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背景下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1-11-27张欢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4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部门基层

张欢

(绥化市安达市统计局,黑龙江 绥化151400)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各个传统行业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层统计工作也是如此,这对基层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①来自民众的要求。随着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信息和数据的需求更加迫切和准确,以求快速处理社会经济事务,因此,统计部门的工作对效率的要求更高。②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系统内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结构目前更加多元化,统计数据的数量出现巨大的增长,统计报表分组流程更加复杂,统计部门对于数据的日处理量和收集量都大幅增长。统计系统内部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优化工作流程,从而满足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对统计工作更高的要求,保证统计工作的安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③其他部门的要求不断提高。统计部门是政府的机构之一,并且是数据官方的处理部门和发布机构,其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经济信息,是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因此统计部门是重要的辅助部门。其他部门对统计部门信息数据的需求迫切,希望可以得到快速和准确的数据,从而指导部门工作和决策。④领导的要求更高。统计信息是一个大的综合体,包括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全部信息,是进行经济发展和重要决策的基础。各级领导对统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其可以服务于宏观调控和宏观决策。

1 统计信息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统计任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增多,各方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基层统计部门要紧跟时代发展,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提高统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

基层统计信息化技术可以应用在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例如统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和服务等,通过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使统计工作更加集约化,优化统计管理的效果,促进统计工作效率提高。基层统计改革过程中,统计信息化是重要的方向之一。

2 目前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在信息化建设上缺乏统一的部门标准或规范

目前,统计部门虽都开始信息化建设,但是不同地区间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导文件,造成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统计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缺乏依据,部分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是探索前进。这种情况会造成统计部门信息化建设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在人力和物力方面也造成浪费。

同时,不同地区在开展统计信息化建设时做法各不相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投入大,起步早,部分地区则发展较慢,这与地方政府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中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有关,从而造成了不同地区力度不同的情况,使不同地区间发展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

2.2 工作人员对统计信息化认识不足

目前,部分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对统计信息化没有足够的认识。部分统计人员害怕统计信息化,觉得一旦应用会增加其工作难度,或者认为基层统计工作无需使用如此先进的技术,不愿意接受新技术的应用,也不关心基层能否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这种错误的思想不利于人员开展统计工作,提高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部分统计人员习惯沿用传统统计方式和设备。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造成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难以推进。随着社会的发展,想要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首先应统一思想认识,为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助力。

2.3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专业人才缺乏

任何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都需要引进先进的专业人才,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目前部分地区缺乏高素质的统计人才,现有统计人员也存在一定的流失,尤其是既懂得统计方法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在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中,要提高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如果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则势必影响统计信息化建设效果。

2.4 信息化建设上设备落后

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就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但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应的设备作为基础。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其需要更多高科技硬件设备,但是对于部分地区来说,由于经济发展较慢,或者基层地区投入不足,造成无法采购先进的硬件设备,进而造成技术无法充分发挥。尤其是基层统计部门,资金缺乏造成关键技术和设备无法引进,操作技术缺乏先进性,信息化建设落后。在制约基层统计信息化发展的原因中,硬件设备的缺乏是重要原因,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应用信息化技术,如统计工作应用较少,势必造成统计工作脱离时代发展。

3 新时期加强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 基层统计部门逐级建立信息平台

在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基层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不同基层统计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平台上,统计人员可以进行信息的上传、下载、整理和分析,并且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不同地区人员的交流。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平台,统计信息可以实现快速的传递,有助于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增加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加大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与传统的统计方式相比,可以节约人员成本和时间。此外,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还突破了办公地点的限制,使统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统计工作,满足不同实际情况下完成统计任务的需求。

3.2 提高统计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想要实现基层统计信息化,则首先需要提高统计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在思想上提高重视。基层信息网络的作用需要充分的发挥,在日常工组中需加大信息技术宣传,使统计人员都能理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鼓励大家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目前网络媒体成为了主流,可以多利用网络媒体对统计信息技术进行宣传,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统计人员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业务水平。通过思想上的转变,来实现业务上的提高。

3.3 加强硬件的购置和升级

统计信息化建设中硬件设备水平是具有重要影响的,是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上传和采集,更是涉及众多统计部门的信息获取。在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发展进行更新换代,从而保证统计信息平台的先进性。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硬件和技术的支撑,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利用财政资金,按照信息化建设预算采购相应的设备,或者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保证基层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需求。此外,各地区除了需要保证信息化建设硬件,还要提高信息化建设的人才技术,培养高素质的业务人员,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质量。

3.4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统计体系

以国家统计局为标准,进行信息化建设,形成从上至下全方位的信息化统计系统。中国建立全国信息化统计的基础就是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使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和广泛。建立信息化体系后,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分析和统计数据汇总,从而指导各地区的政策决策。同时,由于各地方的统计数据可以汇集到国家统计局,从而帮助相关部门预测未来发展形势。随着中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国政府工作中也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水平,还扩展了服务职能。在目前互联网时代,采用统计信息化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得到客观的结论,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预测提供指导,防范风险。

3.5 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国家要加大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国家可以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在财政上予以倾斜,为基层统计人员信息化建设配套资金,从而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

3.6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各地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中都应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首先,基层统计部门要为优秀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为新加入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培训教育、足够的发展空间,并保障高素质人才的生活需求。目前中国各地区都加大了人才的争夺,给出各种优惠的政策,因此,需要做好人才的引进计划和发展计划。

4 结语

总之,随着统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各个地区对统计信息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只有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才可以提高统计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满足社会各界对数据信息的需求。想要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建设,还应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制定科学的发展技术,提高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部门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现状分析
走基层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