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激发机关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动力

2021-11-27马凤实

政工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机关干部军官机关

曹 云 马凤实

随着部队改革转型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结构重组、体系重塑、制度重建在推动部队建设整体性跃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阵痛性”矛盾。实践感到,机关干部在思想稳定、能力提升、职业发展、闯劲保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各级认真研究解决。

一、大力搞好教育引导,破解“在位难安、后浪不继”之惑

当前,随着改革“第三场战役”不断深入,一些制约部队建设的深层次问题正在破解,干部队伍整体思想稳定、积极向上。然而,一些机关干部的认识误区和消极情绪却不容忽视。有的感到地位作用下降了,有的感到职业发展前景变窄了,加之改革后机关人少事多、标准更高,一些单位出现了“老机关”待不住、“后浪”又接不上的情况,机关干部青黄不接、选调困难的问题逐渐显现。

上述问题不容回避,必须以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精神去正视和解决。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回应机关干部的痛点关切,帮助他们认清职责使命,以更好的态度担起责任、尽心履职。一要充分尊重。要正确认识机关干部的地位作用,机关干部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既是党委首长的参谋助手,也是指导基层、帮抓基层的骨干力量。强调“猛将必发于卒伍”,目的是引导机关干部重心向下、面向基层;强调参谋、服务、执行职能,更有利于机关干部转变作风,用实干树立威信、用作为赢得地位。二要回应痛点。要有共情能力,对机关干部加班加点过多、职业发展受限、现实困难较大等问题要耐心倾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决不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要有求实精神,认真研究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准成因,对症下药。三要正向引领。要教育机关干部坚决服从改革大局,自觉对表看齐,不发不负责任的牢骚,不被消极负面情绪所裹挟。要引导机关干部看到改革是一个渐进向好的过程,切实克服浮躁情绪,稳定心神,扎实工作。

二、大力推动素质升级,破解“压力山大、本领恐慌”之急

改革调整后,基层更为充实,机关明显精简,“小马拉大车”成为常态,这就要求机关干部必须具备更强的能力素质和更高的工作效率。但从现实情况看,在任务增加、时间趋紧、标准拔高的情况下,各级机关短期内还难以适应,工作纷至沓来、人员疲于应付、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时有出现。

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寄希望于削减任务、降低要求,关键要从自身想办法,积极引导机关干部增强聚焦主业、精通本职、多向多能的素质。一要培育“聚焦主业、为战务战”的打仗型素质。习主席对备战打仗看得最重、忧虑最多、叩问最严,要求部队“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谋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要着力提升机关干部能力构成的含“战”量,让思维理念、工作方式、作风形象等都与打仗高度契合起来,从解决“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问题入手,切实蓄足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底气。二要培育“精通本职、独当一面”的专业型素质。当前,机关工作是严格按编运行,“一个萝卜一个坑”,加之其专业性、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每名机关干部都要成为个顶个、实打实的行家里手。特别是新进机关干部,必须抓紧点滴时间在所负责专业领域勤学苦练、深钻细研,尽快担当起岗位角色,完成好职责任务。三要培育“多向多能、应对裕如”的复合型素质。机关精简后,一些岗位没编制了,但工作并未自然消失;一些工作调整了,但人员并未增加。这就要求机关干部拓宽业务范畴,掌握多项能力,积极引入现代办公方式,既专又博、善于统筹,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三、大力优化成长路径,破解“出路收紧、发展受限”之困

新的军官制度明确要建立军官职业发展路径管理制度和岗位任职资格制度。这两项制度的实施,为军官科学管理、有序流动奠定了基础。但从现状看,一些不具备相应任职资格的机关干部职业发展出现阻滞,长期服役的思想有所动摇。有的已错过补经历的机会,干劲受到挫伤;有的过去是优中选优被组织挑到机关的,现在出路收紧,感到难以接受。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各级要引导机关干部端正态度,服从大局,主动顺应政策规定的调整变化,合理优化个人职业发展路径。一是路径上尽早规划。新的军官制度分类明确军官职业发展路径,其目的是引导军官更好地规划设计必经的教育培训、岗位任职和拓展历练,进一步透明军官职业发展前景。作为有志于长远发展的“参谋军官”,必须针对自己的发展路径提前进行规划,对个人成长“路线图”做到心中有数,并主动与组织选择紧密衔接起来,切实做到该送学培训时就出去、该下基层时就下去。二是经历上能补尽补。在任职资格成为刚性要求的情况下,经历是否扎实成为影响军官成长进步的关键因素。对于有机会补经历的机关干部,各级要舍得将其送校深造或放到基层任职,切不可犯本位主义错误,忽视了人才培养这个大局。与此同时,机关在选调干部时,既要考虑机关完成任务需要,也要考虑干部成长路径和发展空间,努力画好集体发展与个人进步的最大“同心圆”。三是完善过渡期政策。目前,关于任职资格问题,新的军官制度主要对培训经历有所放宽,但对机关干部最缺的基层主官任职经历则卡得很严。这样一来,一些单位出现了位置空缺不得不在少数人里选的窘境。客观上讲,初始即严会有效促进新制度的贯彻落实,但从保留人才和大范围选人的角度看,探索通过放宽代职资格条件等办法帮助机关干部补齐基层经历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四、大力纠治形式主义,破解“价值虚耗、劳而无功”之苦

当前,形式主义已成为影响机关干部动力活力的顽疾。有的身陷文山会海、繁文缛节之中,老“五多”未除,新“五多”又至;有的整日忙得不可开交,休息无法保证,家人难以理解;有的对正风肃纪、督导问责心存畏忌,担心“干得越多风险越大”,闯劲拼劲有所弱化。

邓小平曾指出,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纠治形式主义,既是纯正党风的要求,也是为机关干部减负的现实需要。一是防范和纠治繁琐哲学带来的“留痕主义”。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有的对机关干部提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搞简单问题复杂化,让一些机关干部成天忙于推材料、签文件、请假派车、参会陪会等琐事之中。凡此种种,都是不重实效的形式主义,貌似认真扎实,实则明哲保身、不负责任,消磨了机关干部的激情与活力。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简言之,就是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抓住根本,把握实质,不要人为地把事情搞得复杂化。这一原理,值得我们深思借鉴。二是防范和纠治偏离中心带来的“身份迷茫”。“二八现象”是备战打仗的大敌,常使机关干部陷入事务主义、文牍主义,身心俱疲而又徒劳无功。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开展工作、组织活动不能只看“干”的好处,也要考虑“不干”的可能性,当“不干”更有利于战斗力建设时,要勇于担当、果断删减。要为机关干部聚焦主责主业创造条件,确保他们把有限的心思精力投入备战打仗中去,在归正重心中贡献才智,在为战务战中实现价值。三是防范和纠治问责泛化带来的“寒蝉效应”。要注意保护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多一些欣赏和激励的眼光,少一些质疑和苛责的心态,对于犯过错误的同志也要积极帮助,决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决防止问责泛化,既不因上级过问而盲目扩大,也不因个人情绪而畸重畸轻。要倡导敢于创新、大胆去干的精神,鼓励机关干部出点子、谋创新,吐故纳新,打破陈规,不怕试错,以务实举措改变工作被动、低效循环的不利局面。

猜你喜欢

机关干部军官机关
抗击疫情 志愿同行——记通州区总工会机关干部王亚军
司法部建立机关干部荣誉退休制度
跳伞
高等院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打开机关锁
机关制造
迷你贝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