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2021-11-27吴晓梅
张 杰, 张 冕,吴晓梅,曹 峰,张 震
(贵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养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1 引言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1]。森林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健康中国的战略需要,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要[2]。2016年以来,森林康养被频频写入国家、部门、地方重要文件,相关项目逐渐增多,社会影响力和人气显著提高[3]。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旨在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高水平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响应。2021年全国多个省市县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及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森林康养产业在我国已进入了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4]。
2 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
贵州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中药材资源丰富、民族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顺应了贵州省“大健康、大生态、大旅游”的发展战略。贵州省连续多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森林康养产业[5]。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79 个,其中赤水天岛湖、天鹅堡、水城野玉海、剑河国际温泉等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52个,安顺药王谷和贵安新区云漫湖等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27个。此外,贵州省的森林康养产业还与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森林康养基地涉及农户727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92户,促进农户增收2500元以上[6]。
3 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的SWOT分析
3.1 优势(S)分析
3.1.1 森林康养资源丰富
贵州省森林康养资源丰富。贵州省拥有丰富多彩的森林生态资源、中草药资源、温泉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等。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异彩纷呈,例如贵州芭莎苗寨普遍信奉祭拜树神,认为森林可以保护族人的健康,这些少数民族的森林康养文化资源成为了贵州省发展森林康养的独特优势。为贵州省系统开发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体系提供前提和基础。
3.1.2 旅游产业繁荣发展
贵州省是传统的旅游大省,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旅游业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自然生态旅游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贵州省旅游经济的核心组成。旅游产业是贵州省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2019年贵州省旅游总人数共113517.7万人,增长17.2%,旅游总收入12321.81亿元,增长30.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73.48%[7]。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的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3.2 劣势(W)分析
3.2.1 森林康养资源缺乏充分利用
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单位都存在森林康养资源缺乏充分利用、产品和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在很多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中,虽有康养之名,却无康养之实。森林康养基地里的大量的森林、花卉、中药材、少数民族的康养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利用。虽然有些基地已经设置了一些健康管理中心的功能分区,但是里面却没有实质内容。贵州省森林康养资源的开发现状还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虽然这是全国很多地区森林康养发展的常见问题,但是需要引起注意,应该加大开发力度,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当地森林康养资源,开发出真正的康养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3.2.2 森林康养专业人才不足
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康养人才是关键。森林康养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健康养生与林业、旅游等多方面的知识背景,然而目前来看,全国的森林康养复合型人才都非常缺乏,人才缺乏瓶颈凸显[8]。贵州省的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同样面临此类问题[9]。如果缺乏森林康养专业型人才,那么在产业发展中就无法准确把握森林康养产品与服务的专业属性,不能专业地引导游客开展康养活动。未来森林康养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3.3 机遇(O)分析
3.3.1 社会康养需求日益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从对最基本生活的物质追求逐渐转向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加之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城市环境污染、人类生活习惯的改变,全体社会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大众对康养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16658万人,占比11.94%,2014~2018年连续五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持续平稳提高,未来我国将面临持续的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从历史经验看,老龄人口比重提高将进一步增加医疗服务、健康养老服务、护理服务需求。国内社会康养需求的高涨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3.3.2 多方政策支持森林康养发展
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是健康旅游、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多方面政策支持的交汇点,从国家层面、到贵州省层面,鼓励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顺应了贵州省“大健康、大生态、大旅游”的发展战略。森林康养产业作为新型绿色富民产业,目前主要在林区和乡村地区开展,森林康养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有利于林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林区人民收入[10]。多方政策的支持为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政策利好机遇。
3.4 挑战(T)分析
3.4.1 其他地区的竞争挑战
贵州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承受着来自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巨大竞争挑战。湖南、福建、浙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较早,产品和服务模式比较成熟,四川、云南、广西生态资源和贵州有一定的重合,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截至2020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共遴选出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07个。原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共审批了9个“全国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审批了85个“中国森林养生基地”命名单位、603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各地都启动了地方森林康养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这些地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为贵州省带来竞争挑战。
3.4.2 过度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
森林资源在短期内具有不可再生性,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依赖森林生态资源。在森林康养发展初期,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常常会因为盲目追求经济利润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11]。这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因为经济效益而开展无序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投资商为了眼前的利益,在森林地区大兴土木,热衷于开宾馆、开饭店、修马路、建索道,严重地破坏森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优质的森林康养资源,都会严重威胁到森林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
4.1 紧扣乡村振兴坚持绿色发展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必然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出一条有别于过去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路子[12]。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地区,森林康养产业因其绿色发展、产业融合、有益健康等特点,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必须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的方式,通过康养环境改造,帮助贫困的山区农民改善乡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维护和改善乡村宜居生态。通过森林康养产品的加工,服务的开展,为当地提供康养相关的创新创业机会和平台,增加周边农民就业,带动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支柱产业。
4.2 充分挖掘利用森林康养资源
贵州省拥有丰富多彩的森林康养资源,尤其是贵州省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气候宜人,是养生休闲的绝佳地点,此外贵州的中草药资源、温泉资源等康养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是目前贵州省的康养资源利用程度还不高,未来贵州省发展森林康养必须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森林康养资源,以康养资源为基础,进行森林康养模式的差异化发展:如温泉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开展森林温泉康养、少数民族风情地区可开展少数民族森林康养旅游、中草药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开展林下中草药种植观光康养等,总之需要结合实际的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和利用森林康养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森林康养品牌。
4.3 加强森林康养的中医药特色
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康养内核才能可持续发展。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突出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的中医药特色,只有将中医药健康养生的特色广泛融入到森林康养的产品和服务流程中,让康养形象化、具体化,让消费者真实体验到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价值,森林康养产业才能真正具备康养的专业内核:如可以在中医药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为森林康养的消费者们科学设计森林康养行程,让消费者们在此期间完全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进行休闲娱乐,在对人体有益的森林环境中进行森林浴养生、森林饮食养生、森林运动养生、森林温泉养生、针灸推拿养生、森林园艺养生、森林精神养生、森林芳香养生、森林音乐养生、森林五色养生,学习养生知识、并由康养管理员进行专业引导,让中医药的特色充分融入到森林康养活动的方方面面[13]。
4.4 深度融合少数民族风情文化
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开展森林康养应该与少数民族风情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森林康养研究者们需要仔细研究贵州省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森林文化,少数民族医药资源,挖掘少数民族特有的森林养生文化,探索开发出一批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森林康养的基地,开展少数民族医药的康养服务、打造一系列少数民族风情的森林康养产品。
4.5 强化森林康养专业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是森林康养发展的重要保障。森林康养发展离不开森林康养科学研究的科研人才、负责经营活动的管理人才、从事具体森林康养的服务人才。科研人才的背后是科技的支撑,管理人才是规划和经营的决策主体,服务人才是产品和服务人员专业性的体现。三者是森林康养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科研、管理、服务人才队伍,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才效能,促进贵州省森林康养的长久发展。
5 结语
贵州省森林康养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在社会康养需求日益增加、多方政策支持森林康养发展的机遇下,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正当其时,但是,同时也面临着本地森林康养资源利用度低、专业人才不足等短板,其他地区的竞争、过度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等挑战。未来贵州省的森林康养发展需要紧扣乡村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充分挖掘利用森林康养资源、深度融合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强化森林康养专业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