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省会电视台新闻节目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2021-11-27□
□
一、省会电视台的资源优势
省会电视台地缘政治是独一无二的,既可以专注本地城市各种新闻,也可以放眼全省进行信息总汇;既可以深挖本地资源,丰富新闻节目样式,也可以融合共性进行联播。本地新闻资源是每个城市的王牌优势,相比卫视台和市县地方台,省会电视台的资源优势更明显,这也是省会电视台的立身之本。强化电视台在公众心中的地位,特别是强化其在本地受众心中的位置,就一定要做强本地新闻类节目。
二、做好省会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策略
1.多关注百姓身边事,尽力拓展报道面
受众对资讯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对身边事关注的比重更大,这是公众普遍的心理需求。省会电视台做新闻节目坚持大事小事不遗漏,小事身边事能让当地公众尽快看到。同时,尽力拓展新闻报道面,不仅报道政治、经济、社会等常规题材,也涉猎教育、科技、财经、卫生、旅游、娱乐、投资、金融、健康和美容等各个领域,在新闻采制过程中要尽可能丰富新闻元素。
2.突出新闻的权威性和丰富性
省会电视台的新闻与网络新闻不同,应做到更具权威性;与卫视频道新闻也不同,应做到捕捉新闻上游信息和下游信息细节,尽可能多地应用大数据技术制作图表新闻、数据新闻,让一条新闻尽可能传递出更多的新闻信息。
3.大主题小切入
在新闻报道技巧方面,省会电视台时政新闻要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内容,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同时做到大主题小切入。
4.提高亲和力
省会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也较高,人们对新闻节目服务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过去的实用性为主,到如今兼顾趣味性、观赏性,这就要求在新闻节目中要改变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方式,提高亲和力。
5.创新机制
在数字化传播方式盛行、媒体大融合的态势下,电视媒体的竞争优势究竟何在?答案是内容产业上的天然优势。而要把内容这块做强做大,机制上的巨大变革已成为必然。如何用科学的机制调动电视新闻节目生产一线员工的创造性,以在内容依旧为王的时代里增加发展的后劲,在数字化传播的时代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必须破解的一道现实命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构建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机制对省会电视台而言影响深远。
一个运行良好的、具有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体系,必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新闻内容生产流程,使整个电视内容产业的发展面貌为之一新。在这种新机制的推动下,新闻节目制作模式、互动模式必将有突破性改变。
三、省会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要类型
1.时政新闻
省会电视台时政新闻节目应当坚持亲民视角,从普通百姓需求入手,突出报道的人性化。新闻报道中增加生动元素,把生硬冷的时政新闻做成熟软暖的温情新闻,完成媒体传播的主要使命。
2.民生新闻
省会电视台民生新闻内容关注度较高,对这类新闻要注重优化品质。新闻视角不能停留在鸡飞狗跳的琐碎事情上。这类新闻要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物价、教育、就业、医疗、住宅、社保等民生大事,起到服务作用。节目要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把镜头聚焦于街头巷尾,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活动态,反映民生民情,体现出电视媒体浓郁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3.服务类新闻
要做活省会电视台都市新闻就必须增加服务类新闻内容。新闻服务类内容在新闻节目中的总体占比可以较少,但是它必须起到胶水的作用,成为百姓每天必看的一个内容。新闻服务节目与专题服务节目相比内容更广泛,时效性更强,节目可以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一般情况下,省会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服务内容容易在表现形式上流于说教,这是必须改变的。省会电视台权威性最强的新闻节目就是调查类节目。采用社会调查方式,展现新闻事件本质。
4.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节目要有一定文化内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省会电视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面向地方广大群众,从根本上具有教育、引导的功能和职责。这就要求社会新闻节目要有文化内涵,以通俗易懂、易于被人接受的方式表述。省会电视台虽然无法与央视相提并论,但是,可以根据自身地域生活习俗和文化底蕴做出特色新闻节目。
5.直播新闻
省会电视台应当挖掘自身优势,放大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特性,发挥新闻传播的权威性、专业性。省会电视台也属于地方电视台范围,灵活性比较强,应运用新科技更新节目形态。实现新闻现场直播的常态化是其制胜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方法之一。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兴起,网络媒体报道随时报道突发新闻成为常态化。这就逼迫传统媒体也要提高新闻传播速度。电视新闻时效性变得越来越差,这已经成为共识,所以必须进行创新,做大做强电视新闻直播。
四、结语
进入融媒体时代,省会电视台必须全面改革,推出创新新闻栏目,提高专业化频道的市场占有量,不断创新节目样态、编排手段,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打造品牌节目,使其成为频道收视的旗帜标杆,也成为本土观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栏目。依靠省会电视台的创新机制孵化新栏目,让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栏目自动退出,促进全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