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闻记者职业素养探讨
2021-11-27□
□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新闻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社会对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闻行业始终秉承着客观、真实及准确的原则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新闻行业中,新闻记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记者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也会出现种种问题,比如缺乏职业素养,语言过度夸张,呈现出的新闻内容质量低下,由此降低了整个新闻记者团队的综合素质水平,甚至使新闻行业失去受众群体的信任。此外,一些媒体并不重视对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培养,造成新闻记者的问题越来越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社会新闻记者提高职业素养要面对的困境和挑战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获取外界的信息,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在多媒体平台的支持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各种信息。因为这些人不具备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所以传播的内容往往很简单直接,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加持下,不仅传播速度加快而且影响范围也很广泛。这些人大多是普通百姓,没有新闻记者的判断力,所以传播的消息缺少一定的真实性,不能与专业的新闻报道相提并论。这些外界因素给新闻记者带来了挑战。
二、新时期新闻记者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1.高度重视政治素质
新时期对新闻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同时还要有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爱岗敬业,遇到问题能够顾大局识大体,始终秉承无私奉献的精神。
新闻记者要善于观察思考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政策,将新闻事件与国家最新政策有效结合,确保对国家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闻记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新闻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进一步加强新闻记者队伍建设,提高新闻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新闻记者遵守宣传纪律和遵循宣传规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分辨能力,在面对突发情况和棘手的问题时,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经验分辨对错。
新闻记者不能将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一一进行整理和报道,所以应该通过认真观察,抓住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事件,写出有价值和意义的新闻报道。
新闻记者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了解人们关注度较高的内容和信息,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和实践经验,进行相关内容的报道和分析。新闻热点报道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和喜爱。
3.具备逻辑思维能力
新闻记者在日常采访过程中,要“多看、多听、多记和多想”。“多看”是为了能够获取更多有效信息,掌握最新的新闻资料,通过观察、思考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新闻记者还要动用自己的听觉,将所见所闻有效结合在一起,把看见和听见的内容有序整理出来,可以采用心记、速记或追记的方式方法记录所获取的新闻素材,最后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认真分析,挑选出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素材。
4.具备通过网络搜索线索的能力
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还要具备通过网络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在网络上查找采访对象相关信息,获得与新闻事件有关的背景资料,丰富和深化报道。还可以通过网上数据库,进行新闻报道或业务研究。
5.具备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也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表达能力主要是指两个方面——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文字表达能力。
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和对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必然要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作为电视记者,如果口头表达能力不强,普通话说不好,势必会极大地影响电视的传播效果。新闻记者采访结束后往往需要将所有新闻材料进行整理和编辑,呈现给受众,因此新闻记者也需要具备书面文字表达能力。除了要熟悉不同新闻体裁的要求之外,还要熟悉不同媒体的制作要求,例如,广播是依靠声音传递信息,所以广播稿写作要尽量口语化,尽量做到具体形象,适合播报和收听。这都需要记者在具体制作时区别对待。
新闻记者只有具备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文字表达能力,才能有效提升专业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新闻行业环境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新时期新闻记者需要面对更多的压力、挑战及机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就需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明确新闻记者的工作职责和肩负的重任,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跟上时代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