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思考和建议
2021-11-27方春华
方春华
(休宁县东临溪镇为民服务中心,安徽 休宁 245411)
0 引言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突出地位。新时期,我国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农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国家对于基层农机购置的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模式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发生了变化。当前农机购置补贴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推广与运用效率,还应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设备购置补贴能力,为农业提供更优质服务,使更多种植人员有效应用农业机械设备,提高生产力。
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作用
1.1 调动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
新型农机具的优势明显,具备高效、节能等优势,同之前传统的农机具相比,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效节约了能源,解决了农业生产中传统农机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当前很多农民充分意识到新农机的应用优势,具备购买意愿,但是面对价格,却望而却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变了该现状,激发农民的购买热情,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拉动了农机消费,为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1.2 加快农机化的进程
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与引导下,各地区的农业机械保有量都在不断的提高,配套农机具获得了飞速发展,农作物种植、收割等关键环节实现机械化生产,农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1.3 提高农业生产力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更多新型农业机械获得了良好的推广与运用,农机作业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得以提升,对于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进一步提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另外,机械化生产能够显著降低天气等因素对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1.4 促进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
补贴政策的实施需要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当前政策的实施促进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更多从事农机服务的产业出现,农机合作社数量越来越多。各地区的农机合作组织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为农业生产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1.5 解放劳动力
当前很多农村地区存在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的现状,这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机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作业效率不断提高,对于人力生产的依赖性越来越小,有效的解放了劳动力,解决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实现农民收入增加。
2 存在的问题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很多种植户对于政策不够熟悉,对于自身想要购入的农机所对应的补贴政策理解不到位,影响种植户的购买欲望。
农机具的种类很多,但是适用补贴的农机具比较少,补贴的农机具范围小,很多适合自身区域耕作的农机具没有补贴或是补贴力度小。很多农民需要的大型农机设备价格高,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对于农民来说,农机价格依然偏高。新型农机对农民的操作技术提出更高要求,部分农民对于农机的操作技术有待提升[2]。
部分农机质量难以获得保障,售后服务存在问题。很多区域的农机存在过度使用的现状,农机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都受到不利影响,缺乏专业的维修点与售后服务点,不利于相关政策的落实。
3 工作建议
3.1 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
为进一步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作用,应落实好宣传工作,采取多种有效途径,保证种植户及时了解补贴政策。首先,可深入到各种植区,利用广播、宣传单分发与张贴的途径,保证种植户及时了解政策。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利用电视、网络等传播途径进行宣传。信息技术的应用,强化了宣传效果,种植户能够通过新媒体,及时了解到各种新农机设备的优势以及相应的购置补贴政策,这样有助于落实好宣传工作,提高农机购买欲望和购买力,引导种植户进行农机购置,并且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3.2 扩大补贴范围
新时期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在农机科学领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作物种植广泛且分散的情况,补贴工作仍面临着较大难度,工作进行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不同区域其种植工作进行时所需要补贴的农机类型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实际,落实好农机补贴的发放工作。结合农业机械补贴范围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得更多需要农业机械设备的种植户能够买到自己需要的农机,提高农机的利用率[3]。
3.3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
当前需要在国家宏观层面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补贴基层农户,进一步减轻种植户的购机压力。各级政府应深入基层,对区域农业生产情况做好考察监督,明确各自区域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机械应用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补贴工作。对于重点推广的农业机械需要落实好推广工作,使得区域内的农业机械生产工作稳定发展,将补贴资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积极探究补贴资金利用模式,实现科学补贴、助力农业发展的目的。
3.4 做好农业机械使用的培训
对于很多种植户来说,没有选择去购买农机,有时同其对于农机的操作比较陌生有关。为促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落实,当前应该注意做好农业机械使用的培训工作,使种植户能够及时掌握新型农机操作技巧,对于农机一定要保证种植户持证操作,这样有助于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与规范性,保证农机使用安全性。
3.5 提高补贴对象的申请门槛,做好后续跟踪管理
虽然当前农机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为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与补贴效果发挥到最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补助发放工作过程中,应该落实好分类检查工作。结合现阶段的规章制度,职能部门需筛选出合适的用户进行补贴。申请补贴的种植户应该提供相应的证明、说明,具体包括种植规模、作物种类、所需农机类型等,才可以进行资金发放。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落实后续跟踪追查工作,对种植户的购置情况予以明确,保证补贴资金真正发挥出相应作用[4]。
3.6 加强对农业补贴机制的后期监督
为落实好政策,优化农机的使用质量,国家政策逐渐放宽,更多种植户都享受到了补贴与帮助,购入了自己所需要的农机。但是当前在售后服务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农机后期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未能较好的落实下去,农机出现故障,很多种植户难以进行维修,同时不知如何寻求帮助,这是制约种植户使用农机的重要问题。同时制假售假的情况依然存在,还存在虚假营销的情况,过分夸大农机的作用,导致很多农户难以较好的选择农机,制约了种植户的使用积极性,售后问题以及落实好监督工作都是后期相关职能部门亟待完善的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三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新时期,为进一步做好农机设备的全面应用,还需做好推广工作,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