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乡镇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方法和思路
2021-11-27杨文康
杨文康
(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州 510310)
0 引言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生态环境问题日渐严重,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交通行业的碳排放占总排放的27%,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1]。新能源汽车具有实现零排放、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等优势,未来将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而乡镇作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要市场,为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乡镇的推广进程,文章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在乡镇推广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和研究。
1 新能源汽车概述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汽车燃料作为动力源,运用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原理先进的汽车。尽管新能源汽车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较大优势,并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仍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有着不同的着重方向,现阶段较为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如下。
1.1 混合动力汽车(HEV)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储能器、能源或转换器作为驱动能源(热动力源、电动力源等),其中至少有一种能够提供电能的车辆称为混合动力汽车。混合驱动的汽车优势明显,在蓄电池安全性以及动力续航等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混合动力电池一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混合驱动减少了燃料能源的消耗,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公路行驶可以仅使用电能驱动,减少能耗。相比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能够提供更大的动力以及避免冬天不能取暖等问题,但是由于混合动力汽车繁琐的生产流程,也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1.2 纯电动汽车(BEV)
纯电动汽车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纯电动汽车的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发展也逐渐成熟,但在行驶过程中仍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电动汽车的电池自燃事故、刹车失灵,以及蓄电池的电能储备不足等问题,在电池更换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摩擦问题,而且由于蓄电池的价格较昂贵,所以纯电动汽车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效果不佳,新能源电池的性能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用车体验。
1.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燃料电池是利用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电池中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应用这种动力作为驱动的汽车称之为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车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新能源汽车,其电池燃料化学反应的产物是清洁的,是符合实现零排放要求的,是符合碳中和目标的。燃料电池汽车相对于传统的燃油汽车,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由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制造价格昂贵,而且电池以及燃料的高成本等各种经济因素限制了其推广和使用。
2 新能源汽车在乡镇推广的必要性
近些年,由于我国的乡镇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电动化的车辆在乡镇市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乡镇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需求增加,乡镇农村居民进入到了小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从而成为了潜在的新车消费群体,乡镇群体的汽车消费将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满足乡镇居民日常出行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已经达到客户的消费水平接受范围内,乡镇道路在近些年得到了大力改善,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设施支持。另外,与城市拥挤不同的是,在乡镇,大多家庭都具有宽阔的停车条件以及足够的区域为充电桩建设做支持,在自家充电,方便又经济,未来新能源汽车乡镇具有巨大的市场。
3 新能源汽车推广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在推广过程中,被群众接受的程度不高,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其相关电池以及汽车的制造技术水平不高,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问题,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备建设问题,充换电站基础设施建设慢,大约40%的用户没有专属充电桩,存在电池、刹车等安全问题等[2]。同时,乡镇的网络建设不健全,需要加强网络设施建设。
4 新能源汽车推广策略
新能源汽车在乡镇的发展需要加大推广力度,主要以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安全以及使用成本低、驾驶乘坐体验良好、维护保养经济方便等优点为宣传重点,为新能源的推广创建良好的宣传环境。推广的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新能源汽车质量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在节能便利的背后仍存在各种问题,影响着乘坐以及驾驶体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自燃、刹车失灵等事件都对人们的人身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以及发展产生了阻碍。如果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安全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那么即使拥有再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也不能激发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因此需要技术研究人员进一步展开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工作,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进行更深度的设计以及安全测试,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出现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研究改善,保证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安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乡镇居民在选购车辆时不仅注重车辆的价格是否便宜,更关注产品是否耐用。
4.2 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服务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离不开充电设施的支持,政府、企业需要加快乡镇充电设施建设进度,对家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另外,蓄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核心,企业需要向用户提供质量保障服务,增加线下新能源汽车维修点,提供蓄电池更换等服务,方便乡镇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让乡镇居民们没有汽车维修的顾虑。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日常保养方法,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乡镇汽车市场与城市不同,乡镇居民更倾向于安全可靠、配置丰富、空间大小合适、性价比高的车型,在推广时应选取符合这些要求的车型进行宣传。乡镇产品服务体系不健全,需要及时提供产品售后服务。加强乡镇网络建设,健全的配套充电设施、通畅平整的道路、优质的维护保养服务都能激发乡镇居民的购车安全感,增强选车欲望,加快新能源汽车的乡镇推广进程。
4.3 政策支持
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加快了我国绿色交通的建设,政府需要制定相关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以及经济补助,对乡镇新能源汽车用户给予相关经济上的补贴,鼓励汽车企业未来的研发重点集中到新能源汽车上,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3]。在乡镇推广新能源汽车时,可以通过指定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务用车等,以此起到带头作用,为乡村居民起到表率作用,并针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关企业进行反馈,实行补贴政策,增加配套设施的建设。另外,需要针对后期新能源汽车的保养维护进行经济补贴。由于不同乡镇气候、人文、环保意识以及发展程度不同,需要结合“三农”,联合企业推广适合当地的新能源汽车。
5 总结
新能源在乡镇的推广能够促进乡镇居民的出行方式升级,加快“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加快乡镇新能源汽车推广进度的同时,需要针对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制造成本高、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进行技术研究,问题得到解决后,将大大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乡镇的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