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1-11-27徐夏南

山西青年 2021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家长语文

徐夏南

(甘肃省临夏市南龙镇南川小学,甘肃 临夏 731100)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农村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入门阶段,存在学习困难的情况

毋庸置疑,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总要求,经过语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内容。符合全国广大地区的学生使用,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发现在贫困边远地区,现行的人教版教材有些内容的编排存在课时紧张、内容过于集中、学生掌握比较吃力等问题。农村学生的幼儿园教育由于受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孩子只完成了一年的大班学习就进入了小学一年级。一年级的语文教材,识字教学与拼音教学同步推进,大部分学生在一年级入门阶段感到语文学习很吃力。课后辅导方面,农村孩子存在家长辅导力度跟不上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不好。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农村小学由于学校规模比较小,6个教学班,7—8名教师,按生师比来算,教师编制达标。实际工作中,通常是采用教师包班制,一个教师包揽了一个班级所有的课程,整天与学生形影不离。这种情况,教师虽然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但老师整天待在教室里面,也有很多的弊端。造成的问题是,教师每天忙于上课、批改作业,甚至写教案都在周末或晚上进行,根本抽不出时间进行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这就制约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或提升很慢。农村小学教师长期待在小规模学校,形成的教育教学定势思维很难转变。由于多学科带课,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语文课堂,很多时候都是按部就班的讲授式课堂,课堂上缺少有趣的学生活动。

(三)家长对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总认为考试成绩好,考试得高分,就是送孩子入学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对孩子语文素养的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既需要学校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循循善诱,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督促。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六年时间的阅读量应该达到150万字以上。要达到这个阅读量,光靠学校的语文课堂和课余时间的阅读是无法完成的。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全部靠学生的自觉性是不够的,没有家长的监管,低年级的学生很难自觉地读书学习,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的完成得不到保证。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学校养成的学习习惯,还需要在家里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培养。家长自己不读书,总是嚷嚷着让孩子读书学习,孩子的读书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

(四)课题提问的方式不够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提问,教师会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会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预设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会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作答。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目标的掌握,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等。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具体,会不利于学生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问题设置过于深奥,将不利于课堂时间的掌控。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提问方式不够灵活多样。

(五)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在传统讲授式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总是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个性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课堂上有充分展示的机会,课堂上以生为本理念的引导下,尊重和赏识被大量滥用。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为了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了学生很多能表现出自己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总是以鼓励的语言进行评价。当进行提问时,为了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论学生回答得怎么样,回答的内容与提出的问题联系如何,教师总要找出肯定的地方对学生进行鼓励。这就给学生传达了一种错误的信息,无论怎样回答都是对的、说得越离谱感觉越有创意性,实际上这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小学语文入门阶段的学习兴趣培养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学科的学习都不例外。对于未接受过完整幼儿园教育的农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很快地习惯于严谨且有学习任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应该说,一年级刚入学的前两个月是最艰难的,识字教学任务、拼音教学任务是教师必须要完成的内容。如何把这些陌生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喜欢的、愿意接受的东西,需要教师认真地思索。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小学生好动贪玩,爱说爱笑,无所顾忌。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为喜欢的动画片中的某个角色,常常认为自己就是“银河奥特曼”“佩奇”“熊大”……教师如能抓住这种特点,使一年级的语文课堂变成童话故事的演绎和后续,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会激发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例如,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每学期挑选一些有趣的篇目,进行课本剧表演。一年级可以选择《乌鸦喝水》《小公鸡》《动物王国开大会》等篇目,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课外书上的内容,把学生分成小组或自由组合,在课余时间或周末进行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演的好的进行奖励。通过课本剧表演,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教师要重视专业成长,提升综合素养

1.认真研读课标,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逐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根本标准,教学的根本依据,是教学活动的航标。课程标准学习得不透彻、理解得不全面,就掌握不了教材的精神实质、教学的最终方向。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瞄准教材的训练点,瞄准情感目标的落脚点,才能根据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目标清楚,万变才会不离其宗。对课标进行反复研究后,才能准确地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2.理论引领、善于总结、不断反思

没有理论的指导和引领,教师的思维拓展就会产生障碍。教育理论是在大量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读教育理论书籍,对教师来说其实是在走捷径,是快速提高自己的一个途径。在工作之余,要有计划地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最起码一个学期应该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以开阔自己的眼界,突破自我的思维定势,拓宽教育思想空间,提升自身的综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作为语文教师,还要大量阅读各学科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对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归类总结,形成自己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并进行不断地反思。反思是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一个满意的教学活动设计或教育教学策略,通常是经过多次的反思、不断地加工修订之后才形成的。上完一节课,总会有收获和遗憾,对成功的地方可以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遗憾进行认真的反思,争取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不再留下遗憾。

(三)通过多种途径的家访,增强家长对语文教学的支持力度

1.通过家长会,让家长知晓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基础学科的基础,而语文阅读教学又是语文学科的基石,没有阅读的语文教学是残缺的。在每学期召开的家长会上,不要总是反馈学生的语文成绩如何。当着家长的面,从学生的长远出发,语文老师应该讲如何学好语文的话题,让家长知晓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家长语重心长地谈家庭语文阅读的方法策略,通过给孩子播放睡前童话故事,给孩子购买足够数量的儿童读物,每个周末利用半天时间全家人一块读书、开家庭阅读心得交流会等活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2.对个别学生,教师可以上门家访或电话访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掌握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跟孩子父母交流语文学习的方法策略。给家长提出合理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并督促贯彻落实。教师甚至可以购买一定数量的课外书当作礼物,在学生生日或节假日的时候送给学生,唤醒家长的合作意识,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3.学校在开读书会的时候,邀请家长参加。通过聆听教师的讲解、感悟学生的读书心得,唤起家长的阅读的愿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四)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阅读课堂的提问要遵循启发式的原则。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一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引导,这种引导是教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教学技能的展示,是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一个全面体现。所提的问题要避免过于具体化,免得课堂呆板、格式化。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上,青蛙和小鸟各是什么看法?它们的看法为什么会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到小鸟和青蛙各自所处环境的不同。)

(五)突出语文阅读课当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矛盾的。没有教师的主导,没办法高效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要环环相扣,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要画龙点睛,该肯定的要及时肯定,该提出意见建议的要给予学生合理的评判,既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心服口服。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分析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家长语文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