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1-11-27□管琼
□管 琼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尽管新媒体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一定冲击和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时代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能够让人们在更短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但是,新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仍存在诸多弊端。为此,要想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新媒体环境,对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信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具有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诸多优点。新媒体行业是基于传统媒体行业资源进行改变和创新,将过去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来获取信息的方式转变为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便于人们信息资源的获取。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舆论特点
1.舆论主体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特点
随着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自媒体的出现,传媒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舆论表达主体、引导主体,个人甚至只要借助一部手机,就具备表达意见想法、影响舆论的能力。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舆论主体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分散性和隐蔽性。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言一行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购票、住宿等活动都需要进行身份信息的验证,而网络作为一个虚拟平台,人们可使用虚拟的身份发表言论、表达想法,导致舆论主体分散,人们可以在网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很难通过网络信息辨别对方真实身份,导致网络主体具有隐蔽性特点。
2.舆论内容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
受传统信息行业传播媒介的限制,传统信息行业在信息承载方面相对有限,而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量巨大,获取途径又十分便捷,导致舆论内容更丰富。传媒技术的变革,也极大地丰富了舆论表达与引导载体,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通过社交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兴载体,打破了人们信息交流的时空界限。
但是,由于没有受到更有效的监管,部分舆论内容体现出较强的主观性。舆论内容复杂性表现为:不同舆论主体各抒己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舆论传播的权威性。舆论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破坏性,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三、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
1.网络中把关人角色缺失
把关人这一名词简单来说就是舆论传播过程中由把关人负责审核信息是否合规、合法。一般来说,传统媒体行业在信息发布前必须层层筛选、审核信息,把关人会将其中包含的不良内容剔除出去,发挥正确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而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中把关人这一重要角色缺失,人们可以通过多种移动终端发表意见和言论,负面信息在网络上肆意传播,甚至有的营销号为博人眼球蓄意发布虚假内容,根本没有把关人的把控。这种不良信息久而久之就会荼毒人们的心灵,尤其是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2.主流媒体公信力有所下降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大多会设立把关人,严格审核信息内容,这种传播方式呈放射状,以主流媒体为中心向社会的各个领域、人群扩散。但是,主流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不够及时,监督不到位,公信力有所下降。而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对社会敏感、痛点、难点、热点问题给予更多关注,但由于缺失把关人,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在其中传播。
3.网络信息质量较差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传播更快捷、更方便,网络上一些舆论相对偏激,其中不乏不法分子恶意带节奏,导致网络信息质量下降,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在网络中传播,舆论内容真假难辨。
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策略
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及其影响的日渐广泛,做好新形势下的新媒体舆论引导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站在“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切实增强新媒体舆论引导力。
1.建立立体的现代传播体系
新媒体时代下应建立立体的现代传播体系。由于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为避免舆论偏激化,就必须增强舆论传播的主动性,让正面观点占据主导地位,避免负面观点影响舆论走向。同时,应增强主流媒体在网络传播中的公信力,让主流媒体在网络传播中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2.抢占传播主动权
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要充分考虑用户需求,重视用户的体验,在占据传播主动权的同时,还能做到正确进行舆论引导,重视信息传播的质量和内容。
3.加强法制建设
当下,我国与新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不健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管部门应不断加强法制建设,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监管等方式,为新媒体舆论环境保驾护航,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4.推动新媒体舆论多元化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想充分发挥舆论正确引导作用,就必须推动新媒体舆论的多元化发展。网络平台必须建立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尤其是对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网络平台必须加强监管,避免传播虚假信息。
新媒体传播模式削弱了把关人的作用,使舆论引导信息的发布不需要层层审核和严格把关,从信源、传播到反馈各环节,普通民众都可以参与,而且由于传播渠道的开放性,使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急剧扩散。把关人的缺失,使被放大的舆论引导信息缺乏相应的约束性和组织性,形成了众声喧哗的局面,不利于凝聚共识、成风化人、传播正能量,也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带来了风险。对此,网络平台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设置专门把关人,对信息进行审核把关。新媒体舆论引导者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所发布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准确的,不能为吸引民众关注而胡编乱造,也不能在不了解事实情况下就作出结论,更不能做“标题党”,用骇人的标题吸引关注。
5.落实网络实名制
当下网络诈骗、诽谤等事件并不鲜见,给网络用户安全带来威胁,这主要与网络主体隐蔽性特点有关。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网络舆情涉及多个领域,任何与用户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均有可能点燃用户情绪,使议题呈现井喷式传播。要想从根本上避免不良、虚假信息的传播,就需要落实网络实名制,让每一位公民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生活中都能得到法律的有效监管和约束,有效减少不良信息和非法信息的传播。有了清晰的身份认证,有了明确的追责机制,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发言负责。互联网时代,发声前多考虑、细思量,有利于形成更加理性的舆论环境。另外,要促进网络信息透明化,保证用户知情权,加强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让更多用户了解真实信息。
五、结语
当下,新媒体作为一种主流传播方式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舆论引导带来挑战。舆论走向直接关系社会健康、和谐和稳定,因此应建立立体的现代传播体系、加强法治建设、推动新媒体舆论多元化发展、落实网络实名制,在全社会营造健康、积极的新媒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