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兴区蔬菜特优基地应对措施及发展模式探索
2021-11-27齐艳花刘福娟
王 维,齐艳花,张 萌,王 冉,陈 宇,刘福娟,白 峰,王 舸
(1.北京市大兴区蔬菜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600;2.北京四季阳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3.北京宏福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4.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地隔离措施的施行造成蔬菜种植人员短缺、销售渠道锐减,部分产地的蔬菜难以进入市场,部分地区的蔬菜供应出现阶段性短缺的状况[1]。大兴区作为北京的南菜园,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疫情期间市民的菜篮子不受影响,其中,蔬菜特优基地成为行业自救最重要的手段。北京宏福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工厂化生产特优基地、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蔬菜工厂化生产特优基地、北京四季阳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蔬菜产业化生产特优基地3家蔬菜特优基地是大兴区2019年创建的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基地。大兴区蔬菜特优基地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指导园区工人做好疫情之下的蔬菜生产工作,保障了蔬菜生产和供应,2020年1—8月累计为市场供应蔬菜2 461.65 t。面对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蔬菜特优基地及时调整生产管理措施,促进蔬菜稳产保供。
1 成效分析
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兴区蔬菜特优基地作为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基地,积极按照《2020年大兴区蔬菜产业春耕生产工作指导意见》科学应对,取得了明显成效。表现在:一是园区协作,共同发展。蔬菜基地与周边园区、农户相互协作,协调使用人工、解决种苗和蔬菜销售问题,平均每天为社区配送蔬菜3 500 kg,在草莓销售季节,每天销售草莓350 kg。二是轻简设备,智能发展。园区积极应用自动播种机、水肥一体化等智能化设备,减少了20%人工投入,提高了蔬菜生产效率。蔬菜种植管理采用互联网智慧监管,实现管理智能化,提高了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农业发展,就业增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有一些农村劳动力失去了外出就业机会,随着蔬菜生产的逐步恢复,蔬菜特优基地吸纳了周边200余户村民就业,为保就业作出了贡献。
2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蔬菜生产应对措施
2.1 成立互助组织,解决蔬菜用工和销售问题
疫情期间,由于人工短缺,给蔬菜育苗、管理和采收造成了很大影响。为避免问题再次发生,蔬菜特优基地成立了园区互助组织,与周边园区、农户相互合作,在蔬菜生产用工比较集中时,与其他园区调剂使用人工,解决因人员短缺而影响蔬菜生产的问题,保障蔬菜的适时定植和管理。销售方面,在保障蔬菜质量的前提下,各园区、合作社相互协作,销售渠道较多的园区帮助其他园区进行蔬菜销售。在重大疫情发生时,以上措施解决了蔬菜滞销问题,减少了损失。
2.2 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叶菜生产
遇到重大疫情和灾害天气发生时,需要因时、因地、因市调整优化蔬菜结构,在做好在田蔬菜管理的同时,合理安排茬口,丰富当地急需的蔬菜品种和类型。蔬菜特优基地原以番茄、黄瓜等果菜种植为主,疫情发生后,除原有已定植的果菜外,增加了省工、速生的“大速生”散叶生菜、“京研”快菜、“京菠3号”菠菜等叶类蔬菜,提高了蔬菜播种面积和生产能力,增加抗病、高产等优新品种种植,提高了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2.3 应用先进技术,提高蔬菜生产效率
充分利用轻简化栽培技术与设备,全面推广应用电动播种、轨道运输、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育苗播种、水肥管理、果实采收等环节用机械代替人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环节和次数,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实现蔬菜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减少用工需求,提高蔬菜生产效率。
2.4 加强产销对接,保障蔬菜供应
蔬菜特优基地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与本来生活、永辉超市公众号、微商微店等电商平台合作,解决疫情发生时蔬菜销售难题;加大“四季阳坤”“宏福柿”“京果番茄”品牌发展,促进农产品销售和蔬菜产品优质优价;采用微信订单、基地蔬菜直供社区等创新模式,为居民送菜上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保障蔬菜供给有序开展。例如,疫情期间宏福蔬菜特优基地加大了对基地间的物流投入,及时从旗下黑龙江大庆基地调入各类番茄产品;同时,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增加家乐福超市、华联超市、永旺超市、永辉超市等线下大众超市销售渠道,保障北京市场供应不间断。
3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蔬菜特优基地发展模式
3.1 完善的运营模式
3.1.1 蔬菜工厂化运营模式
蔬菜工厂化生产既可使蔬菜生产完全摆脱或减轻对自然界的依赖,又可大大改善劳动者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劳动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蔬菜工厂化生产具有很多优势:一是生产智能化。工厂化生产采用智能化生产设备及计算机智能环控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结合水肥一体化系统、雾化降温系统、循环加热系统、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等智能化管控系统,实现生长环境可控。二是生产标准化。所有人员进入温室严格采取消毒流程,减少了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建立生产管理档案以及肥料、药品等投入品使用台账,严格执行采收和上市标准。三是产品安全优质化。蔬菜产品定期进行农残检测,确保上市产品的安全性,生产过程安装使用农产品追溯设备,实现生产到上市全程可追溯;可控的生长环境可实现植物生长所需温、光、水、肥、气5大气候因子的可调节,使植株达到最佳生长状态,提高了蔬菜的安全质量水平。大兴区北京宏福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是大兴区典型的工厂化蔬菜生产基地。宏福基地总占地面积84.8 hm2。基地现拥有智能联栋玻璃温室50 000 m2及6 000 m2技术区;京农基地拥有连栋智能玻璃温室63 000 m2,全部为无土栽培设备,年生产番茄1 500 t。可控的蔬菜生长环境有效地减少了极端灾害天气的影响,而智能的管理模式减少了疫情等突发因素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形成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的农业良性循环体系,实现了周年生产,终年供应。
3.1.2 蔬菜产业化运营模式
北京四季阳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蔬菜产业化生产特优基地在规划、建设时,同时兼顾了地方特色和地域优势,与周边现有科技园区形成错位竞争格局,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园区产业化运营,集蔬菜生产、科普、销售于一体,促进园区整体的发展[2]。
产前环节:四季阳坤特优基地拥有自己的蔬菜育苗场10 672 m2,年育苗量780万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蔬菜种苗出现“一苗难求的”现象,育苗场为园区提供优质蔬菜种苗的同时也解决了周边农户购苗难的问题,为园区增加了经济收入,带动了周边农户蔬菜生产。
产中环节:园区拥有专业技术团队,对生产过程中水肥、植保各栽培环节进行管理,定期邀请专家对技术人员和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园区蔬菜种植技术水平。
产后环节:园区蔬菜销售采用线上、线下订单等多形式销售,解决蔬菜滞销问题。非疫情时期还可进行观光采摘,同时兼具农业科普教育功能。通过科学的管理,探索出适合农业园区生产经营的发展模式。
3.2 科学的管理模式
四季阳坤蔬菜特优基地以“公司+农户”模式,宏福和京农蔬菜特优基地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通过高度集中的组织管理方式,配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各司其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财务制度、人事劳资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经营销售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应急处理制度等。做到工作流程可追溯,工作成果可量化,责任落实到人,提高了园区运行效率。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园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减少了蔬菜种植效益的损失。
3.3 智能的网络化模式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有机融合,助力了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及社会化服务的数据化、精准化、智能化,推动了现代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3]。大兴区3家蔬菜特优基地通过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改善了农产品流通状况,促进了农产品贸易,通过《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提高了农产品市场争力。通过开展互联网+电商销售,打造特色明显的区域蔬菜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促进大兴区蔬菜特优基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和销售,并打造大兴区农产品销售典型。同时,加强技术支撑和检测能力建设,强化了源头风险控制,创新应用“互联网+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和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综合信息系统。加快建设和完善农资、农产品追溯及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了追溯平台的对接和互联互通,让蔬菜生产过程透明化,从生产到上市实现可追溯。在疫情之下,不仅让消费者有蔬菜吃、还要吃得优质、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4 小结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3家蔬菜特优基地完善的运营模式、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智能化的发展模式保证了园区的蔬菜生产与发展,为大兴区蔬菜应急保供作出了贡献。随着极端气候对传统农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蔬菜生产环境可调控性强,产品产量和质量高,且可周年生产、持续供应,结合冷链物流保鲜运输,网络化销售的新型农产品供给模式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4]。除此之外,蔬菜园区之间需要加强经验互鉴和协作,加强供需对接,成立统一的对接平台,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打造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生产园区,丰富首都“菜篮子”,提高蔬菜应急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