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古筝艺术的发展与创新路径研究
2021-11-27邓晓旭
◎邓晓旭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对精神世界有了更多的追求,古筝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了解民族音乐的契机。实现古筝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升古筝艺术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筝艺术,这是当下对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时代特征,更有助于提升古筝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进而提升民族自豪感。
一、古筝艺术的艺术特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古筝艺术,至今已经有两千的历史,在这两千年的历史中古筝艺术不断发展变化,演变出了多元的艺术特征。首先,古筝弹奏的指法复杂多变,左右手各有不同的指法特点,并且在演奏过程中更要求左右手的指法之间相互配合完成流畅的音乐演奏,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乐曲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力,更加具有感染力。如“按音”这一多变的指法就使得古筝的演奏丰富多变,极具特色。其次,古筝自身具有十分优美的音色,加上在演变过程中古筝音域的扩大使得古筝的演奏更具有极大的变化,各种风格的乐曲都可以完美呈现。最后,古筝艺术也具有各种的艺术流派,各个艺术流派之间传承着不同的古筝演奏技巧,这样和而不同的古筝艺术形式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当代古筝艺术的发展形式
(一)多元化发展的古筝艺术
古筝创作是古筝艺术得到发展的重要基础,古筝创作过程中也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古筝创作题材和技法的不同。
就古筝创作的题材而言,由于各种因素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首先,在古代古筝乐曲创作中多是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创作者多是借助自然景色来抒发心中的情感,多是从大自然汲取灵感,乐曲中会呈现出大自然的魅力,著名的《溟山》《林泉》是这一创作灵感的代表;其次,我国辽阔的地理环境使得各个地区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在民族音乐中的体现尤为突出,这一情况自然也会出现在古筝创作中,《云裳诉》就具有浓郁的三秦风韵,《西域随想》则展现了新疆文化,地域差异丰富了古筝创作的内容;最后,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古筝创作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很多历史题材成为古筝创作的内容来源,其中《长相思》《骊宫怨》就是根据历史题材创作而成。
就古筝技法而言是受到古筝创作题材多元化的影响促成了技法演绎的多元化。丰富多样的古筝技法被传承并进行创作,形成更加丰富的技法内容。如节奏赋予变化的古筝创作有《幻想曲》,这曲是在原有曲调基础上和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进而形成多样化的技法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音节交替变化呈现缥缈的效果。
丰富的创作题材和多元的技法使得古筝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精进,更是其多元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古筝演奏的发展
古筝创作需要通过古筝演奏呈现出来,那么对于演奏方法的探究也使得古筝艺术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不仅在听觉,更是在视觉上也给到观众极好的体验。
首先,从演奏技法上来说,传统的演奏是右手司弹左手司按,但这样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古筝创作中对乐曲的呈现,在这样的要求下,就演变出了新的演奏技法。如想要取得更加密集清晰的演奏效果可以采用快速指法,这样的演奏技法使得演奏空间更加广阔,演奏者可以根据情感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音乐效果;再如一些单手泛音、快速连续泛音等,都能够丰富演奏效果。
其次,演奏形式也开始改变。传统的古筝演奏多是独奏,即便是有丰富的创作内容和演奏形式,也难免会出现单一的听觉效果,将古筝演奏和合奏、重奏的演奏形式相结合,古筝的音乐风格和其他的乐器之间碰撞出艺术的火花,带来绝美的艺术体验,更促进了古筝艺术的发展,如《汨罗江幻想曲》就是这一演奏形式的代表。
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离不开各个艺术家的探究和创新,各种尝试和探究促进古筝演奏的发展,推动了古筝演奏的传承。
(三)古筝演奏教育的发展
古筝艺术被人们广泛接受,随之而来的就是古筝教育的发展,古筝教育主要是在三个方面:高等教育、社会教育以及海外教育。其中高等教育主要是我国各大艺术高校会设置古筝教育相关的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古筝演奏技能和创作技能等,这是古筝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社会教育是社会各个人群对于古筝艺术的自觉传承和发展,这部分教育多是愉悦身心的作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海外教育是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中华传统文化被海外各国所接受,刮起来一阵“古风热”,海外各个民族争相学习古筝演奏,这为古筝在国际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据以上现象所知,古筝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良好的古筝艺术学习氛围为古筝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当代古筝艺术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
(一)利用全媒体传播古筝艺术
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于古筝艺术的关注和认可,为了提升人们对古筝艺术的关注,可以利用当下新式的传播方式全媒体进行传播,从各个传播媒介出发,不断引导人们感受古筝的魅力。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媒体传播形式,对于学生群体,可以在学校艺术课程教育中融入古筝艺术的讲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对于年轻一代的社会群体,用手绘配图、融入新元素翻唱等形式在各大社交媒体和各大社区进行宣传,引起听众的兴趣;对于长一辈的人群就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多元形式的古筝艺术创作,将经典的古筝艺术和现阶段有趣的网络小视频等内容相结合,并将作品发布到各大宣传平台,这样全方位地宣传使得古风艺术和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进而实现古筝艺术的传播。
(二)扎根传统艺术文化
古筝艺术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更应该扎根于传统艺术文化,脱离传统艺术文化的古筝艺术就失去了精髓,难以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古筝艺术中融入了当时时代特有的内容,古筝艺术的演奏能够呈现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文化,这些都需要演奏者在演奏中能够以恰当的技法和情感演绎出来,展示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艺术魅力,古筝演奏者自身需要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具有扎根传统文化的理念,丰富的传统艺术文化为古筝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养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才能够实现传统和创新的有效结合,进而使得古筝艺术的发展稳步进行。
(三)合作交流创发展
古筝艺术在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众多流派,这对于古筝艺术的发展而言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各个流派之间“百家争鸣”,既有古筝艺术中的共性,也呈现出极大的个性特点,对同一曲目不同流派之间的演奏方式和理解表达也各有差异,这些差异源于地域差异、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各个流派之间不应是以对立的形式存在,这样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信息融合贯通的时代需要积极“走出来”,和其他流派的古筝艺术“交流”“融合”,将对立的形成转化为“求同存异”的创新融合形式。各个古筝艺术流派之间的独特风格是古筝艺术真正的魅力所在,更能够体现古筝艺术的包容性和多变性,不同的艺术之间更可以创造出新的演奏形式,进而推动古筝艺术发展。
(四)培养专业人才
艺术的创作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文化底蕴以及社会环境的熏陶等,高校古筝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注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也更多体现在专业技法的指导,学生群体由于基本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对于古筝艺术的理解和呈现大同小异,这就直接阻碍了古筝艺术的创新发展,那么加强对于古筝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在高校中开设古筝艺术专业课程,更需要鼓励民间古筝艺术爱好者积极参与古筝艺术的学习和传播,不同背景的演奏群体对于古筝艺术的理解和创作想法各不相同,促进了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理念,这极大丰富了古筝创作发展的空间;不仅如此,还可以组织古筝艺术爱好者和古筝艺术理论探究者组成创新小组,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两方面交流发展古筝艺术文化,融合两者之间的优势,促进古筝艺术发展与继承。
四、结语
古筝艺术作为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内涵演绎出了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魅力。当代古筝艺术的发展与创新首要仍是需要提升人们对古筝艺术的重视程度,在丰富的媒体宣传过程中提升古筝艺术的影响力,再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演奏技巧展示,进而促进古筝艺术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