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粮食附加值,提升我国粮食高品质
2021-11-27李小红
李小红
(镇平县晁陂镇人民政府,河南镇平 474281)
在现代化生产模式的革新下,我国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方式已无法适用于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的生产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多元化粮食需求的不断发展,使传统的粮食生产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粮食产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粮食后期的生产加工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现如今,我国粮食产业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粮食加工业的蓬勃发展,通过延长粮食的生产产业链,借助现代化的先进技术,积极开发和利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能够进一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人们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
1 粮食高品质发展的必要性
粮食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生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拉近贫富差距,促进农民收益的增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粮食生产则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生产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生产要求,需要注重我国粮食生产的高品质供给。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需要注重提高粮食生产的附加值,加大粮食应用价值的开发力度,促进粮食加工的产业化发展,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优化我国粮食加工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缓解当前我国的产需压力,满足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多元化的生活需求,还能有效调控粮食的安全稳定生产,通过构建一系列的粮食加工产业链,以需求拉动内需,更好地平衡粮食的供给,从而避免出现“谷贱伤民”的现象,既能有效地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充分提高粮食的利用率,还能加大粮食品质的保障,促进粮食的高品质发展。然而,在粮食加工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极大地掣肘了粮食高品质、高效益的发展,其中对于粮食生产中过于追求“精细白”的问题,严重导致了粮食利用效率的降低,使粮食生产浪费严重,不符合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路线。
2 粮食附加值提高中存在的问题
2.1 粮食的加工产能严重过剩
现如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粮食生产的需求也呈多元化发展,这大大刺激了粮食加工产品市场的发展和扩大,使我国各地的粮食加工生产热情不断高涨,在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①由于缺乏正确的产业发展指导,许多地区受到错误信息来源的影响,盲目地开展粮食的加工生产项目,大批量建设各种类型的粮食加工厂,这容易导致粮食加工市场出现乱象的问题,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工程建设以及产能的无序过快扩张,进而导致市场中供过于求,严重超出市场中的实际需求,使得后期多数小型产业无法继续进行生产,货品积压,企业也处于半停产、停产甚至是倒闭的问题,并且大规模的生产还容易造成短时期内粮食加工原料价格的上升,影响着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②尽管我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但粮食加工的产业化发展尚不完善,大多数的企业仍处于较低水平,以粮食的初加工为主,并且由于加工企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导致缺乏专业的资质和技术,使企业的加工无法更好的发展,不利于粮食附加值的提高,造成粮食加工的产能严重过剩[1]。
2.2 生产经营方式过于粗放化
目前,我国许多粮食加工的企业仍以粗放化为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主要表现于企业多以产品的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和工业化生产水平较低,对于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也不足,产品的生产较为单一化,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缺乏品牌化,且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缺乏技术性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也较小,从而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加工附加值的提高。此外,部分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的相关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在加工生产中过于追求精深加工,导致粮食的损失浪费严重。
2.3 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待完善
相较于发达地区的粮食加工而言,我国粮食加工的产业化明显不足,粮食加工产业化的经营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现如今,我国大多数传统的粮食加工生产都缺乏完善的生产上下游产业链环节,使粮食的生产加工与市场的需求脱节,应以农业生产的粮食为导向,生产什么粮食就加工什么粮食。并且由于缺乏完善的粮食加工标准,导致粮食加工产品的档次较低,与现代化人们追求的高品质生活要求不相符,以及由于我国主要以中小型加工企业为主,粮食生产加工的集中度不足,且受加工企业的经济水平,生产规模等的影响,使粮食加工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较弱,难以开展进一步的自主创新,并且受到自身加工设备、设计以及材质等的影响,设备一体化水平程度较低,其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都尚不完备,也影响着粮食的高品质发展[2]。
3 有效提升我国粮食高品质的策略分析
3.1 加强国家对粮食加工的宏观调控
针对于粮食加工产能过剩的问题,应注重加强国家对于粮食加工生产的宏观调控。①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完善对于粮食深加工健康发展的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把控粮食加工企业的建设和项目的开设,加大合理开展粮食加工生产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辩证地看待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并应充分发挥政府对于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正确地看待市场的供求变化,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环节,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条例,合理规划粮食加工的产业化发展,加强国家政策的引导和产业发展的引导,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形式开展粮食的加工产业;②应注重转变我国粮食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提高粮食加工的产业化发展水平,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深加工发展,培育大型粮食加工的龙头企业,集中化发展我国的粮食加工产业,并应提高加工企业的准入门槛,对于技术水平要求低、能源消耗严重以及不符合我国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予以剔除[3]。
3.2 推动生产经营方式的精细化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粮食的高品质发展,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就需要注重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经营方式的精细化发展。①注重转变我国传统的粗放化经营方式,加强对粮食加工产业化的重视程度,对于较低水平、高能源消耗以及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淘汰,积极扶持和培育新型的粮食加工企业,打造粮食加工的品牌化发展,树立企业的品牌意识,借助企业的品牌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②加强对粮食生产加工中的各个环节的管理管控。为了促进粮食的高品质发展,需要在粮食实际的加工生产中,严格把控原材料、辅料等的生产加工过程,全过程监督粮食加工的安全性和资源的消耗程度,并应改善粮食加工的场所环境,保障加工场所中设备设施等的干净、整洁,严格记录好粮食加工的各个环节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保障粮食高品质生产的同时,提高粮食的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消耗。③注重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应加大对粮食生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并应加大对员工的监督力度,规范人员的工作行为[4]。
3.3 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应注重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化经营模式。①应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结合市场中对于粮食加工产品的供需变化规律,合理调整企业的粮食加工结构,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积极鼓励企业的深加工发展,加快企业生产、加工、营销的一体化产业链整合,构建出粮食加工产业化体系,将企业和农户转变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型的经营模式,促进粮食加工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粮食加工产业的长效发展;②应提高粮食加工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推动企业粮食产品的工业化发展,促进粮食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从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对粮食产品加工的研发力度,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延长粮食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粮食的深加工和转化技术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提高粮食的附加值,促进粮食高品质发展[5]。
4 结语
综上所述,粮食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提高粮食自身的经济效益,需要注重增强粮食自身的附加值,积极开发和利用粮食本身具有的应用价值,大力推动粮食的加工业发展,通过加强国家对粮食加工的宏观调控、推动生产经营方式的精细化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等方面的措施,在保障粮食的高品质的同时,促进粮食附加值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生活需求,促进粮食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