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探究
2021-11-27张冰岩
张冰岩
(西京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
一、高校“问题学生”的性质
高校“问题学生”在范围上主要是指在校大学生,包括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以及研究生群体的学生,在年龄上都是年满十八岁的成年人;在性质方面,“问题学生”和青少年犯罪不同,他们只是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质与同时代、同年龄段的人有较大区别,没有对社会形成负面影响。
在性质上,“问题学生”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首先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问题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过分美化大学生活,但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和想象存在巨大差别,造成心理失衡,产生失望情绪;其次是自我评价和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者过低,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而产生自卑和失落;第三是心理承受能力低。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受到一点挫折,不能很好地处理和面对,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甚至悲观失望的心理;第四种是缺乏自律能力。无法克制自己熬夜玩游戏、购物、暴饮暴食的冲动;第五是缺乏自我认知能力。不能认识自身的不足,听不进不同意见;第六是个性问题。例如过度内向或者外向,过度抑郁、暴躁、多疑。
高校“问题学生”在数量上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学生入学时状态良好,但经过一两学期环境的改变,使他们成为“问题学生”,有些入学有问题的,经过几年大学生活慢慢治愈,走向正常。
总体来看,高校“问题学生”大多是因为心理健康原因,只表现在日常行为方面,对学校影响较小,对社会构不成危害,只能使同班级、同宿舍的同学受影响。
二、高校“问题学生”的类型和表现
从高校“问题学生”的性质界定,可以将“问题学生”划分为以下类型。
(一)心理障碍型
心理障碍型的“问题学生”,主要是具有抑郁心理、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在行为上也有不同表现。抑郁心理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悲观情绪明显,对所有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没有激情、没有快乐,自我评价低,常常自责和内疚;容易出现失眠,严重的会有轻生和厌世感。
自卑心理有多种,有人是因为家庭穷困,在同学面前有严重的自卑感;也有人是能力有限,例如不善于与人交流,在能言善辩的同学面前有严重的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还有是因为自己个子矮小,外貌不漂亮而自卑。自卑心理严重的,常常采用自我封闭的方式,掩藏自己的自卑。
孤独心理主要表现为看问题片面,常常因为消极事件而影响了他对所有事件的看法,例如看到社会阴暗面,就认为世界上都是刻薄、自私的人,无法感受生活的美好。在生活中看问题不会置身他人立场,总是从自己角度出发。不对自己进行反省,但别人的缺点却被放大。认为世上的人际关系都是互相利用的利益关系,没有真正的朋友,也不会去主动交往。
(二)交往障碍型
交往障碍和心理障碍具有内在联系,表现为自卑型、孤独型、嫉妒型、报复型和异性交往障碍等。
自卑型交往障碍,主要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外貌不佳,被人看不起;或者认为自己出身不好,被人鄙视;或者认为自己能力不如别人,这类人都不愿主动与人交往,采用自闭方式,尽量避免与人接触。
孤独型交往障碍,主要是看问题片面,总觉得别人不是骗子就在利用自己,因此对交往采取冷漠态度,不愿意加入群体中,对集体活动没有兴趣。这类人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一旦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就容易陷入苦闷中,因为他们连倾诉对象也没有。
嫉妒型交往障碍,主要是在竞争中,对于比自己强的对手充满敌意,不愿意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嫉妒对象包括学习成绩、生活能力、经济能力甚至外貌比自己好的。有嫉妒心理的人,在遇到挫折时,常常不从自身找原因,将嫉妒对象视为破坏者。对嫉妒对象进行讽刺、背后诋毁等,这样的人别人也不愿意和他们交往。
异性交往障碍主要是男生,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总怀疑异性看不起自己,还主观认为所有女性都是爱慕虚荣的,自己穷,自己个子矮,所以女生不1会喜欢自己。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不会主动和女性说话。
(三)学业不佳型
学业不佳主要是缺乏学习动力,通常表现为自我否定、学业停滞、认知偏差。自我否定的人,总以为自己能力不足,无法提高自己,就这样自我放纵,导致成绩急剧下滑。因为成绩越来越差,他们索性停止努力。而这一切都源于认知偏差,他们错误地认为社会上不是凭真才实学,而是凭社会关系,学得好不如有关系。抱着这种想法,就更加没有学习动力。
(四)道德失范型
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失范、诚信道德失范、婚姻观畸形、伦理道德丧失、消费失当。
社会公德失范就是不顾及社会公德,我行我素。对社会现象美丑不分,一些消极的被人所齿的行为也要去模仿,明知道有一些事情发生后会被谴责,还要去做。例如赌博、虐待小动物等事件。诚信道德失范主要是缺乏诚信观念,例如考试作弊、论文造假、不履行协约。
婚恋观畸形,主要表现为违背传统婚恋伦理,将婚恋建立在获取利益方面,例如崇尚“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将嫁给有钱人、娶个有钱人作为婚恋标准,妄想利用自身的外貌优势来获取婚姻,用婚姻来获取幸福生活,缺少奋斗概念,也是缺少责任感的观念。
伦理道德丧失,就是违背我国传统的人伦道德,不想着去报答父母,却一味向父母索取;有些人因为虚荣心作祟,对外隐瞒自己家庭真相,明明父母是普通人,却谎称父母是干部。
消费失当主要表现为爱攀比,虚荣心强。在学校消费中不量力而行,采用网上贷款的形式来消费,结果还不了贷款,连累父母家庭。[1]
三、高校“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
高校“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原因。
(一)家庭原因
家庭原因形成的“问题学生”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家庭环境,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主要是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单亲家庭出生的学生,大多经济不宽裕,总是希望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这样容易形成焦虑、自闭等问题,总担心成绩不好,将来无法立足社会;一旦发现社会上有些人成功是因为社会关系和家庭因素,他们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导致学业不佳;他们自卑,主要是因为其他学生有幸福家庭,自己没有,为了避免被其他人同情自己,所以他们不愿意与他人主动交流;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父母一方生活,从小就在父亲或者母亲的抱怨声中长大,也容易形成恶意揣测别人的心理,认为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成为孤独型交往障碍症患者。形成交流障碍,也容易形成婚恋畸形。例如缺乏父爱的女生,喜欢找中年大叔做男友;从小随父亲生活的男生,喜欢找大姐姐型女友。
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容易形成两个极端:一个是非常自立型,他们肯吃苦,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另一个极端是非常自卑,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敢主动交流,形成自闭,也容易形成异性交往障碍。这种家庭出身的学生,也容易因为社会影响导致学业不佳。
家庭教育的原因主要是独生子女家庭,很多独生子女在家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家人都围着他们转。容易养成他们唯我独尊的个性,在学校也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家庭教育还有一个弊端,很多家庭奉行“夸奖教育”,孩子在家长眼里是最棒的。如果有错误,那也是客观原因。这样的教育容易使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独生子女从小基本是要啥有啥,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向父母索取的倾向,也容易养成爱攀比的性格,在消费上容易冲动,钱不够敢贷款消费。因此,“问题学生”中的伦理道德丧失和消费失当大多属于独生子女。
(二)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主要是社会上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影响,社会上对成功人士的定位是有钱,对读书的定位是成绩好,能考上名牌大学,忽视了对道德的要求。此外还有超前消费、成功不靠个人努力、依靠走捷径等观念,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障碍,他们没考上名牌大学,就认为自己无能;家庭收入低,就认为被人看不起。婚恋畸形也是社会价值取向形成的。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价值容易通过网络影响学生,例如“寒门难出贵子”的报道,就会影响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颜值即正义”的观念,常常导致个头不高、外貌不美的学生形成自卑心理。
(三)学校教育
我国政府一再强调要实行素质教育,但在实际运行中,应试教育一直存在。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价值观的教育以及生活教育。很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几乎与社会脱节,天天忙于做作业、上补习班,不懂得与人交流,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在家庭教育中,接受的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的教育,家庭教育中没有关于与人交流如何生活、理财、恋爱等内容,学校也缺乏这些内容。所以学生一旦离开家长的监管,进入高校,就会有茫然若失之感,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人,面对未来,就产生了“问题学生”。[2]
四、解决高校“问题学生”的方法途径
要解决当前高校存在的“问题学生”现象,首先需要高校重视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是课程开设来进行,心理教育需要针对性。其次是社会观念的影响,媒体要重视宣传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价值观取向应该以道德、能力、劳动光荣为主,不要片面去宣传创业成功的典型,这样容易误导学生认为普通劳动者都不算成功人士,使学生产生自卑焦虑感。第三是学校教育,要重视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与人相处方面的教育,还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第四是家庭教育,也要从生活技能和道德价值方面进行培养,多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从小具备自理能力,教会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3]
总之,“问题学生”的解决方式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