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2021-11-27钟美慧郝丽娜贺全德
钟美慧,郝丽娜,贺全德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科类专业的教程普遍存在理论大于实践,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缺乏实践和操作能力的问题。新工科的实践改革核心是“研行一致”,所谓研就是项目研究,行是指教学实践,二者相结合的执教模式,将会是以后长期发展的形式,也将是教学改革的主题。
1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固化,课程体系落后
中国固有的“大土木”教学模式根深蒂固,而土木工程的课程体系落后于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这些最根本的产业结构问题,会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学生的专业能力无法胜任快速发展的企业工作。土木工程本身枯燥,加上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效率也会变低。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教学模式存在单一化特点,学生面对没有创新的理论、落后于实践的教学,缺少学习积极性。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学科,所有的理论都是经过实践,并通过思考、探索、总结出来的,而学生在课堂只是“循规蹈矩”地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容易僵化,课堂被灌输大量理论,课下疲于应对作业和各种试题,对知识的掌握局限于浅层次的认知,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更缺乏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2]。
1.2 实践教学不理想,没有清晰的目标
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目标没有合理规划,导致实践教学目标不清晰。目标犹如航行的方向,教师是掌舵者,只有与项目工程一线的技术员不断沟通交流,才能确定目标是否准确可行。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现实中,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中没有一线人员的技术经验,更多的是“纸上谈兵”,所以制定实践目标就变得相对困难。
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必须要有一套明确的实践教学方案,否则在没有条理和方向的摸索中,容易走弯路浪费时间。有了科学的实践教学目标,学生才会有动力和积极性,并能在实践中思考和检验理论,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是缺乏根基的,无法指导工程顺利进展。
1.3 缺乏复合型教师,理论和实践不相符
“新工科”的特点是具有学科交叉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跨界融合的能力,也就是对多门学科有专业化指导,并能进行深入分析思考,能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还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中国高校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能力上没有“一线作战”经验,不能做到教研合一。
中国的实践教学虽然提了很多年,但执行的过程总是遇到重重阻碍,很多高校聘请教师的标准是注重学历和职称,忽略教师的阅历和能力,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也多是来自教师课堂传授时引经据典、滔滔不绝,问题引入时深入浅出。但真正指导工程项目时,由于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于是形成了课堂和课外的强烈反差,而倡导的实践性教育成了一句空口号,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没有经过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思考和创新也就无从谈起[3]。
2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要改变的是传统教学观念,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在教学的实践改革中,师生都要具备创新的意识,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2.1 加强融资渠道,改进教学设备
教学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先进的实验设备,学校一般除了基础实验室之外,还可以增设开放性实验室,用以学生课下实验操作练习,提高学科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是学生进行实验和创新的基本条件,只有多做多实践,才会发现问题,并在思考中寻找解决方法。而相比落后过时的设备,不但无法呈现实验效果,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4]。
教学硬件设施的改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充足的经费是实现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学校应通过多渠道获取国家或企业资助,用以投入到教学基础设备的改进(包括实验室),筹集的资金也可用于实践教学的奖励和补助。学校可以尝试通过省部门扶持项目中的特色产业,获取部分经费,也可以以创意大赛奖学金的形式筹集,争取学校往届毕业生的支持,为母校科研贡献一份力量,比如邀请参与学校定期举办有关土木工程的创意竞赛、工程设计等,以校友的名誉成立基金会,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感恩,也是一份荣誉。
2.2 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增加实践课程
土木工程专业对人才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必须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自学能力。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学生更是要有多科融合的跨界能力,因此校外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要为复合型人才创造更多优势和条件,可以实行校企合作,学校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到企业中进行多方位、多途径地展开“针对性学习”,增强实践能力。而企业中的技术精英或中高层骨干人员,可以到高校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培训。
学校要成立校外实践小组,把校外实践基地打造成学生积极参与的“实践乐园”,设立专项费用,并为校外带队教师设立奖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小组个人发放津贴补助,从而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对全方位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实践计划,在学习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理论性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提炼理论知识。
2.3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核心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创新理念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需要在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将这种创新意识引入到教学中,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创意大赛,鼓励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参与,把抽象的理念加入创意,在实践中变得生动形象,有文化感和美感。还可以关注并参与主流平台的创意评比活动,让兴趣引导动力,在平时的观察和思考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成为具备高精尖知识的人才[5]。
学校要积极打造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在校园网站、文化墙等设计鼓励创新的标语,倡导学生开展创新研究,通过活动将创意作品在校园和班级内展示。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土木工程中面临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享,为专业创新寻找突破口。土木工程专业的创新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对专业知识熟练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大脑进行的一种复杂整合,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没有创意和灵感。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多一些创新的启发,鼓励学生有创业的理念和勇气,因为创新是复合型人才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2.4 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培养“多专多能”人才
高校学生的考核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作业或考试上,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很多学生为了提高书面考核分数,忽视实践性操作。在新形势下,这种落后的考核机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会导致教学与实践相脱离。考核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就是对实践教学的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大打折扣,理论也失去存在的价值。在快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名片”,学生在实践过程的考核机制,没有统一的标准,应该灵活化、科学化,学校可以把实习理论部分和实践中的创意设计环节,由学校和实践单位分别制定,学校负责基本知识的考核,企业负责把控实践性和创新性内容,校企发挥各自的优势,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全面考核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有效的教学反馈中,学生有针对性地认知自己,进而提升自己的薄弱环节。
3 结束语
目前土木工程学生在多科目交叉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偏弱、跨界融合困难的特点,学生需拿出更多时间、精力,来提升自己以达到“多专多能”的要求。新工科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推翻原有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挑战的跨界培养,是教学的一次创新性改革,也意味着专业的融合和创新。基于新工科的土木工程教育要以全新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打造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全方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