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2021-11-27贲子璎
贲子璎
(中共黑河市爱辉区委党校,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社会和家庭、公民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所共同认可和遵循的社会价值。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培养与发扬传承过程中,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应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义,在深刻领会和学习的基础上,在具体实践工作中扎实落实,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成长的知行合一,在各个领域、各行各业推广应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展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具体应用,坚定不移地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不断发展壮大,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历程与现实需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符合中国人民诉求的具体社会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剖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观的理解也应从国家、社会、家庭与个人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与理解。具体言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理解,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理解,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个人层面理解,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理解与具体实践中可以从以下的视角进行研判、分析和具体探索。首先从发展的形成与理论基础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结合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征程的价值标准与具体要求,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导向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简单、抽象的概念及价值,而是具体生动的社会价值内容、社会行动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基础组成部分及个人发展、社会活动提供了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同样需要从国家、社会以及家庭、个人层面进行不断深入探索与实践,做到深入学、反复学、比较学、联系实际学,在深入学习认识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基础上,与具体国家高质量发展、社会繁荣稳定以及家庭和睦相结合,在思想教育、社会规范、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践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探索。一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应通过顶层设计,全面、系统的谋划发展的方向,在具体实现路径上,特别应将规划编制、规划执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现路径,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践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践行则应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社会治理能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平等、自由,同时更加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运行有法可依、依规办事,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而实现社会的健康、有序、安全发展。三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践行。在个人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爱国做起,特别是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流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传承,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孕育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为家庭教育、公民行为树立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标准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中,诚信、善良都应作为家庭教育和公民社会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基本价值判断标准。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个人层面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诚实守信、善良友爱成为了家庭和个人践行的具体内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育建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社区、家庭具体情况,更要从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抓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全社会的意识形态、思想认知、行为规范方面不断提升全社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会与践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单需要宣传,同时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不断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全方位覆盖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更加深入研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延,更加形象、具体、深入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更应将党史学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践行的思想指引,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涵养素养,通过党史学习赓续共产党人红色精神血脉,将百年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本、规范以及行动指南。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工作中,结合工作实践,本文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思考及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也是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标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与内涵,认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实践性,认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性、延续性,认真研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的要求,更加深入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二十四字的深刻含义和具体要求,同时也应结合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内发展态势,进行动态的研究,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需要、新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始终能够符合时代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和公民所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行为规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强盛进行学习,对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学习和掌握,通过思政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加强新中国建设、发展学习,以理论学习武装头脑,丰富教学实践,指引行为规范。二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教学应用总结与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线,同时随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延展开的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发展史等相关的创新理论、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不断涌现,在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善于学习和借鉴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经验和做法,将先进的经验和成熟的做法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进行深入融合,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与质量不断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点,创新教学内容外延,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不断完善学生在思想领域的认知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培养和锻造学生的核心素养。三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学覆盖面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应根据授课学员的具体实际情况,在教学模式、教学覆盖面上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符合教学思路的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在教学的覆盖面、教学的具体内容上应将全面、全方位教学,与具体和差异化教学方式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能够符合授课对象的现实需要。同时,也要做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思政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案、课程教学前、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后的评估工作,及时梳理、查摆问题,总结经验,为后续高质量开展思政课程提供有益的借鉴,不断提升思政课程教学实效,不断提升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
三、结语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社会规范有序发展,家庭和睦奉献国家社会的重要价值标准与价值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中国家、社会、个人各个层面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发展需要、家庭发展需求进行全面、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动态的价值标准始终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具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更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融入党史教育、新中国发展史教育,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与实践高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服务于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始终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从思想领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