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三体”型教师团队的研究与探索
2021-11-27赵光楠
赵光楠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1 前言
2 “三体”型教师团队内涵与建设目的
2.1 内涵
“三体”型教师团队是由教师本体、学术研究体、技术技能体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师本体是学校专任教师及具有教师资格的校内兼课教师;学术研究体由与学校相关领域具有密切联系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组成;技术技能体由与学校具有密切关系的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组成。以上“三体”通过团队结合,形成“三体”型教师团队。
2.2 建设目的
通过“三体”型教师团队的建设,破解产教融合瓶颈;提升教师科研整体水平;进而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5]。
3 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因地缘优势不足,较南方省市经济发展迟缓。由于本省多个行业人才流动到南方经济发达区域,尤其是高校人才流失严重,师资队伍弱化势必阻碍本省高职院校发展[6]。目前本省多数高职院校虽获得大量国家、省教育资金投入,但其仍发展迟缓。在多方经济、政策支持下,仅能体现其教育功能,但并未完全发挥其培养人才的功能,发展状态不容乐观[1]。学校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3.1 师资队伍单一化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黑龙江省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组成多以校内教师为主、校外教师为辅。近五年虽然着力引进了一些企业、行业导师,为实践指导教师建立“大师工作室”来强化师资队伍,但实际教学执行仍是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零星”分布,师资队伍呈现“主体单一化”状态,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内质,无法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更无法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推广[7]。
3.2 科研支撑薄弱化
学校的立校之本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教师的科研思维,在教学中将对学生起重要引导作用。教师日常理论教学任务繁重,加之没有实体条件的投入,教师难以调配出时间和精力,在理论联系实践中有新的科研发现。科研机会少、科研平台少,必然导致在本领域的科研训练少。教师科研能力低,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均可能出现弊端,使其专业发展过缓或受阻。
3.3 实践锻炼虚设化
自骨干院校建设至今,学校一直倡导校内教师去企业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实践锻炼,旨在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和科研能力,期望以此提高教师培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能力[8]。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大部分企业重生产、轻研发,企业难于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或无科研平台。这种现实情况下,部分教师还要达到学校实践锻炼的工作要求,每天都去实践锻炼,但实际是“在实践、无锻炼”或“无实践、无锻炼”的状态,这种“有形无实”的状态势必影响实践锻炼效果,未体现实践锻炼的真正意义[9]。
针对以上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为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以教师为本体,组建“三体”型教师团队,分别从学校、科研、企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0]。
4 “三体”型教师团队建设措施
“三体”型教师团队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中特高建设”为发展蓝图,以“十四五”高职教育规划为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4.1 组建教师团队,实现模块化教学
以专业特点为基础,以校企共育、合作共赢为支撑,以社会前沿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专业认可度创新特色发展为宗旨,组建“三体”型教师团队,通过教师本体、学术研究体、技术技能体的组合,有效实现产教融合、开发并建立适合企业发展需的模块化教学团队[11]。
如何控制中药挥发油的质量是一直以来未能解决的大难题,充分发挥中药挥发油临床疗效、保证用户安全与适应性,保证其质量稳定则是前提。中药挥发油质量难控的原因有许多,如中药材产地与品种的多样性、药材前处理的多样化、提取工艺与设备的差异性及《中国药典》中有关挥发油质量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性等。本文通过查阅近期文献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就中药挥发油的质量控制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对挥发油在中成药中的应用现状及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中药挥发油及其中成药的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4.2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互惠共赢
与黑龙江四方工程设计院和哈尔滨工大嘉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共建产业学院,共建师资培养基地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2]。为企业定向培养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并使其成为工程设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4.3 加强三体合作,丰富教学成果
通过“三体”组合,教师在拥有与技术技能体进行企业实践锻炼的同时,也拥有了与学术研究体共同创新发展的机会,理论成果可应用于教育教学,技术成果逐步实现转化、推广,最终通过创新创业比赛成果奖项、学生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得以展示,丰富教学成果[13]。
4.4 优化教学效果,促成订单培养
学院建筑设计专业与哈尔滨工大嘉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洽谈,并协商以该公司人才需求为目标,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证、修订重构课程体系,以订单培养的方式同该企业签定订单班,借此契机加快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同时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和业内行业的认可度[14]。
4.5 探索教学技能,提高科研能力
通过科研体带动并提升教师本体的科研水平,在参与科研体科研项目时,学习科研思路,探究科研方法,寻找适合具有专业特色的科研发展方向。将科研思路和方法应用于教学,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精心打造专业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比赛团队,争取获得省级奖项。
4.6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实训基地
基于技术技能体的支持,创新构建满足教学、科研、培训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开放性实训基地,为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提供良好的平台[15]。在此平台上实施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完成专业创新创业项目的推广与应用。
5 “三体”型教师团队建设预期成效
(1)建设的“三体”型教师团队在校内形成示范,推动校内三体型教师团队建设发展。
(2)通过实施试点查缺补漏,优化并重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内驱力。
(3)通过定向或订单培养使学生能强化专业、实用技术学习,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预期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
(4)通过参加省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比赛,及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土木类高职技能大赛,提升教师自身教学能力,预期取得省级奖项。
(5)拟完成公益类培训500人次,对口支援兄弟院校1所,联合开发课程1门,联合培养教师10人次,联合培养学生100人次。
6 结论
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包括:教师的个人能力、师资队伍及校企合作的建设。“三体”教师团队建设可以助推教师能力提升、师资队伍完善、校企高效合作及优质人才培养。通过研究并推广“三体”教师团队建设经验,以推进本校或本省相关高职院校人才资源共育共享,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及培养专业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理论指导,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