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采编流程再造的实践与思考

2021-11-27

记者摇篮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作者传统媒体受众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数据信息技术被各行各业所应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融媒体是信息技术大量应用后引发的一种现象,拓展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融媒体时代不仅为我国媒体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更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能促进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

一、新闻采编流程存在的不足

1.时效性缺陷较明显。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从采编到制作再到传播,这中间需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工作流程,因此当人们看到传统媒体所发布的新闻信息时,此信息距离刚发生已有了一段时间。新闻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是时效性,倘若新闻信息未真正发挥出时效性特点,那么其新闻价值就会降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人员大多进行实地采访,采访完成后将新闻素材带回来进行采写制作,新闻信息的时效性由此降低。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经对比后可发现,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时代人们的需求,弊端较为明显。

2.灵活性优势不明显。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信息大多依靠电视等媒体进行传播,而这些媒体基本为单向传播,限制了新闻受众自身意见的表达。融媒体时代出现了实时评论和视频弹幕,人们能利用手机或IPad与其他新闻受众或新闻传播者进行实时交流。由此可见,传统新闻媒体的固定传播模式也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融媒体背景下对新闻采编流程再造的思考

1.新闻工作者需具备过硬的采编能力。采编能力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倘若一名新闻工作者不具备新闻采编能力或新闻采编能力较差,那么其制作出的新闻内容质量、传播范围、传播效果将无法得到保障。

新闻工作者若想具备过硬的新闻采编能力,要有一定的政治素养。政治素养能确保新闻工作者舆论引导方向的正确,能通过新闻信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正能量。

新闻工作者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感知能力,敏锐的新闻感知能力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快速挖掘出社会热点新闻。

2.新闻工作者需具备扎实的采访与写作功底。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新闻的独特性永远都是新闻媒体占据市场有利地位的不变法则。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群众生活,采访真人真事,为大众提供既有价值又有传播意义的新闻信息。若想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含义,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扎实的采访功底,通过与当事人交谈挖掘出别人所不知道的新闻。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方式逐渐多元化,新闻采访不再局限于面对面,通过语音、视频等都可以进行采访。由于新闻采访无法进行事先彩排,因此极有可能在采访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新闻工作者要具备应急处理能力,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传播形式出现了变化,不再单纯依靠文字传播,还可以以视频、音频等形式传播。但文字传播仍旧是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新闻工作者要有一定的写作功底,能够将新闻事件完整、全面、真实地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

3.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养。新闻工作者必须保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融媒体时代到来后,一些传播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度和阅读量,恶意编造虚假新闻,虚假新闻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无法估量,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决杜绝虚假新闻和炒作新闻。

新闻工作者要对自身职业定位有一个全新认知,不断创新思维、优化工作方式。

三、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流程再造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新闻平台。如果没有新媒体技术的进步,融合发展又从何谈起,传统媒体不可能永远唱独角戏。新闻工作者若想在融媒体时代大展拳脚,必须结合信息技术建立新闻信息平台,大胆进军新媒体领域。

最为常见的新闻信息平台有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利用互联网能有效扩大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传统媒体要对接成熟平台和技术,力争在手机报、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等方面发力,全方位布局移动互联网传播渠道。

除了建立新闻平台,促进新闻采编技术和设备的迭代更新也是必要举措。通过更新音频、视频设备,新闻工作者可以优化新闻传播方式,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

2.增强新闻内容的个性化。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对新闻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闻媒体通过收集、分析新闻受众的喜好和阅读习惯,可以为受众推送其偏好的新闻内容,促进新闻信息的个性化传播。

3.建设专业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新闻行业若想在融媒体时代中长久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的支持。首先,新闻工作者应改变自身传统理念,创新工作方式,用全新面貌迎接融媒体时代。其次,新闻工作者应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新技术设备和信息技术。最后,新闻工作者要有服务意识,为广大受众提供符合其品味的优质新闻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行业产生了重大变革,新闻媒体若想在融媒体时代长足发展,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完美结合,改造原有的新闻网站、大力开发新媒体平台,并逐步采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运营理念、表达方式推动产品类型、运作流程等方面的转变。

猜你喜欢

工作者传统媒体受众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