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家智慧便通神

2021-11-27撰文曹放

厦门航空 2021年7期
关键词:儒学机器智慧

撰文_曹放

迎面千佛阁,一副对联分外醒目。上联是:“运法眼看得分分明明,这个该如何,那个该如何,到头来无可如何,绝世慈悲都入梦”;下联是:“把灵心养的活活泼泼,动机亦在此,静机亦在此,立脚处全然在此,自家智慧便通神”。好联,好联!我心神一敛,不由暗自赞叹。是呀,何必妄运法眼,即使看得分明,你指手画脚,到头来又能如何。好一份莫向外求的通透!是呀,何妨养好灵心,要相信,只要良善而有悟性,你自己的智慧便可通达神灵。好一份全然在我的自信!

兰州名胜地,共谈五泉山。五泉山,《大明一统志》记载:“泉有五眼,相传汉霍去病击匈奴至此,以鞭卓地而泉出。”可惜,晚清战乱,这座兰州第一名山破败荒芜了。刘尔炘,光绪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目睹了甲午海战之惨败,“见清季事不可为”,在京供职三年后,遂于1895年辞官,“浩然归里”。在返回家乡兰州之后的三十四年中,他事功赫赫,其中一大功业就是重振五泉山。千佛阁上的这副对联就出自他的手笔。

记得是十多年前了,2010年8月,又一次畅游兰州,我登临了五泉山。曲折盘桓之后,但见千佛阁巍然耸立,林泉清流环绕而下,重檐亭榭相依阵列,那一份雄镇万里西北的高迈,让人心生敬畏;而刘尔炘撰写的联语“自家智慧便通神”,更是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启迪。

壮游大好河山,徐霞客可谓中国自然地理学的一代宗师,而如果就人文地理学而言,扛鼎大师则是与他同时代的王士性。王士性,明代万历年间进士,为官二十余年,他无时不游,无地不游,一生足迹遍布两京十三省;特别是,他倾尽毕生心血写成了《广游志》《广志绎》《五岳游草》等皇皇巨著,在中国地理学和旅游学的史册上,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那是怎样诗意浪漫的人生哟!王士性是浙江临海望族之后,出生时家道中落已然清贫,但他自小就“小天下,狭九州”,他那“遥从马首觅青山”的宦游人生,更是生动地诠释了同辈思想家李贽发出的时代宣言:“不必矫情,不必逆性,不必昧心,不必抑志。”他初仕出任河南确山知县,想到从此以身许国,不知何时才能重返故里,思量之下,他的脚步一走出临海,不由得被杭州羁绊住了。“当其暖风徐来,澄波如玉,桃柳满堤,丹青炫目……余时把酒临风,其喜则洋洋然。”一篇《游武林湖山六记》,那字里行间的至情至性,可谓“惊起一滩鸥鹭”。河南确山任职期满后,他趁着休整空隙,游历了嵩山少林寺。“活人做死事,难向一切说。打破这片石,方许见如来。”他在少林寺题诗一首,不仅证明他灵通佛性,而且留下了一道人文胜迹。奉派四川参议,他一路逍遥,穿行燕赵韩魏古国旧地后,取道华阴,登临西岳华山,过了关中是宝鸡,不知不觉间进入连云栈道了……“此地青山夹驰,绿水中贯,丰林前拥,叠嶂后随,去来杳无其迹”。四川为官期间,他还跑去了峨眉山,机缘之下得遇灿烂佛光,“一大圆相光起平云之上,如白虹锦跨山足,已而中现作宝镜空湛状,红黄紫绿五色晕其周”。哈哈,王士性,你是怎样的“独向江门枕浊流”呀!

王士性宦游的意义,不只是摹写下田园山水之胜,更有旅游产业意识的萌发,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觉醒。他在《广志绎》卷四中提出:“西湖业已为游地,则细民所藉为利,日不止千金。有司时禁之,固以易俗,但渔者、舟者、戏者、市者、酤者咸失其本业,反不便于此辈。”他这朴素的表达中,最难得的是,蕴含着民本思想和旅游产业意识。他还以敏锐的洞察力,阐明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其中,有一个论点特别值得玩味,这就是:“天下事不可懦而无为,尤不可好于有为。”当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之后,品读这“尤不可好于有为”之论,有如空谷足音。

又一轮官运来了!历任广西参议、云南副宪、河南提学、山东参政之后,大明万历皇帝钦定王士性为河南巡抚,这样的鸿运当头,多少人梦寐以求啊!万万没想到,王士性却力辞不受。为什么呢?因为他厌倦仕途了。他并不稀罕这封疆大吏的实权与实惠,他知道,这还伴随着机关算尽的钩心斗角和应接不暇的繁文缛节。他早已经心在山水田园了!“余游行海内遍矣,惟醉心于是,欲作菟裘,弃人间而居之。乃世网所撄,思之令人气塞”。这是他在云南任职期间,悠游大理时写下的文字。冲决“世网所撄”,洞开“令人气塞”;过尽千帆皆不是,唯山水田园可寄平生。品读王士性,我欣然一笑,这真是“自家智慧可通神”,官场上难得的清醒而旷达。

再回头说到刘尔炘。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三千万兵员和平民的伤亡引来举世震惊。梁启超赶赴欧洲考察后,但见满目疮痍,他对人类命运与中华国运的思考,也深深地触动了远在西北一隅的刘尔炘。这个满脑子“之乎者也”的儒学大家,四处搜寻,找来了西方哲人的学术著作,哥白尼、笛卡尔,牛顿、达尔文,他一一细心品读,同时又深深思虑。结合对时事的研判,1921年,他在全陇希社国文讲习班的一次训话中,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机器劫。他指出,百余年来为世界少数人造最大幸福的是机器,此次欧战人类所受最大的劫难也是机器,因此对这一问题当名之曰:机器劫。在众口嚣嚣中,他保持着清醒的独立思考,他并不是要阻碍科技进步,而是担忧如果没有文明力量的引导,科技就会失控,机器就会统治人类,甚至成为一种战争工具。在那次训话结束的时候,他还极其沉痛地预言:“全世界若不同心同德挽回这次劫运,这次欧战还是小事,大祸还在后头呢!”果不其然,不到二十年,1939年爆发二战,伤亡多达九千万人。这是刘尔炘预言的一个残忍验证。

如何应对气势汹汹的“机器劫”,这一命题深深地困扰着晚年的刘尔炘。“向五大洲中静观,日后群伦那个能逃机器劫;在数千载上便忧,天下来世而今枉费圣人心。"他精心撰写的这副对联,题刻在五泉山万源阁上。他殚精竭虑,写下了平生最后一部著作:《拙修子太平书》。刘尔炘的答案是:实行“以理驭气”,并辅之“以气制气”。他认为,要以儒学之“理”,驾驭物质科学之“气”,使得理有主权,气能达用,形成社会运行于正确轨道的有效机制;然而,单凭精神的力量是不够的,他提出还要“以气制气”,就是依靠物质的力量去解决物质的问题。他满怀信心地作出了一个展望,一个发乎儒学本源又着眼人类千年的展望:世界动乱1000年以后,人类幡然醒悟,儒学与科学合为一体,得“神悟”发明“中和素”,氤氲流布五洲四海,人类共得熏陶感化,蓬勃焕发出先天的善良秉性。从此,人类进入太平盛世,那是一个“全球一家、景星庆云、和风甘露”的太平盛世。他将这个太平盛世命名为“还醇世代”,并将其到来的具体时间作了标定,是在公元3330年。哈哈!刘尔炘,“自家智慧便通神”,在儒学发展史上,他这样的见解和表述方法,可是前无古人的呐!

古往今来,中华士人文化博大精深,细细探究起来,总会看见几许灵性光芒的闪耀。那是怎样一种会心之喜呀!王士性的丰盈情致,岂是一个巡抚的官位能够笼罩住的呢?他冲决了世网之撄,那诗意的人生是何等的光华流丽……刘尔炘的悲天悯人,又是怎样的阔大而深邃呀!他前瞻人类未来的胸襟和眼界,远远地超越了他困居的中国西北边城,他对中国儒学的高度自信,也释放出一种穿越时代的万丈光芒……真的,只要心无尘垢,只要灵性加持,我们“自家智慧便通神”!

猜你喜欢

儒学机器智慧
机器狗
机器狗
“儒学在西部暨丝绸之路的传播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儒学交流在路上
应用儒学的兴起
——儒学创新发展的趋势与愿景
未来机器城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