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有企业文化引领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策略分析

2021-11-27刘志军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政工职工国有企业

刘志军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遂宁供电公司,四川 遂宁 629300)

引言

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面临着技术改造和产能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政工干部以及国有企业关注的主要问题。在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国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内部各项工作也在不断优化与完善。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国企政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在今后结合国有企业文化,通过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建设、遵循以人为本工作理念、提高员工工作素质、重视员工合理物质需求等方式加以创新,谋求新发展,将国有企业文化与日常政工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内部凝聚力、向心力,推动国企可持续发展。

一、要求驱动下的职能定位

所谓的智能在实际定位的过程中可以将之进行界定,主要的概念就是政工部门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所需要履行的职责。在上文分析的过程中提升,围绕着落地效应的发展与提升,需要讨论政工工作的以下几点职能。

(一)教育职能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面临着新时期的改革风潮,因此只有更好地发挥出广大职工的创新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才能够在共同努力的过程中达到组织变革的实际要求。但是经过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国有企业职工将会遭受到更多的社会大环境消极因素影响,在价值取舍方面可以发现明显与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目标不符合。除此之外,这种价值取舍方面的偏差将会在非正式组织当中进行蔓延。因此,未来政工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职能虽然主要的责任是进行教育,但是目标解的基础依旧在于完成国有企业的整体目标。

(二)反馈职能

未来在国有企业单位领导下,政工部门需要建立自身的反馈职能。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政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政工工作人员前往基层了解广大职工的需求,尤其是涉及到了国有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奖金发放问题。这种工作方式能够为管理层提供第一手信息,这第一手信息的存在将会影响管理层在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当然,伴随着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工工作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全面涵盖全面的三点职能。在未来发展与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注意在实践当中与三点职能进行契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政工工作水平。

二、国有企业文化引领的政工工作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领导层对国有企业文化认识不足

国企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国企的文化建成结果。目前,部分领导对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认识较为偏颇,思维僵化,只注重国有企业的盈利,忽略了文化建设对于国有企业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国有企业内部并没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国有企业文化工作,往往将国有企业文化与党政管理、办公室相混合,文化建设中人力、物力、财力不到位,导致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名存实亡,不利于国有企业的长久性发展。

(二)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中习惯的进行模仿和借鉴,没有融入自身的行业特点,独创性和创新性不足。同时,国企内部由于自身管理机制的特点,存在着一定的约束。整体文化建设活动较为单一,忽略了新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和发展情况,文化建设机制较为僵化,无法充分发挥各级干部与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事倍功半。

三、基于国有企业文化引领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策略分析

(一)创新载体,强化国企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其一,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灵魂,在思政工作中一定要从灵魂抓起,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思政工作,培养国企干部员工的人文精神与政治觉悟,通过打造积极向上的国有企业文化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可通过宣传推广国有企业标识、国有企业品牌、国有企业形象等工作着手实施,同时印发员工手册,要求国企员工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开展更多群体性的文娱活动,让员工在丰富的业余生活中接受国有企业文化教育。国企内部也要形成廉洁文化氛围,督促干部员工遵纪守法,不断强大国有企业内部凝聚力。其二,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国企开展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多种多样,比如文明单位评选、岗位大练兵、劳动技能大赛等等,这些都能成为思政工作的载体,吸引广大干部员工,在活动中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其三,以国有企业管理为载体。国企思政工作需要与国有企业管理有机结合,主要方式包含说服教育、宣传推广、制度制约,确保统一规范广大员工的行为,打造和谐的国有企业内部环境。其四,以新媒体为载体。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也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依托新媒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互动性强的优势,可通过组建微信群、创建微信公众号或微博账号等方式,构建起与员工互动交流、提供思想信息的平台。其五,以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创建国有企业内部学习型组织,同样需要强化员工思想教育,为所有员工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内容涵盖政治理论、时事政策以及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任务等等,同时要求员工同步学习思政理论与业务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与政治觉悟。

(二)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以人为本”是国有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尤其是在进入现代后,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需求,原本的硬性管理难以对员工形成较好约束,甚至还会打消国企员工工作积极性。因此,在今后国企还需要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柔性化管理理念,贯穿于国有企业文化,并融入日常政工工作,使所有员工都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于国有企业与领导的关心、爱护,确保其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有着较大的自由度,满足其精神层面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有助于较好培养国企员工的忠诚度,具有重要意义。从实际角度来看,国企需要加大国有企业文化宣传力度,尤其是以人为本理念,让每一位员工都了解国有企业文化的精髓,较好适应新时期为国有企业发展带来的诸多改变与挑战,利用国有企业文化拉近国有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消除国企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安、焦虑等情绪,帮助其适应国有企业发展,提高员工凝聚力、向心力。

(三)以先进国有企业文化激发职工向心力和凝聚力

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时期,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变革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为改革聚力,统一职工思想朝向,坚定对国有企业的信心和信任。先进的国有企业文化能给国有企业职工强大精神支撑,约束、提升职工素质和信念,将国有企业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下,形成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励职工齐心协力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任务。完善国有企业文化阵地,夯实文化硬实力。在充分利用和管理已有的文化活动场所的基础上,紧扣实施国有企业文化发展方向,依据职工需求和诉求,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需求为目标,完善国有企业文化基础场所设置,为推动开展职工文化建设和文体活动提供良好平台。提供充分机制保障,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在国有企业从上至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职工参与、工会运作以及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涵盖的国有企业文化网络,合力推动职工文化的建设;其次要形成常态化运作机制。营造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丰富国有企业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建设,以全面提升职工素质为目标,通过演讲、知识竞赛、技能比武、读书会、现场观摩学习等活动,多渠道营造浓厚的良好文化氛围,熏陶职工的思想,提升职工的文化素养,从而使职工的思想在更广阔、健康的空间和更多的时机上得到熏陶催化,为国有企业机制改革提供思想基础和智力保证。

(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在国有企业中,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背景以及政工工作二者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对二者进行妥善的协调,使其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工工作在机制上得到相应的优化,这样便需要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有科学体制以及完善的制度,更好地为中心工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实现管理工作更加的高效性以及合理性。在此之外,国有企业还要推陈出新,对一些传统陈旧的观念和落后思想进行改变,将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保证相关问题可以得到完善和解决,这样便可以让工作体制逐渐地适应现实工作环境发展需要。此外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建立比较科学完善的奖惩考核措施,比如设置完善的政工评优机制,通过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对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行全面优化,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带动国有企业快速发展。

(五)对生产经营给予把握

国有企业中进行政工工作必须要合理地结合生产和经营内容,不断地对发展格局进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完善企业的机制,企业要想更快对自身的市场份额进行提高,促进其各项工作能够得到顺利的实施,那么便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思政工作不仅仅能够不断促进企业各项权利得到落实,也能有效地对党政人员纪律进行监督,对于一些权利的行使能够起到良好的约束效果,在对行权过程进行监督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现滥用职权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国有企业中,通过一些主题讲座、警示教育等方式,积极地向员工灌输反腐倡廉的观念,提高党员自身的政治和思想建设,对每个层面的工作作风进行整顿,保证能够形成更加良好的企业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文化对政工工作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加突显。针对目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国有企业管理层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强化宣传手段,将国有企业文化与政工思想工作相结合,加强对职工的引导作用,推动国有企业文化不断升级与改进,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政工职工国有企业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对国企政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