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紫锥菊
2021-11-27安泗洪
安泗洪
重庆花卉种植中心
紫锥菊是野生花卉的一种,由于花姿好看而被人们栽种,下面介绍关于紫锥菊繁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1 育苗
1.1 育苗地
紫锥菊具有一定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的能力,但在水分过于充足的情况下,积水容易导致紫锥菊根腐烂。在进行育苗地选择时,应选择较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1.2 苗床
在准备苗床时,应施足厩肥、腐熟肥等多种有机肥;床面应长约1.5米,宽约15米;高床育苗,土层深约30厘米,每床约为600千克。
1.3 种子处理
将种子进行12周的低温处理,播种前,在36~42℃的温水中进行2~3小时的催芽。每亩播种量约250克,用湿沙搅拌均匀。
1.4 播种后覆膜
在每年4、9、10月进行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播撒在苗床上,并覆盖约0.5厘米厚的过筛细土,保持苗床一直处于覆膜湿润的状态。
1.5 播种后的管理
紫锥菊播种后的发芽时间为1~2周。在播种之后应根据天气状况浇水,否则发芽时间将会延长,还会降低发芽率,对栽培成效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1.6 移栽前炼苗
为了使秧苗在移栽后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缩短缓苗期,应在移栽前进行炼苗。一般情况下,炼苗时间5~7天,应选择有3~4片真叶、根系完整、没有病虫害、生长良好的幼苗进行移栽。
2 大田栽培
2.1 土地选择
紫锥菊不耐涝,稍耐旱、耐阴,喜湿润。根据紫锥菊的特性,在进行栽培园选择时,应该选择不积水、土壤疏松深厚、较为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缓坡或者平地。
2.2 整地标准
对栽培园土地进行处理时,南方应整理苗床栽植,苗床宽约110厘米,沟宽约30厘米,按照60厘米的宽度开沟,要求排水流畅,整理之后的土地床面泥土细碎、平整,并且在大田移栽前必须施足量的基肥。
2.3 大田移栽
大田移栽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移栽的距离约为35厘米×20厘米,以每穴一株苗为佳。在进行移栽的过程中,需要带土移栽,以保护根系,可施以适量有机肥。在移栽时,不能将幼苗直接栽种在肥料的正上方。如果移栽后无雨,应保证在3天内每天浇水一次。
2.4 施肥除草
大田除草一般以人工为主,可以选择使用小锄头对其松土,在保障土地水分充足的同时除去杂草。
紫锥菊前期生长缓慢,中后期长势良好,所以在生长前期应该保证氮肥的及时补充,在生长中后期则只需要补充磷钾肥。在施肥时,应将肥料浇在紫锥菊苗的边缘,并且注意排水,以免出现积水。
2.5 防治病虫害
2.5.1 黄叶病 染病植株较矮,呈透明状,叶色发黄、失去紫色,花开后为畸形。一般来说,在紫锥菊生长的第二、第三年易患黄叶病,但植株在第一年感染之后,往往在第二年才会出现症状,在发现症状后应及时拔出病株并进行消毒处理。
2.5.2 枯萎病 患枯萎病的紫锥菊芦头处或根部会首先腐烂,逐渐整株枯萎。枯萎病主要是由于害虫对紫锥菊根部进行啃食引起的。
2.6 采收
紫锥菊全草可入药,每年根据地区和气候的实际情况,在花期(7月上旬、入秋前)采收1~2次,应尽量在叶片和茎秆没有变黄前进行采收并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