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
——以那柯里村落为例

2021-11-27杨丽萍刘红梅

绿色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茶马风貌村落

杨丽萍,刘红梅

(普洱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1]。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后,农业部随之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系列行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指出,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农民美好生活的家园。延续乡村村落文化,挖掘乡村景观资源已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题特色,利用自身资源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环境,是发展乡村生态经济的重要举措[2~3]。探索乡村景观特色,挖掘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2 那柯里村落概况

那柯里位于普洱市宁洱县同心乡,距离宁洱县城16 km,普洱市区25 km。村落依山而建、沿着国道发展。全村共有近300人,是一个彝族、哈尼族、傣族、汉族等多民族杂居的村落。自2015年10月起,先后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列为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并在2019年7月28日,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4]。普洱那柯里村作为历史上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村落的发展与茶马古道有着密切联系,村落中遗留下的茶马文化痕迹诉说着茶马路上的故事,这些故事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特色,也为现今村落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5]。

3 那柯里村落景观资源

3.1 自然风景优美

那柯里村落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森林植被茂盛、溪水穿村而过,把村落一分为二,以桥连接,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村落格局。

3.2 乡土文化浓郁

那柯里村落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村中的房屋材质,家中庭院布局、重要的节点空间、道路铺装等都是就地取材,与周围环境极为和谐。

3.3 茶马文化古朴

那柯里作为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一个保存相对完整的重要驿站,遗留下了众多的茶马故事等,拥有深厚的普洱茶文化、马帮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村落周边拥有茶马古道遗址,村落内具有历史民族文化的老店、部分古老马灯、马饮水食槽以及当地的马帮菜等遗迹都在诉说着茶马路上的故事。

3.4 地域民族文化交融

那柯里村落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村落,但随着村落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形成了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村落民族风情,那柯里的民居临路而建仿土木结构杆栏式小楼、双坡顶、土木的材质与周围山水自然融合,村落建筑风格统一,形成了具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村落风貌。

3.5 产业文化多元

随着村落风貌建设、鲜明的景观特色为村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经济,进而也吸引了众多的文化产业驻村发展,如将当代艺术和茶马文化融合的独一无二的刀尖上的技艺:普洱绝版木刻,更是为当地旅游产业延伸提供了更为主要的特色支柱。

那柯里村具有的自然风光、乡土文化、茶马文化、地域民族文化、产业文化等为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落脚点,同时也为相似资源的村落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发展的趋势,村落的发展融入了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是符合新时代旅游文化体验,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趋势[6]。

4 那柯里村落发展中的问题

4.1 村落旅游资源单一

4.1.1 旅游服务不够完善

村落的发展依托茶马经济,过去是以茶马驿站为主为主马帮服务;而现今的发展是依托茶马经济,开发茶马旅游资源为众多的游客服务。产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服务更多人,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茶马文化。

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旅游需求格局也在发生巨大改变。更好的旅游服务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才是大众亲睐[7]。根据对那柯里村落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情况表明:到那柯里旅游停留的时间较短,与预期效果有很大区别;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不能满足游玩、观赏、消费、体验等多元化旅游需求等。

4.1.2 旅游体验活动较少

那柯里旅游活动体验项目较少只有骑马和真人CS野战营,游客参与性不强;据问卷调研显示:游客觉得没有能吸引长时间停留的地方、没有参与性、只具有观赏性,且观赏性不强、可游玩项目较少、体验感不强、众多的茶马文化更多的是以看为主,未能够真正融入到茶马文化中。

4.2 村落景观资源利用不足

4.2.1 水景观资源未利用

村落中水流资源丰富,且水质较好,但村落未利用水景观。河道的形状、深浅、河道两边的植物种植都没有进行设计。特别是河道两边的植物配置,没有打理,长势不好、枯枝落叶较多。

4.2.2 植物配置杂乱

那柯里村落周边植被丰富,尤其是乔木类树种较多,常年植被茂盛,但村落内部植被较少,未形成统一面貌,更多的是村民随意种植,村落中重要的公共空间既没有特色树树种点缀,也没有重要的植物景观。美丽乡村的建设应该不仅具有内外的文化内涵,更应该具有统一的风貌。

4.3 村落服务设施不完善

4.3.1 服务设施布置不合理

那柯里有许多基础服务设施不够健全,比如厕所,垃圾桶,指示牌的分布和数量较少、美观性差。如垃圾桶的布置没有符合服务半径的要求,部分区域人流量大但布置的数量少,人流量少的地方基本没有。厕所数量少,位置隐蔽且没有指引。

4.3.2 交通设施不完善

那柯里位于宁洱县南部,距离宁洱县城16 km,普洱市区25 km,交通工具可选择性不高,既没有班车,也没有公交车,大多数游客采取自驾游的方式。但因没有指定的停车位,乱停乱放严重,影响景区整体美观性。

5 村落发展策略建议

全国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系列行动,为那柯里村落发展、村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8,9]。依托乡村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是现今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对此提出以下发展策略建议。

5.1 深度挖掘乡村景观资源

乡村景观资源是村落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条件之一,旅游的兴起往往需要结合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来发展。挖掘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提升乡村旅游条件的必要因素,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能为乡村风貌的建设添加色彩,特色的人文景观则是村落地缘特色的主要内涵[10]。注重乡村风貌建设和乡村文化内涵是塑造村落特色的灵魂所在。

5.2 完善乡村旅游环境

完善的旅游环境是发展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保障,具有安全的旅游设施、完善的服务设施、以人为本的心灵体验是让游客不仅仅观赏美景,更是发自内心的享受生活的体验。结合村落环境,完善村落服务设施,既是满足村落自身的需求也是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良好的保障。

5.3 统一乡村风貌

统一乡村风貌既是从村落要素着手,乡村布局应因地制宜,乡村建筑风格应体现地域文化,村庄交通设施应考虑长远发展,乡村景观特色应体现乡土文化等形成乡村的独特风貌。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域特色、村落文化、自然风貌等形成各村风貌,一村一品才是村落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5.4 注重乡村产业发展

注重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深度挖掘乡村产业,延伸乡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注重乡村产业与地方特色、旅游产业结合,既可以带动更多人的就业,也能为乡村持续建设发展提供更多路径。

5.5 注重乡村内涵提升

乡村发展不仅仅是使村落外观风貌和谐统一,满足游人的视觉需求,更是要让游人寻得到乡愁、记得住乡愁,满足游人心灵的慰藉。当下开发建设的旅游村落较多,但因缺乏长远规划和村落文化理念,盲目发展,往往是千村一品,在发展中会逐渐散失村落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6 结语

历史的“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商品交换、“茶马互市”的商贸古道,也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的走廊,促进了沿线许多城镇的兴起和繁荣。随着时代的发展,推动古道繁荣的茶马贸易已经衰退。当前应注重乡村自身景观资源的挖掘、提升乡村发展内涵、完善乡村旅游环境、延伸乡村产业深度和宽度、探索新的发展方向[11],为众多具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乡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广的发展思路。

猜你喜欢

茶马风貌村落
旧貌温柔似故乡 茶马古道第一镇 鲁史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包裹的一切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穿越秘境而来的茶马古道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