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选择及治理体系构建分析

2021-11-27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污染

辛 静

(泰安市生态环境局泰山分局,山东 泰安 271000)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恶化、自然资源匮乏等问题逐渐展现出来。在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污染和废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之一些重污染的工业企业逐渐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问题受到了严峻考验。但是,现行政府一元治理模式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探寻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积极构建治理体系迫在眉睫。

1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分析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主要可分为三种。

1.1 政府一元治理模式

在政府一元治理模式下,污染治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具备环境污染治理的所有权力,并承担全部责任。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其往往借助于法律文件、行政手段等。

1.2 市场一元治理模式

在市场一元治理模式下,将环境公共物品进行私有化,并赋予其市场主体环境治理的全部权力,并承担全部责任。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该模式往往借助于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

1.3 多元治理模式

多元治理模式,顾名思义即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等,对同一个环境治理目标进行合理化权责分配,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分工合作、协调治理[1]。根据参与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地位的不同,多元治理模式又可细分为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以及社会主导三种治理模式。

2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选择

2.1 政府一元治理模式短板

现阶段,政府一元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模式。在该模式下,若想使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有效进展,应当保证信息完全、政府监管能力强、零行政成本,但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较为偏僻,上述条件均存在一定弊端。同时,政府一元治理模式的短板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制定环境治理制度时,将农村和城市放在了同一体系下进行设计,忽略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特殊性;农村环境污染没有主体力量进行支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存在政策性倾斜;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和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存在矛盾,限制着农村环境治理措施的开展[2]。

2.2 市场一元治理模式缺陷

综合分析市场一元治理模式,该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即使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但农村经济的集体所有权是虚置的,且农村很多土地、水源的使用权归农户所有,将农户的污染责任落在集体上并不可行。其次,农村地区土壤、水源、大气等具有跨境转移特征,并不能进行私有化解决。最后在这一模式下,针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需要各村完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备,环境治理成本大,村集体无法承担。

2.3 多元治理模式优势

考虑到政府一元治理模式和市场一元治理模式的弊端,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上只能选择多元治理模式。首先,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污染愈发严重,对于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是杯水车薪,若要实现对农村环境的高效治理,应发挥政府、社会、企业等主体共同参与的优势,从而解决环境治理过程中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农村地区污染源分布广泛,需要借助农村基层自治主体,实现农村资源的减量化、无害化。通过政府指引、基层组织,促进农户多元互动,提升农民群众对环境治理的积极性[3]。最后,农民群众环保意识不强,在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有效介入下,应用先进技术,激发基层环境污染自治能力,不断提升农民的环境保护及治理意识。

3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系的构建分析

3.1 构建治理结构体系

治理结构体系主要由治理主体、主体权责以及主体间关系组成。

依据多元治理模式,环境污染治理主体包括政府、村民、村集体、社会群体、环保技术服务机构、环保产品生产企业等多元化主体。

各治理主体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政府主体权责包括,针对各参与主体制定规范文件,明确环境治理规则;制定农村环境治理目标及规划;借助法律、行政手段强化污染治理管制;针对符合条件的地区,投资建设环境污染治理设备;创建环境污染治理平台,对各主体环境治理情况进行公开,加强主体间合作等,并承担辖区范围内环境污染突发事件责任。村委会权责主要包括,代表村集体签订环境治理合作协议;协助政府落实环境治理的制度法规;管理治理资金,保证环境治理设备与村情相符;完善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方案,并承担环境污染突发事件责任。村民及村集体则承担环境违法行为、违反合作治理协议行为等责任[4]。

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根据情况不同,各主体存在上下级的管理关系,同时也存在权力平等的协商关系。

3.2 构建治理制度体系

通过构建治理制度体系,能够有效解决治理结构不能有效运转的问题。首先,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制度,比如,结合农村环境治理现状,完善《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修正村委会组织法;结合资源与环境情况完善环境资源保护教育法;完善环境污染治理风险管理制度和纠纷解决制度等。其次,完善农村污染治理激励机制,包括环境治理表现出色的物质奖励及表彰、基层自治评价机制以及举报机制等。最后,完善农村污染治理协作机制,借此实现跨区域执法、主体间的信息沟通以及协作解决环境治理纠纷等。

3.3 构建治理方法体系

构建完善的治理方法体系,能够通过多方面手段解决环境治理问题。其一,法律手段,将农村环境治理方法和治理体系上升至法律高度,实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其二,行政手段,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强行政指导,实现软法治理。其三,经济手段,为采取环境治理措施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政策,通过财政拨款、村集体筹款等方式筹集资金以治理环境。其四,道德手段,通过道德约束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加以规范。最后,教育手段,借此提升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并在资金上支持环境教育行为。

4 结语

总之,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应当首选多元治理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完善的环境污染治理体系,从而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污染
“互联网+”时代环境污染治理转型发展分析与思考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