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21-11-27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污染生态发展

邵 平

(天水市生态环境局秦安分局,甘肃 天水 741600)

对于城市而言,若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将会使城市内部生态系统受到影响,从而限制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为此,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就要对此有所关注,有效平衡。

1 加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对城市发展来说,生态环境是自身依赖的基本条件。但是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注重环保工作,并时刻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使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更为合理,促使资源利用变得更高效,进而推动城市持续进步。

2 城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不足

2.1 对流域水文的影响

对城市来说,生态水环境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水体区域、排水系统以及绿化条件等。这其中,排水系统出现的问题造成的影响最大。之所以会有这一情况主要包括三方面原因[1]。

其一,城市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原本流域水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究其原因便是不透水的面积一直在持续提升,从而使得暴雨以及洪灾出现的概率有所增加。

其二,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资源开发,这自然会对天然地表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使得地表部分的糙率变得越来越低。另外,长期开发还会导致部分地区的排水系统发生变化,呈现出管网化的特点,继而使内涝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其三,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粗放扩张的情况,就会使流域本身的排水格局发生一定的改变。而且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占用原本河流和湖泊自身空间的状况,从而使其原有的调蓄能力有所下滑。长此以往,内涝问题就会出现。即便城市已经设置了排水系统,但很难发挥作用,进而影响了城市的未来发展。

2.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基于相关研究可以得知,在汽车排放的尾气里面包含了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占比最高的便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如果人们长期将其吸入到身体中,很容易产生头晕、恶心的情况,对个人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从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城市中的空气污染原因发生了改变,由早期的燃煤污染逐步过渡为混合污染,也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机动车尾气的污染。如此一来,污染问题就会变得更为严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2.3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在城市生态系统里面,土壤条件一直都是极为重要的部分,能够给城市的未来发展在生态层面提供服务效果。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使得土壤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无论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还是自身的生态表现,都有着明显的改变。这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部分便是土壤的覆盖面积,逐步被工业建筑所替代,原本有着多种不同类型的土壤,现如今几乎已经全部变成了硬化马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本身的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定改变,多样性下降,进而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2.4 噪声污染和光污染

伴随城市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人口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城市里的大型项目越来越多。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产生了噪声污染,并随之带来了一些其他类型的污染。尽管我国各个地区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比如对汽车的鸣笛予以限制,对工地的具体工作时间进行调整等,但噪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经常会有扰民事件发生。不仅如此,城市里的高层建筑鳞次栉比,许多楼房外部会利用玻璃幕墙为外部墙体。从外部来看极为平整,有着很高的美观度,但却造成了光污染。当有路人经过时,很容易因为反光造成眩晕,影响个人健康[2]。

2.5 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对城市本身的生态系统来说,空间一直都是核心载体部分。现如今,绝大多数城市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采用“摊大饼”的形式,没有任何规划,盲目扩张,这不仅会使交通拥堵问题变得极为严重,还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污染。从目前来看,城市主要依靠规模进行发展,尽管容量有所扩大,但却忽视了发展质量,使资源环境的压力剧增,久而久之,城市的环境负荷便会持续增加,导致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调整彼此变得不和谐。

3 加强城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3.1 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

针对“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予以有效渗透,以此调整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专门打造一个特有的水环境系统。在这一过程中,理应时刻贯彻生态优先的基础原则,将自然方法与人工措施整合在一起,在保证排水和防涝不会有任何危险的情况下,对城市内部的雨水予以存储,并逐步完成渗透和净化工作,以此使这些资源能够得到二次利用。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以及水生态等。对于城市的建设,水文调整以及生态发展方面的综合关系极为重视,并以此来实现水文调整的目标。长此以往,城市内部的水环境才会得到全面改善,进而推动城市不断进步。

3.2 做好大气污染控制

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车辆的数量正在持续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而在城市的周边区域,还会建设大量工厂,每日都在排放废气,这些都对大气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这就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案,以此建立一个全新的长效控制机制。还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在制度中加入污染总量控制、排放管理、污染防治以及损害赔偿等内容。同时还要提前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预防方案。此外,还需要积极贯彻绿色出行理念,让全民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依靠个人行动共同参与到环保之中。诸如减少私家车的行驶次数,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通过长期的努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3]。

3.3 完善土壤生态保护机制

土壤一直都是极为重要的资源,与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着直接联系,甚至可以看作是城市生态中最基础的部分。因此需要做好城市建设的研究工作,把握其对于土壤的质量条件、生态服务可能带来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各类土壤环境予以分析,加强质量调查,并做好风险评估,以防城市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此外,还要对各地区土壤本身的特点和质量水平予以长期监测,为未来管理工作的开展创设优良基础。不仅如此,当前还要尽可能增强土壤自身的服务水平,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中的负面生态效益起到缓解作用。如此一来,广大城市居民的个人健康才能得到保障,同时还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要求。

3.4 改进空间发展形势

现如今,城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整体规模也在扩大,从而给城市的空间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甚至对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破坏。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对城市空间部分予以全面发展,从而能够确保原有的生态系统得到改善。目前来看,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针对现有的资源环境,把握其承载力要素,通过优化和重组不仅使整体布局得到改变,更让城市现有的发展形势有所转变。同时,城市空间中潜藏的各类生态价值也都能被挖掘出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未来,还要在渗透空间拓展部分持续探索,寻找更具合理性的方式,进而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水平能够达标。

3.5 引导公众共同参与

对于城市生态来说,通常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诸如生产活动、居民生活等。因此,为了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引导广大群众一同参与进来。除了需要公众一同展开建设外,还要在法规政策层面展开优化和调整,进而实现共同参与和共同建设的新格局。另外,宣传工作同样非常重要,通过网络媒体的方式,向广大群众传递信息,以此强化公众的参与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所在,进而能够一同投入其中,推动城市持续发展[4]。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生态系统建设中涉及的因素有很多,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及时调整,深入研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污染生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