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探索
2021-11-27李素华蒋亚华韩浩章张丽华
李素华,蒋亚华,董 蓉,韩浩章,张丽华,张 颖
(宿迁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校的教育要全面执行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1]。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国内各类高校开展了在各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改革[2-5]。《中外园林史》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教学中以时间为轴线介绍了古今中外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及其蕴含的文化背景,以各个时期最具代表型的园林为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造景元素、审美思想和设计理念等,理论与实践性均较强[6]。为了使学生深入掌握中国园林文化艺术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优秀创作手法,同时结合新时期生态园林建设的指导原则,强调生态设计、创新设计的理念,充分挖掘园林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通过“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培根固本,将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任务中。
2 《中外园林史》课程特点
《中外园林史》的课程内容旨在介绍各国园林的基本类型,探讨园景背后的美学思想、文化根源等,不同国家园林艺术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有其独特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国园林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以其深邃高雅的意境屹立于世界园林之首。中国园林在形成与发展中,以其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精湛绝伦的造园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追求,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园林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起孕育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美学,影响着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7]。在思政建设教学目标上,既包括知识与技能导向,更注重素质与能力导向。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3 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3.1 课程德育目标
通过优秀古典园林案例赏析、现存古典及现代园林游赏,让学生直观感受园林艺术的美以及它与自然、社会生活的关系,体会和了解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自然、人类、社会、生活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认识到作为风景园林师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不断实现美的情感向美的抱负、美的理想和美的创造进阶。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有其独特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影响了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地区的园林建设和园林风格特征。通过对中国历代古典园林的主要造园形式及形成背景分析,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丰富民族文化及优良传统的国家,培养学生尊重、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国家宝贵的园林文化遗产。使学生能够在根植于人类文化传统和自然系统认知基础上创造、建设和管护可持续美好生活境域。
在现代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重拾城乡人居环境中本土原生的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国人的精神需求。风景园林作为人居环境的理想范式,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将认知与情感、专业与情操、教育与文化综合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强精神的创新人才,以引领行业发展,改善自然和人工环境质量。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
3.2.1 以园林文化为融入点
园林是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的艺术。园林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世界各国的园林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体系。中国园林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发展在不断融入社会文化、经济文化和审美文化等,不同时代的园林有不同的人文景观,体现了不同的经济和历史文化[8]。结合授课内容,通过视频展示东方园林、欧洲园林和伊斯兰园林的艺术布局形式,尤其以我国的园林的发展历史及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中的典型案例为例,展示它们的建筑、书法、绘画、文学、植物造景等艺术,激发学生对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园林文化的自豪感,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3.2.2 以审美观的培养为融入点
园林的设计与布局是人们审美观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体现,它凝聚了造园者和人们对生存空间的向往。园林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综合艺术美,它通过园林的构园要素,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以人工改造,形成一幅美丽的、真实的“画卷”[9]。在教学中,借助造园实例,从园林选址、空间布局、造园要素处理、园林意境表现等方面对造园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形到意、由浅入深地对园林进行鉴赏,不断提高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
3.2.3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融入点
园林既有可居、可游、可用性,还必须起到改善和保护人居环境的作用。园林构成要素的植物是园林造景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具有绿化环境的作用,还具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10]。受中国古代天人关系中悠久的天人合一观的影响,中国园林以第一自然为创作原型,秉承“师法自然”的理念,一直将钟灵秀美的自然山水景致视为理想的人居环境样本而加以体察、感悟与模仿,创造了无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山水园林。党的“十九大”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国园林作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综合体,应以新时代生命共同体、美丽中国理念为指导,致力于打造顺应自然山水环境、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具有中国特色与地域乡愁的山水人居。
3.2.4 以工匠精神为融入点
借助古今中外典型园林案例的形成和工程施工作为切入点,如颐和园、拙政园等,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其历史和当时的技术条件,并通过视频介绍其形成过程,以其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工匠精神[11]。
3.3 教育方法和载体途径
3.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中外园林史》专业课教学中,为了凸显综合性和实用性,实现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一方面经过教师对园林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接受,另一方面将国内外优秀园林设计实例纳入教学中,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其中的园林艺术,并组织学生到当地公园、街道和居住地等园林绿化体验,在可观、可学、可感的情境中现场感悟,真切感受造园文化、造景艺术。结合实践,让学生身临其境中实现园林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对优秀园林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自豪感。鼓励和指导学生将实践经验用于园林规划设计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受水平,产生认同感,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
3.3.2 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意一言一行,以良好的品行“润物无声”地感化学生。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示范,既要重言传,又要重身教,把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园林知识的理论分析、实例讲解、操作示范等无形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对理论知识的条理性、实践操作的规范性内化在心里,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达到了育人的目标。
3.3.3 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教师在备课中要善于发现园林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专业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专业知识,又要达到育人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通过园林景象内容的形象描述或特定环境的设置、模拟来创设典型场景,把积极的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自然、生活、社会和人类之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园林知识的激情;另一方面,教师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及时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引领学生正确对待情感,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让学生领悟、理解和认同“园林人”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协同。
3.3.4 成人与成才相统一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将思想情操培育与专业教肓融合,探索实践与教书育人、思想情感教育与专业教育、实现成人与成才的统一。积极推进“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培养,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行业的情怀,树立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使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12]。
4 《中外园林史》课程思政的实践成效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中,把注重审美能力培养、绿色环保设计作为园林艺术创作的思想引领。充分挖掘该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弘扬中国园林艺术文化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生态园林建设的指导原则,强调生态设计、创新设计的理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工匠精神。
4.1 深入剖析中国园林艺术精髓,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首先教学中不断融入优秀的园林文化,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比中西园林艺术风格的差异,探讨中国风景式园林“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与热爱专业的基础情感。
4.2 通过园林艺术品鉴,积极提升学生审美修养
以审美观的培养为主线,结合心理学中关于审美的四个心理层级,提出园林审美的四个境界,即劳形舒体、悦目赏心、因情迁想、惬志怡神,案例分析时引导学生从形到意、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地对园林进行品鉴,此外鼓励学生多积累历史人文知识,品读园林作品,多亲近园林,要求学生写园林游记,通过哲学思考对园林美的深层主题进行把握,把观、品、悟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4.3 强调生态文明价值,培养生态绿色设计理念
要唱响以生态环境保护这根主旋律。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参观,体验植物在景观配置中的美学意义和生态功能地位,引导学生在植物配置中注重乡土植物的利用、物种多样性的原则、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原则,逐渐从自然资源的索取利用转变为可持续性开发的思考方法。
4.4 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之风,增强职业敬畏精神
结合古今中外优秀造园家的学习、创作历程,通过故事讲述及视频观看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业务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锻炼,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炼成奉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