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新闻传播模式的构建
2021-11-27□
□
如今关于互联网新闻尚未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学术界将传播于互联网,由新闻单位或者商业媒体制作的,可以经由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智能终端获取并转载的新闻称为互联网新闻。较比于传统新闻而言,互联网新闻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只是在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方面发生了改变。虽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革,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产品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相比于传统媒体时代则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短视频新闻作为最能代表互联网新闻时代的形式,已经成为当代人获取新闻最主要的方式。在互联网新闻时代,文本新闻相比传统媒体时代也有了很大的变革,不再单纯地以纸质出版发行的方式出现,更多的是以电子版的方式呈现,受众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手机APP获取新闻内容。
一、互联网新闻的产生与发展
1.早期依赖于传统媒体
在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初期,传统媒体并没有对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给予太多的重视,也并没有在新闻传播思路方面作出明显的调整,只是将互联网单纯地看作是一条传播渠道,并且在新闻传播内容方面加入了电子版形式。在这一时期,新闻的采编、整理等工作依然完全由传统媒体把控。在此之后不久,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综合性网站,如腾讯、网易、新浪等,但对采访权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2.快速发展期渐渐脱离了传统媒体
2003年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我国的互联网行业正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也正是在此时,博客、SNS等一系列注重联系性的应用软件走入了广大网民的视野中。在此之前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尚小,尤其是在新闻受众群体方面。而自2003年以后,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激增,至2009年左右,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接近4亿的规模。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奠定了互联网新闻渐渐脱离传统媒体的基础,也逐渐将我国新闻传播行业正式推向了移动互联的互联网新闻时代。
3.互联网新闻主体渐渐转变为用户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至2010年,我国互联网新闻行业已经完成了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的过程。此时越来越多的用户变成了新闻传播的主体,既往单向式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原来的新闻受众既是新闻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甚至是制造者。传播方式的转变打破了既往互联网新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也让新闻传播的效率比之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出很多。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新闻媒体加入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行列中,如开通政务新闻平台、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统媒体的加入标志着我国融媒体时代的正式到来,也让我国融媒体时代向着秩序化和健康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4.互联网新闻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
在融媒体时代正式开启前,我国传统新闻媒体行业饱受互联网新闻的冲击,同时在此时期我国的新闻传播模式也呈现模糊的状态,虽然传统新闻媒体在新闻的采编制造等方面占据着主导优势,但是由于在受众群体方面已经呈现着明显劣势的缘故,使得其已经渐渐失去了对新闻传播模式的主导能力。但是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开启,传统新闻媒体开始转变思路,纷纷以全新的融媒体理念加入互联网新闻的传播行列中,这样既往的劣势转瞬之间变成了优势,而既往的优势仍然牢牢掌握在传统媒体手中。同时由于传统新闻媒体的加入,我国互联网新闻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健康有序的态势,新闻行业的社会监督功能在逐步强化,传统新闻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及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弘扬作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二、互联网新闻传播模式的构建
1.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在互联网新闻时代,传统新闻媒体不仅要积极参与其中,更要肩负起既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责任。传统媒体在积极参与互联网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不良价值理念的传播,对正确的社会价值理念给予大力弘扬和宣传,以应有的姿态和使命感来净化互联网新闻传播时代的舆论环境。
2.加强交流,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
在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模式的时候,传统新闻媒体应当与自媒体建立良好的平等沟通关系,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虽然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在互联网新闻时代仍然占据新闻的制高点,但是自媒体更接近新闻受众,加强与自媒体的交流可以更好地通过自媒体来倾听广大网友的心声,实时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只有做到这样,传统新闻媒体才能在融媒体时代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为广大新闻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冲击与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正确价值理念的弘扬者,传统新闻媒体应当积极顺应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模式的改变,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优势,在加强与自媒体交流与沟通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优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融媒体时代引导社会舆论和弘扬正确价值理念的重任,为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尽到媒体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