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模式在职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7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职校职业院校

徐 敏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161)

0 引言

机械制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严谨性,要求学生能自主、正确查阅工程手册,具备技术制图能力,能合理选用相应的标准参数,正确识图以及绘制机械图、零件图等。需要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理论制图知识并熟练掌握实践技能。但目前职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与实践操作环境。将学徒制教学理念与模式引进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以企业产业发展为依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集合、利用企业与学校各项有用资源为学生搭建学习实践平台,实现对人才的订单式培养。

1 现代学徒制模式优势分析

首先,明确教育培养目标。职业院校主要是为企业与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学徒制教学模式则是一种典型的企业与职校合作式教学模式。在运用学徒制教学模式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时,职校会更清楚、全面地掌握企业用人要求,制定更明确、更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现人才精准对接[1]。

其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与更广阔的平台。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将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培训进行有机结合,职校与企业共同发力,最终实现对复合型人才的共同培育与跨界教育。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将职业教育制度与劳动就业制度有机结合,让教育模式更加完善,教育方案更为科学可行。在将学徒制教学模式引进机械制图教学后,学生会有更多上岗实践机会,学生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对机械制图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融会贯通。

最后,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能让因材施教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职校与企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具体用人需求制定教学方案,调整教学计划。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学生会以学徒的身份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中,使其不断积累工作经验,逐步完成“1+X”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

2 策略

2.1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意识引领行为,理念决定行动。要想促进职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就必须对人才培养理念进行优化创新。职校要能根据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特征特点与实施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发展需求对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做出一定调整与转变。当前,职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为2年学校理论学习加1年企业实习。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虽有一定可取性、可行性,但是也存在培训内容重复、培训时间短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职校应当积极顺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工学结合”的政策导向,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专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有效引进机械制图教学中,丰富人才培养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提升。根据当前企业以及社会对该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职校应创建“学校+企业”的一体化育人机制,按照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特征特点搭建两者间的合作平台,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实践操作能力相关培养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专业知识与技能[2]。

2.2 重构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职业院校可根据国家有关要求,根据企业与社会用人要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长效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具体来说,在当前背景下,职业院校已经不能将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应考能力作为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标准,院校必须正确认识到该专业学生在离校及就业后需要面临的问题以及所需具备的技能,考虑到学生在专业发展道路上素质素养、协调能力以及抗压能力的重要性,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培养学生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长远发展潜力[3]。

2.3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院校主要责任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机械制图学科的课程建设标准与目的也应当与此相一致。针对该专业学生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表现出的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技能不足、职业素养缺失、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职业院校必须依据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结合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完善,从根本上提升该专业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提升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岗工作能力以及职业修养等,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打好基础,同时也为企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具体来说,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职业院校可立足该专业学生实际的专业基础与认知规律、认知结构,结合学校培养目标,遵从循序渐进原则来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形式以及课程数量,以此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在设置教学课程时,应严格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多元化原则、操作性原则。保证专业课程符合社会发展、行业、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让学生接受到优质教育。此外,职业院校机械制图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素养与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推动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4]。

2.4 做好教学设计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结合机械制图特征、学生现状以及教学要求等做好课程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课堂设计包含多项内容,如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案例取舍、教学资源筛选、教学流程设计以及互动方式选择等。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设计出比较合理的现代学徒制教学课堂,以保证最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主导性,坚持教师学生双主体地位,采取有效措施让教与学相互作用,互相协调。教师可通过有效的提问、合理的案例、及时的指导促进学生思维转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提供行业案例、企业项目等尽可能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讨论、多探究,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与技能有更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及掌握[5]。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理念先进,优势显著,十分适用于职校机械制图教学。在职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合理运用学徒制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校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精准对接。在当前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优化与推广应用,让职校机械制图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职校职业院校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的职校我的梦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