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舞蹈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
2021-11-27谭纯
谭 纯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对中小学生成熟,对社会人际交往也有着较高心理需求,然而近年来的调查却显示,国内外的大学生普遍面临社交焦虑等心理问题,这让从事大学生教育的有关人员一度对此十分关注。在国内众多有关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方式中,舞蹈疗法的应用广泛,相关的研究也不够深入,但舞蹈疗法作为与音乐疗法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一种心理干预疗法,其在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其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而加强对舞蹈疗法的引入,探索适合于国内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舞蹈干预形式,对当前国内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缓解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概述
(一)社交焦虑概念界定
Casper在1846年报道出来的赤面恐怖可谓是对社交恐惧这一心理问题的最早发现;1903法国精神学家Janet首次尝试用“社交恐怖”“社会的恐怖症”来描述这一心理问题,并将其界定为神经衰弱的一种。1966年英国的精神病学家也从对病人的观察中发现了一组对社交具有焦虑心理的病人,直至1976年美国学者吉姆斯· 麦可克瑞斯肯(James Mc Croskey)提出社交恐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CA)这一概念,并将其解释为“一种与真实的或想象的他人交流时产生的个人恐惧或焦虑”,社交焦虑的概念才初步确定。社交焦虑一般表现为患者对各种现实或想象中的交流情境产生的焦虑、紧张、身体不适等症状,大多数时候对于社交活动采取回避行为来缓解内心的不适。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体验过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如面试或与陌生人交谈过程中的紧张、出汗,当众讲话时的舌头打结、身体发抖等,但这些情况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自我压制、克服,但那些高社交恐惧的人群就没办法通过自我调节来战胜这种焦虑心理[1]。他们通常会采取回避社交的行为来保护自己,但作为社会“动物”,人长时间不接触社交将会为自身的健康与人格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问题,因此对于社会上人们社交焦虑高发的问题,很多领域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与研究,共同对这类人群的病态心理形成干预。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社交场合及情景的出现让人们疲于应对,导致一部分人甚至产生了对于社交的抵触情绪。大学生人群产生社交焦虑的背景多出于他们对于自我认同的现状和对外界负面评价的恐惧。有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在社交焦虑方面要比以往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情况严重得多。大学环境轻松自由,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心理的延缓阶段,其有很多时间可对自身的发展进行探索,并在期间不断提升自我的认同水平。但如今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上不够独立,意志上也不够坚定,容易在大环境中随波逐流而没有坚持的目标和追求,大学阶段自我投入水平不高,导致自我认同形成的延迟。加上大学生离家后与家人沟通减少,就业等各种问题都需自行面对和选择,突然间增加的压力使其很容易陷入彷徨和恐惧之中,从而也会影响其对自我的认同。而当大学生自我认同不足时,就会在自我接纳的过程中产生偏差,在社交过程中也容易放大自己的缺陷而产生怀疑和焦虑的情绪,如担心自己不能为人留下好印象,担心受到负面评价等,这些都是令大学生产生社交焦虑的原因[2]。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加上社会对于大学生期待颇高,令很多大学生无法面对丝毫负面评价,这也间接导致了他们回避社交行为的形成。
二、舞蹈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有效干预
(一)舞蹈疗法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理
当前国内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方式主要有团体咨询方法、内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和沙盘疗法等,其中内观认知疗法是针对自我认同不足、惧怕否认评价、自我焦点注意偏差而展开的心理干预疗法;行为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对待学生个人评价不高,在社交中容易产生孤独感、羞怯感,进而采取回避行为的情形有着良好的干预效果,且延时效果明显;而在音乐疗法中,学生的交往主动性得到有效提高,对于社交的回避行为也有所缩减,对自我的接纳程度也有了良好的改观。舞蹈疗法虽然在国内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但其同时具备内观认知疗法、欣慰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的优势,可让大学生改善自我焦点关注的偏差情况,减少社交活动中的羞耻感,尤其团体舞蹈疗法的进行能够避免大学生在其中的孤独感,同时,舞蹈疗法与音乐的密切结合也能促进大学生自我接纳程度的提高。舞蹈疗法是通过舞蹈或动作的形式抒发个人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加强自身生理整合的过程,其干预心理疾病的原理在于运用人体的表情和动作帮助个人建立完整且独立的个人意识和帮助个人恢复正常的行为操作功能。且结合音乐,将音乐疗法的原理融入舞蹈疗法中,可令舞蹈疗法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其集自发性、娱乐性与创造性为一体的干预形式非常适合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3]。
(二)舞蹈疗法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实践
上海某高校曾对舞蹈疗法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情况进行了一组观察实验,实验征集了该高校内有社交焦虑问题的学生(IAS≥30),并排除了以下情况:(1)具有精神病性问题;(2)正在服用精神治疗类药物;(3)具有严重人格障碍,确保参与实验的学生都出自自愿后,将30名实验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且每组人数相同,男女比例一致。实验中,被分在实验组的学生接受了循序渐进的舞蹈治疗干预,旨在帮助学生慢慢建立信任的社交关系,并帮助其学会在过程中表达自我情绪,放松自身紧张感,提升自身感官和肢体的灵敏度;具体内容如下:(1)初次见面;通过干预者对社交焦虑与舞蹈在社交中作用的讲解,使实验组学生能够放松身心、感受身体的动作与情感的融合,并建立基本的团队契约。(2)增进信任;通过令实验组学生展开动作方面的自我表达,并开展信任盲行的游戏使学生们多角度理解他人及了解自己,以增进彼此间的信任。(3)提升感官灵敏度;通过开展舞蹈游戏让学生感受内在的感觉、体验并将其表达出来,以让学生在感知自己时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放松。(4)探索基础社交;通过构建舞蹈情景剧,让学生改变以往的社交思维模式,如“怕被拒绝”“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等,并借助绸子舞等舞蹈游戏重新建立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而蒙眼寻友一类的趣味互动游戏则可以让学生在探索自我与身体间关系同时逐步认识自己,并慢慢融入群体当中。(5)深化社交技巧;通过创建一些简单的配合游戏,如三人的镜像模仿和多人的皮筋舞等,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即兴互动中进行开放的自我探索,同时借助与他人间的律动配合,愉快地融入社交氛围,并以此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6)巩固社交经验;分组进行舞蹈表演,让学生在感官充分调动之下实现与组员间的合作,如此在增进良好团体关系构建的同时还能促进同组人多种方式的沟通与联接,从而令每个人激发出新的自我认知,进一步推动学生心灵成长。(7)学会释放压力;通过让学生随意舞动,使其陷入舞动的冥想,体悟动与静的平衡,追求进一步冲破压力及释放压力。(8)心得分享;在干预实验的最后部分,干预者留一半时间用作实验组学生的临别交流,另一半时间则安排学生讨论经历八个干预流程后彼此的变化,使他们建立社交自信,并能珍惜此段自己的付出和与大家共处的美好时光。而对照组的学生则不展开任何心理干预。在为期8周的实验中,实验组每周开启一次心理舞蹈疗法,实验结束后重新对两组学生进行焦虑心理测试,测试表明舞蹈疗法对社交焦虑学生干预效果良好。此次实验对舞蹈疗法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方法推广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但实验不足之处在于实验结束后没有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跟踪随访,所得出的舞蹈疗法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中的干预情况具有一定片面性,导致其分析结果缺乏一定深度。
(三)舞蹈疗法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作用分析
虽然当前国内的舞蹈疗法在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方面的实验仍不够成熟,但通过对之前实验的研究结果可知,舞蹈疗法在提高学生自尊、生活满意度方面还是十分有益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舞蹈可以舒缓社交焦虑学生的焦虑情绪。舞蹈作为一种能够愉悦人身心的艺术,个体在舞蹈练习中可在舒缓的音乐下释放自身的情绪,使自身在平和的心境中融入群体,并能够展开一些简单的社交互动,从而缓解社交焦虑学生在群体中紧张和不适等状态。而如扩张、旋转、跳跃等动作也能让焦虑的学生内心的紧张状态得以放松。(2)舞蹈可以帮助学生恢复其社交功能。由于舞蹈疗法都是在团体疏导环境下展开,相较单独的心理疏导,舞蹈疗法对学生的社交功能恢复更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舞蹈训练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肢体动作的配合还能得到相应的互动锻炼,减轻其社交焦虑的心理[4]。舞蹈疗法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空间很大,仍需要相关人员予以相应的关注和深入的开发,以为其广泛地推行起到促进作用。
三、结语
从美国的心理问题干预治疗的研究中不难看出,舞蹈疗法在缓解和治愈诸多心理疾病上都体现出积极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国内对于舞蹈疗法在心理问题的干预方面研究不够深入,相关的实践经验也不够充足,在舞蹈疗法应用到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方面仍比较欠缺。对于这一问题,相关教师应掌握舞蹈疗法在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中的应用原理,通过实践探索适用于大学生的舞蹈治疗策略,并让舞蹈治疗成为干预国内大学生社交焦虑状态的又一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