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对新闻记者采编能力的要求
2021-11-27□
□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记者应明确行业发展形势,重视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明确新闻采编的主要特点,把握工作方向,制定完善的发展策略,为自身工作进步和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的主要特点
1.信息资源丰富
随着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交互平台,有针对性地下载相关软件来获取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要根据受众需求不断地进行新闻信息的优化,确保新闻信息内容更加专业。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对不同的新闻内容进行筛选与判断,在编写新闻的过程中确保信息质量。
2.实现信息共融
融媒体实现了媒体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受众获取新闻路径逐渐增多。为了达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记者有必要整合资源,使得新闻信息更加多样,吸引受众眼球。
二、融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记者能力的要求
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记者应努力适应时代,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与完善,制定合理、明确、科学的个体发展战略。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记者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作出如下阐述。
1.能力要求
合格的新闻采编记者应根据需要发掘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强化受众情感体验。要根据受众的阅读需求,对新闻信息传播手段进行优化与完善,以契合受众的阅读需要,记者应加强文字创作功底,强化与受众的情感交流,进而达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2.素质要求
①注重新闻方向指导。新闻信息传播不仅要保证信息传播速度,同样要突出互动性,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采编记者应做好新闻方向指引,使受众在阅读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强化记忆;要重视与受众的互动,为其提供意见交流的平台,使其全面参与新闻信息互动,突出新闻信息的丰富性与互动性。
②掌握网络用语及相关媒介。当前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浏览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在浏览信息过程中经常遇到网络用语,网络用语具有一定的通俗性,可为枯燥乏味的新闻内容增添色彩。新闻采编记者应熟练掌握、良好运用网络用语,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突出新闻内容的感染力与渗透力。
当前是媒介交流不断增强的时代。记者应做好自我定位,不断提高创作力与创新力,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解决新闻传播及采编中的各类问题,突出信息的多元化及资源的多样化,为媒体发展注入动力源。
③具备创新思维。采编记者要具备创新思维,在新闻信息的编撰过程中更新采编内容、创新采访角度、创新技术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新闻采编效果。要求记者对新闻事件能从多角度采写,创新采访角度,对细节进行拓展,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进而引发受众深度思考。
④注重采编模式的优化。采编记者应借助先进的采编技术,确保采编的快捷性与高效性,优化传统的新闻采编形式,丰富采编内容,使采编模式更加多元化。借助各类平台获取最新信息,做好信息整合与筛选,以达到预期采编效果。部分特殊新闻事件的采编工作中,记者可以切实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根据预期采集目标,实时对新闻信息进行整合,突出采编的特色。比如,重大时政新闻第一时间组织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赶赴现场,重大政策文件出台第一时间组织解读,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以新闻评论形式表明立场观点,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走向。
⑤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新闻采编记者有必要提高自身的采编水平,结合信息传播需求,强化与受众的情感交流,实现无障碍沟通,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可借助各类平台实现互动,通过发布受众感兴趣的新闻信息,为受众提供留言框及点评模块,在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受众感兴趣的新闻信息,为日后的新闻采编提供方向指导。
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重重阻碍,应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记者提供与群众互动的渠道,结合群众的反馈信息对新闻内容进行优化,使之更加丰富。群众利用各类平台进行情感表达,有助于提高记者的共情力,使采编信息更具亲和力;新闻采编记者要熟练使用各类采编设备,学会基本的视频处理及图片处理技术,达到良好的节目效果。
记者要明晰自身职责范围,强化与受众的互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及短视频平台等,将有价值的资料呈现给受众,吸引受众的目光,使之持续关注。为了提高新闻传播效果,有必要深入基层群众,采取音视频记录的方式,为新闻信息提供优质材料。
三、结语
本文首先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的主要特征进行探讨,阐述了对新闻采编记者的要求,主要从能力要求与素质要求两个方面入手阐述见解,总结时代背景下记者的基本素养,促使其能做好自我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以更高的职业素养解决新闻传播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新闻传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