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基于心理学理论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探析
2021-11-27冯媛媛
冯媛媛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最大优势,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必须要研究、重视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就业形势、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并且逐步与世界接轨,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也日益多样化。新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变化,也给高校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原来单一计划经济下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已经日益变得僵化,加上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日益增多,学生管理观念和教育方法也日益落后,这都造成传统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无法满足现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需求,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正面临着全新而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部分地区现行的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建设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模式,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部分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体制并未与时俱进,无法真正地满足当今社会教育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甚至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所以,高校广泛的建设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的学生管理新体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
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份较为劳心费神的工作,其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的工作面临着新局势、新挑战、新使命。所以,辅导员只有不断地改善和创新自身工作方法,与时代接轨,有进取心,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并用心去培育每个大学生,争取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学习上的协助者、生活上的陪伴者,才能成为一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贡献者。
建设和改善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体制对完善教育体制、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当前,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由来大多是心理动机的驱使和心理效应的影响。
(一)未全面地看待问题,造成对学生的认知不足
优先效应。人对最初获取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不会轻易改变,甚至会同化后续所接受到新信息的解释,这就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即优先效应。辅导员通常会根据学生入学时的外貌、谈吐、行为举止等方面来获取对学生的第一印象。但是这种印象特征的获取是表面性的、有限性的而并非本质性的、持久性的。同时,这种印象将会约束着辅导员对学生新印象的产生以及深入的认知,使得辅导员难以用发展、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光环效应。对他人或者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只认识其一方面特征,认识不到其他特征,从而产生认知不足的心理效应被称之为晕轮效应。其表现为,当一个人觉得他人或某一事物的一方面特征较为优越时,很难认识到他们其他特征的不足。这种心理效应会对辅导员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致使辅导员主观片面地去认知学生,很难公平、公正、全面地去看待学生。而这些问题,一方面将会直接致使部分带着优越特征的学生骄傲自满、放纵自己,从而不利于这些学生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另一方面极大地挫败了部分未带优越特征的学生的自尊心,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不利于这些学生个人潜力的发现和学习动力的挖掘。
(二)缺乏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忽视关于学生工作方面的细节
蝴蝶效应。一个极其微小的起因,通过一定时间和一些因素的参与作用而产生极为巨大的影响力,这种效应被称为蝴蝶效应。这种效应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离不开量的积累和发展。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中时常不注重细节,不注重对事情发展的把握,不注重对学生情况变化的留意,直到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涌现的时候,处理其问题的过程中才发现,问题的产生都是由自己忽视的细节酝酿而成的。
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效应是一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而产生的效应。其主要是指,当一个人遇到了麻烦,需要人帮助,假如这时有很多人在现场的话,那么就由大家来分担帮助遇难者的责任,进而产生责任分散。由于每个人分担到的责任很小,以至于观者可能会意识不到自己的那份责任,从而产生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造成全体冷漠的场景。
鸟笼逻辑效应。假使一个漂亮美观的鸟笼挂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一段时间,主人可能会选择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放在鸟笼里。这就产生了鸟笼逻辑效应。鸟笼逻辑产生的效应缘由较为简单: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会采用惯性思维来思考问题,往往忽视逻辑思维,不注重实事求是。
辅导员在管理班级学生干部时,常常存在干部职位混杂、分工不明确的问题。部分辅导员一心忙于自己的事务,往往会忽略或不够深入了解班级的实际情况,致使所带的学生干部中有一部分人总是忙忙碌碌、事务繁多,另外一部分人总是闲来无事,这都导致组织无法集中和团结。除此之外,整个学生干部组织之间的职能混乱、相互推脱,会极大地降低学生干部组织的办事效率和集体效用的充分发挥。
(三)尺度把握不当,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大
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一种超级不耐烦或者叛逆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告诉我们,过度的教育会产生超限效应,这样的教育不但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会产生反作用。目前,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往往不够全面、深入,且存在模式呆滞、方式单一、情感机械、反复强调的现象。如此以往,学生会对这种教育产生超限逆反心理,不但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更容易产生同样的错误。由于这种逆反心理和抵制情绪的堆积,会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1]。
(四)管理松紧度不当,阻碍组织发展
拆屋效应。假如家长让孩子要学会自主学习,他们可能找各种理由推脱不去主动学习,但是如果和孩子说可以劳逸结合,一方面学好,一方面玩好,这样孩子会觉得要求上做出了让步。另外可以让孩子有选择,更容易接受学习这一事实。这种先提出较大的要求,然后提出较小的要求,产生的心理效应是拆屋效应。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辅导员数量不足、行政人员配置不当,这造成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学生工作,还要处理好大量到行政事务工作。许多辅导员致力于处理行政事务,从而对学生工作的管理力度较为松散。如此以往,其所带领的学生干部也带着松松散散的态度去工作,这样只会使自己分配的任务大打折扣,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在做一件工作时,如果局部的环节没有做好,那么都会影响到整体工作的运行效果,所以辅导员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所带领的学生干部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2]。
(五)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颖效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最新刺激物的出现给人留下的印象,由此产生的心理效果称之为新颖效应。这种效应会影响辅导员容易根据学生的近期表现来给予相应的评价,同时,会导致这种评价在短期时间内不会改变。这种短期认知会导致辅导员对学生的认知不够全面化,不利于管理工作方公平公正的开展,进而会引起部分同学的不满。
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被人们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教育实践表明:一个教师喜爱某些学生,会对他们抱有较高期望,得到老师较多的关注和关怀,使学生学习更加有动力。相反,那些被老师给予较少关注的同学,久而久之会觉得老师言谈举止存在偏心现象,这会使这部分同学降低对学习的兴趣。因此,辅导员需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位同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身心发展。
四、革新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策略
根据目前的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围绕革新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体制相关方面,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正确运用好各种心理效应。需要科学认识各种心理效应的优劣利弊,还要拿捏有度、灵活而艺术地运用各种心理效应,使其积极、有效的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条不紊地开展。
加强管理工作制度建设。结合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相对完备的、奖惩、问责制度,这也可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为较强的整合中心的形成和全体学生凝聚力的增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大辅导员需端正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教育是人生一大重要内容,辅导员要注重细节、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怀有认真负责、谨慎细心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追求工作高效进行。另外,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全面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变化情况。
尊重学生人格。辅导员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实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尊重学生的想法并给予他们建议和指导,以便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对待学生要真诚、耐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待每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涉及学生的工作事务要做到坚持民主公开原则,从而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让学生信服自己的工作[3]。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比赛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增强本领,从而促进自身全方面发展。
五、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需要不断改善和创新教育体制,尤其是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体制。只有高校不断革新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才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