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综合能力培养的“船舶电气设备”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1-11-27黄靖武瑾罗宁昭陈亮李耕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期
关键词:电气设备岗位考核

黄靖,武瑾,罗宁昭,陈亮,李耕

面向综合能力培养的“船舶电气设备”课程改革与实践

黄靖,武瑾,罗宁昭,陈亮,李耕

(海军工程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3)

对“船舶电气设备”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面向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并从优化设计课程框架体系,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建设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和改革多元化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开展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和探索实践,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

“船舶电气设备”;综合能力培养;混合式教学;翻转式课堂

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通科培养,强调打牢专业基础,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造宽口径职业方向。任职教育是一种直接面向任职岗位的职业教育,其强调的是装备操作管理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领导协调能力的培养,力求实用和最大限度地贴近任职岗位。两类教育虽然教学目标方面存在区别,但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即两类教育的本质均在于对教育对象某种能力的培养。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分析能力,还要有过硬岗位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各类岗位的任职需求。因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努力方向。笔者以本校面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船舶电气设备”为对象,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1 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自开设以来,已完成了近30个班次的教学任务,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发现了以下问题:①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按照“船舶电气设备”的知识体系,按部就班讲授船舶电力系统、电力拖动设备及自动控制装置等电气设备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内容庞杂,而课程学时却十分有限,若要面面俱到讲授,则很多重要内容无法深入展开讲解;②课程授课对象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其电气工程专业基础单薄,对涉及复杂电气工程理论的学习内容,往往会感到难于理解和消化吸收,且受课堂学时限制,往往授课进度较快,导致学生学习跟不上进度,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③教学方式采用满堂灌的单调授课模式,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课堂教学气氛较为沉闷,课堂授课效果不好;④课程考核评价以课程终结性笔试考试为主,缺乏对学生课程全过程和综合能力的评价,考核的指导性作用发挥不明显。

为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有效促进课程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2 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上述课程特点,为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岗位任职能力,必须积极开展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开展课程框架体系的优化调整

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目标出发,针对学生电气工程专业基础弱的现状,打破传统的按船舶电气设备组成体系按部就班展开课程框架体系,将课程分为基础补差阶段、理论授课阶段和综合实践阶段三个阶段。在基础补差阶段,通过深入分析学生在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结合岗位任职能力需求和后续课程内容,对涉及到的关键电气工程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补差学习,为后续电气设备专业内容学习奠定基础。理论授课阶段,通过对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重新梳理,精选重点和难点内容,综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研讨式、案例式和翻转式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综合实践阶段,综合运用自主设计、想定作业和综合演练等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

2.2 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式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正在与网络技术深入融合,慕课(MOOC)、雨课堂、钉钉群、腾讯课堂等多种新型在线教育手段和平台不断涌现,极大地扩展了课程教学的时空领域,丰富了课程教学模式。根据本课程知识点庞杂的特点,创新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组首先建立与课程配套的MOOC课程,并制作微视频、多媒体动画等课程,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线上自学。课程中许多知识型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学完成,不再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重复讲授。对于重难点问题,则采取研讨式和翻转课堂等形式开展教学,确保有充足的时间讲深讲透重难点问题。通过微信群、钉钉群等方式,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通畅的线上交流渠道,可开展研讨交流,答疑解惑,并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进度和教学策略。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开展翻转式课堂教学方式实践。具体来说,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课程小组,并精选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电路分析、并联机组功率分配原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分析等主要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研讨主题,通过微信群、钉钉群提前分配给各课程组,指导学生利用MOOC及优质网络信息资源,开展课程的预习和自主备课。翻转课堂授课过程则可分为课程小组翻转授课阶段、听课学生提问和研讨阶段、教师点评和重点内容讲解阶段三个阶段。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有效地把握课程进度,解决关键难点,并对授课小组各成员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打分。翻转课堂教学充分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由台下推向台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2.3 建设综合实践课程体系

开展面向岗位任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首先针对船舶机电岗位对电工相关实践能力的需求,将实践课程分为基础技能、电气设备实践能力和岗位任职综合能力三个能力培养阶段,突出以电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运用自主创新、想定作业、综合部署操演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使实践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强基础、炼作风的训练场所,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如通过“电动机拆装”“异步电动机Y-△起动”“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与连接”等实验,强化学生电工基础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电站系统故障排查”“电力拖动装置故障排查”“PLC电气控制装置设计”等自主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电气设备实践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基于实际船舶电站装置或模拟器的想定作业、综合演练等实验培养学生船舶机电岗位任职综合能力。

2.4 开展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

开展学生综合能力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改革。将考核分为平时课堂表现、自主授课评价、实践能力考核及期末笔试考试等多个部分,突出能力的综合考核,注重过程性考核,将学生工程实践、自主创新、组织协调等能力的考核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多元化考核模式,构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其中课程翻转授课评价则分为4级标准,从课程材料准备、课堂组织、内容讲授和交流互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实践考核则参考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核标准,结合课程相应实验内容,开展规范性的实践考核,使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实现一定程度的接轨,有助于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核和检验。

3 结束语

本文改革以知识体系为主线的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电气工程专业方向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新课程框架体系,实现专业基础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等多层次能力的进阶培养,同时优化综合运用研讨式、翻转式课堂等教学方法,建立面向岗位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形成学生综合能力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从而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黄靖,杨锋,甄洪斌,等.面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电气设备》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129-130.

[2]马占军,张妍.以专业转型为契机的“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8(3):164-166.

[3]曾敏,唐闻捷,王贤川.基于“互联网+”构建新型互动混合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7(5):47-52.

[4]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20.

[5]卢飒.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电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2):117-119.

U665-4;G642

A

10.15913/j.cnki.kjycx.2021.01.058

2095-6835(2021)01-0147-02

黄靖(1980—),男,湖南长沙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及安全运行。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电气设备岗位考核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浅谈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隧道电气设备养护维修和管理探讨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检测及注意事项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