大的变革与挑战。

因此,要求制药企业在数字化人才、资金投入、设施设备等方面有较强的基础和实力,对于实力不足的中小制药企业,不建议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建设。对有实力的制药企业而言,制定一个准确、高效的数字化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可快速对生产、设备、经营全生命周期进行整合,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预测预警、应急指挥于一体的可视化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数字化红利。

(二)实施组织架构的数字化改造

建立开放、敏捷、协同的数字化组织架构,可以提升中小制药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同时为企业中长期数字化改造奠定基础。

首先,应成立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及相关机构,通过资源统筹、业务重构、流程再造以及绩效改革等强力措施推进组织数字化改造;其次,应通过外引内培、健全培养机制等措施加强数字化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在生产、管理、经营等关键环节上设置智能化工程师、数字化项目经理、数字化营销师等岗位,推进组织数字化改造落地;最后,应建立组织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培育转型文化,营造良好的转型环境,进一步支撑组织数字化转型。

(三)实施运营数字化改造

快速推进运营业务的数字化改造是短期内比较经济、现实的选择。推进数字化技术与生产运营系统高度融合,对于制药企业优化核心业务、提质增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在生产环节建立现代化的MES系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机器、系统和人员的互联互通,推动生产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项目看板管理等核心业务数字化和智能化;其次,推动数字化营销,将渠道、客户、产品、促销、库存等关键信息形成全链条数据管理,提升精准营销水平;最后,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在供应商分级、准入、评估、合约管理、淘汰等方面建立一套动态、高效的数字化管理标准,从而保障采购方、供应方高效协同、互利共赢。

(四)实施数字化创新策略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产品、服务、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通过产品创新,可以增强与市场的黏度,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决策,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升级,精准投放。通过服务创新,可以增加市场强度,例如制药企业在营销渠道管理上,可以通过医生社区、医生工具等APP加强医生学术指导;也可以通过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APP,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指导。通过模式创新,可以提升企业的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对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进行全面重构,在线下采用学术营销+业务指导的模式;线上则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模式建立相适应的标准和考核体系。

三、中小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分析

(一)进行企业数字化现状评估

从企业数字化发展经验看,大型制药企业通常选用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而中小制药企业在人、财、物、技术等方面通常不具备全面改进的条件,更需利用适合的数字化工具,解决专项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

因此,中小制药企业在进行数字化改造时,更应全面评估自身实力,围绕企业的健康状态、数字化基础、数字化需求等核心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战略规划、组织管理、系统集成、生产管理、数据管理、数字化应用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避免盲目投入、贪大求全等原因引发的转型失败。因此推荐中小制药企业根据自身业务需求,采用整体规划、局部突破的渐进式的数字化改造路径。

(二)制定科学的数字化转型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有利于保证中小型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不是简单的技术方案,而涉及战略、文化、组织架构、技术等各方面。因此,中小型制药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首先应审视企业自身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企业面临的数字化机会、数据威胁、数字化改造速度以及规模等核心问题;其次逐步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匹配的组织结构、人才计划、资金计划和绩效方案;第三应注重企业数字能力的培育,提升企业应对行业转型升级的自适应能力;第四应选择务实的技术方案,对于中小型制药企业而言,可以整体规划、分期建设,采用低门槛、低成本、易部署、易使用的技术方案;最后应制定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营造数字化转型环境,建立快捷、敏捷的组织转型文化。

(三)选择合理的数字化转型推进模式

由于数字化转型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导致绝大多数中小型制药企业不能完全通过自身实力完成数字化转型。因此,可以采用自我建设与第三方外包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要发挥企业自我主观能动性,逐渐提升企业自身数字化建设、管理能力,确保转型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第三方公司的专业技术力量提升企业数字化建设速度。同时加强风险管控,对第三方公司的企业资质、服务水平、营收规模、管理人员背景、用户规模与续约率、数据迁移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判,确保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性和可迁移性,从而避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烂尾工程”。

四、结语

中小型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本质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业务的数字化,以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转型升级”目的。数字化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最佳工具,能显著提升中小型制药企业的生存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但需要清醒认识到,中小制药企业转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等显著特点,因此应选择与自身战略、禀赋资源相匹配的转型策略,同时应遵循整体规划、局部先行、统分结合的发展路径,以确保中小型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

相关链接

数字化,即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而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为研究人员所重视。早在40年代,香农证明了采样定理,即在一定条件下,用离散的序列可以完全代表一个连续函数。就实质而言,采样定理为数字化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制药转型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上海意发玛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菲特(中国)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意发玛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