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路径探究
2021-11-27王琳马爽
王琳 马爽
(1.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2.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2)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在高校中具有高学历背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党外人士,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国家鼓励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着力培养高端人才的促动下,高校很多党外知识分子都在其他发达国家接受过本科、硕士或博士教育;但技术方面的发达并不一定代表其他国家与我国的意识形态相同,由此便引发了另一方面的问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虽然有着较硬的技术能力、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但在其于国外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或在工作后频繁的出国交流学习中可能会受到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造成其产生“意识形态认同脱嵌”,而这种负面影响又可能会通过其平常对国内学生的授课或在国内的会议、课题交流中无形地扩散。
因此,加强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领和政治领导,提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认同,是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统战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充分理解并认同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才能够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行为典范,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筑牢基础。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建设的需要
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是关乎社会稳定、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1]现阶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党内外一切重要力量。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高校是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团结广大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有利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为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而做出贡献。
(二)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双一流建设进程的推进,我国高校引进人才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广纳海内外优秀人才成为了各大高校的紧迫任务。数据显示,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进程的推进,近几年高校海内外人才数量达到新的历史水平。这不仅加大了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难度,也对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个更高的要求。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身处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有的来自海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有的是学科带头骨干,还有些在高校中担任重要领导岗位,他们都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建设一支团结、稳定的教职工队伍,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稳步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三)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是新时代稳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举措
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党和国家时刻面临着艰巨考验。在大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声以及部分媒体对国外政治的渲染,加之高知群体本身频繁的对外交流活动,都可能会造成其产生“意识形态认同脱嵌”的问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身处教学、科研一线,与大学生群体广泛接触,他们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会渗透在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中,深刻感染着大学生群体。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有利于引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出发点,宣扬普及社会主流思想,还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稳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二、分析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受现实利益驱动影响,重教学、科研,轻思想政治建设的状况在国内高校屡见不鲜,加之高校领导层面对党外知识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程度还不够,越发加速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领地的流失。近年来随着高校校、院二级体制改革,二级学院要应对来自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就业等多方面的绩效评价考核压力,对于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完全处于被动推动状态。二级学院由于缺乏对统战工作的思想、理论、任务的专业化指导和培训,加上学校党委主抓力度不够深入,导致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在二级学院并未得到重视和有效推进。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教育内容不够丰富、针对性不强方面问题。有些高校在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研讨会、学习会时,过于注重活动形式、场面,反而忽略了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尤其针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欠缺,活动本身存在走过场应付上级要求等情况,难以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达不到活动教育目的。此外,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国及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不了解,研究不多,对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认识有限,导致在遇到负面舆论信息时产生困惑和不解,不能准确做出是非判断,以及不能自觉地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载体还有待进一步创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普及,国内高等教育工作的方式和途径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丰富和拓展。但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忽视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存在形式陈旧、手段落后、渠道单一等问题,缺乏创新的工作开展办法和措施。具体主要表现在,教育方式单一、方法老套、形式较为枯燥,多数仍停留在现场开会、作报告、参观等较单一层面上,缺乏互动、吸引力,实效性不强。
三、探索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路径
(一)加快完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相关工作统筹机制
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统战工作机制,重点是完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相关工作统筹机制。一是要进行高校顶层设计,制定新时代新形势下有针对性可实操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具体办法。高校党委领导层面应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范围、方法,并清晰划分工作主体和主体责任任务。二是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统战部门统筹规划、二级学院单位基层党组织为主要机体的“三线合一”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同时,要完善相关统战工作机制,如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机制、党外知识分子干部培育机制、参政议政机制及工作保障机制等。
(二)创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内容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大多具有广阔的眼界、学识和见解,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情怀,对其进行思政教育要注重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引导性,还须注重合适恰当的工作方式方法。首先,教育培训前要认真开展实际调查研究和总结。要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内涵、特点、存在问题等;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在思想方面、生活方面、行为规律方面等发生的新变化研究;要借助网络大数据先进技术对党外知识分子状况进行精准化、精细化、个性化研究;要进行广泛调查访问,总结并分析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政策。其次,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具体教育培训工作,增强教育培训内容针对性。教育培训人员可以聘请专业的统战工作人员,也可以邀请业内较有名望的专家学者,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手段进行。
(三)创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载体和形式
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建立网上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平台,集中网络学习资源,实现方便有效的教育培训目的。具体包括网络培训基地、微信公众号、多媒体平台等。从形式上看,一方面,可以采取知识竞赛、趣味问答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既可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又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可开设实践教育培训基地,可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主题展览等,通过实地参观访问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党外知识分子的实际需求开展多主题形式活动,可邀请在工作、生活、社会交往等领域有经验的业界人士分享经验,交流思想,畅谈人生理想信念,也可以邀请家庭成员一起开展亲子读书会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党外知识分子的凝聚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