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无性系茶栽培技术

2021-11-27房中文孙中军柳桂香刘波杨克俊宋春燕

落叶果树 2021年4期
关键词:行间茶苗病虫

房中文,孙中军,柳桂香,刘波,杨克俊,宋春燕

(1.山东省诸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果茶站,山东诸城 262200;2.山东省诸城市桃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诸城 262200;3.山东省诸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山东诸城 262200;4.青岛市崂山区农业农村局,山东青岛 266061)

中国北方茶树长期以种子苗栽培为主,随着茶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无性系茶树逐渐引进栽植。无性系茶性状稳定、品质好、效益高。诸城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无性系茶已发展到1 333 hm2(20 000亩)。无性系茶栽培对土壤、水肥等条件要求高,掌握和推广好无性系茶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1 高标准建园

1.1 品种选择

无性系茶树根系为须根系,吸收能力弱,生长慢,耐寒性、耐旱性差。这是北方建园栽培茶首要考虑的问题。从近几年由全国各地引进的茶苗栽培表现看,引进地距本地距离越近的无性系茶苗适应性越强、成活率越高、越能安全越冬。如中茶108、龙井长叶、茂绿、金观音、福鼎大白、龙井43、梅占等品种。

1.2 园址选择与整地

根据无性系茶的特性,建园要选择水浇条件好、土层深厚,土壤pH值4.5~6.5,背风向阳、无环境污染的地块。深翻整平,每666.7 m2施用腐熟的土杂肥3 000~5 000kg、磷肥50~100 kg,保证茶树长势健壮。

1.3 茶苗栽植

无性系茶苗宜3月上旬到3月底栽植。

1.3.1 茶苗准备 最好用穴盘苗,缓苗快、成活率高。若用南方圃地茶苗,从起苗、运输、栽植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要求,间隔时间越短越好。起苗前苗圃地浇1遍水,起苗全根带土,100株一小扎,50小扎一大捆,根部蘸泥浆,用编织带包好。茶苗运输过程中,车厢内要透气,防止茶苗自身呼吸积聚的温度过高对茶苗的损伤。运达目的地后整捆茶苗根部用水浸泡24 h,水中添加杀菌剂、生根剂等,保证茶苗高的成活率。

1.3.2 茶苗栽植 在平整好的地块上起垄,垄宽60 cm、高20 cm,垄距1.5 m。每垄栽植2行,行距30 cm,穴(株)距25 cm,每穴茶苗2株,每666.7 m2栽植6 500~7 000株。在行中心线开宽30 cm、深15 cm的沟,保留茶苗带有的原有土壤一起入沟,每穴2株要分开栽植,保持根系舒展,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填土固定,栽植深度以超过原埋植深度2~3 cm为宜,最后压实。茶苗定干剪留高度25~30 cm。

1.3.3 茶苗遮阴 茶耐阴不耐直射光照,为保证茶苗的成活率,茶苗要进行遮阴,采用遮阳网或套种高秆作物。新建茶园前3年小茶树期建议套种玉米,能遮阴又透气透光,不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还能增加一部分收入。玉米收获后,不用清除秸秆,冬天能起到防护林的作用,来年玉米播种前,清理秸秆覆在茶行间,起到覆草的作用。

1.3.4 行间覆草 用小麦、玉米等秸秆覆盖茶垄,能起到保水保湿防干旱,增加土壤有机质,抑制杂草生长,降低除草成本的作用。

2 栽植后管理

及时浇水。水分管理是无性系茶园第1年管理的关键,栽植水要浇透,以后根据墒情浇水,既要保证茶苗的正常水分供应,又不能因浇水太勤而导致土壤透气性不好造成茶苗烂根。

及时施肥。茶树可于每年的3月和10月进行2次施肥,用土杂肥、商品有机肥、适量化肥混合施入。每次每666.7 m2施用腐熟的土杂肥3 000 kg,商品有机肥500 kg,适量化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 kg),用开沟机距离茶树基部15 cm处开沟施入。

草害治理。茶园杂草治理做好四个结合:杂草治理与遮阴相结合,1~3年茶园适当保留根系弱的青草为茶叶遮阴(如马唐草、莎草等)、保持地表土壤湿润不板结。及时清除根系发达与茶苗争水争肥的杂草(如稗子、反枝苋等);杂草治理与松土相结合,分别于采春茶(谷雨)前后、采夏茶(夏至)后进行茶园浅耕,深度7~10 cm,于白露节气前后进行茶园深耕,深度20~25 cm;杂草治理与增加有机质相结合,茶园行间铺草,厚10~15 cm,能抑制杂草生长,草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杂草治理与生态相结合,茶园行间种植根系弱的毛叶苕子(长柔毛野豌豆),很容易盖满地面,第1年秋后种植,以后自行种子繁育,一年播种多年受益,可抑制其他杂草生长,还可以转移害虫,减少茶危害和农药投入。

3 病虫害防治

生态茶园病虫害防治的要领是“防重于治,综合防治”。

①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强茶树树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保证茶树生长健壮。一是松土除草。冬耕将在表土中越冬的病虫深埋入土,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夏季伏耕,使土中病虫在高温暴晒下死亡。二是修剪(或采摘),可直接去除危害芽梢嫩叶的病虫。如白星病、芽枯病、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病虫。剪除病虫芽后要立即对剪刀进行杀菌消毒。三是合理施肥,推广配方施肥,控氮肥、增磷、钾肥,开沟深施有机肥。②物理防治,主要有人工捕杀(如人工摘除潜叶蝇叶片或蓑蛾的虫袋等)、振落捕杀(如茶丽纹象甲、金龟子等假死害虫)、杀虫灯诱杀(如茶蚜、蓟马、茶毛虫蛾等)、粘虫板诱杀(如茶蚜、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食饵诱杀等(如食心虫、卷叶蛾等)。③生物防治。以虫治虫,如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可防治茶蚜虫、叶螨、飞虱、茶毛虫等; 推广生物农药,针对绝大部分茶园害虫为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叶螨类、黑刺粉虱等,可采用天王星、印楝素、鱼藤酮、绿晶等生物农药对症防治。④化学防治。化学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必须注意根据病虫害的情况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安全的药剂对症下药,常用药物有吡虫啉、克螨特、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等。所选用的农药品种必须取得农业部正式登记。绝对不用禁用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乙酰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三氯杀螨醇等。

4 越冬防护

北方茶树要经受3年一小冻,5年一大冻,10年一毁灭性冻害的考验,必须做好越冬防护。茶农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理防护措施。

①扣暖式大棚。茶树越冬有保障,春茶上市早,一般在3月初开始采茶,每666.7 m2的大棚茶鲜叶收入3万元左右,但一次性投入成本高。②搭扣小拱棚。这是幼龄茶园越冬防护的理想方法,投资少、简易、经济实惠。大雪节气前扣棚。用竹片搭弓形膜,覆上塑料薄膜。通常一个棚扣2垄茶树,可比露地茶早上市15 d左右,每666.7 m2的鲜茶收入1.5万元左右。但小拱棚易受太阳灼伤,扣小拱棚前浇越冬水可稳定棚内温度,棚内温度高于40 ℃要及时放风,避免灼伤叶片。③培土越冬。适宜于1~2年幼龄茶树,在小雪至大雪节气期间,多培干土和沙土,少培湿土和粘土,保持土壤透气度,露出树梢,避免枝叶捂腐烂。培土和翌年早春扒土都要分2次进行。④建屏风障。茶园周边植树形成屏风障,可用侧柏、松树等,对茶叶迎风口处,用树木、作物秸秆等搭建临时屏风障,来年开春后撤离。⑤行间覆草、覆膜。茶树行间覆草或覆膜或覆草加覆膜,投入少、易操作,但保温效果差些,温度低于-12 ℃时,茶树易受冻害。

猜你喜欢

行间茶苗病虫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行间生草模式对阜城梨栽植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参观2018书刋国博会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脚背上有两个消气穴
如何保证无性系茶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