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的娱乐新闻报道路径探析
2021-11-27□
□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目前一些娱乐新闻报道严重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品位,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儿童的自控能力本来就比成年人弱,一旦被这种不良的新闻影响,容易建立不正确的价值观。所以笔者认为应该重新构建娱乐新闻,发扬其健康、积极、向上的一面,杜绝那些消极、颓废、色情、血腥的垃圾新闻。
有人说过,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但笔者认为,不能因为被利益驱使就大量粗制滥造娱乐新闻。
一、娱乐新闻的泛滥传播
先来看看我们现在所见的各式各样的娱乐新闻。一般上头版头条的就是“某某明星披露内幕”“某某明星自曝隐情”等炒作新闻。这种新闻面世,应追究其媒体的责任,因为媒体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责任,让这种炒作新闻充斥市场。我们一再强调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但绝不仅说保证个别新闻的真实客观,而应力求反映整个社会的客观真实,且重视新闻的正向引导作用。
娱乐新闻充斥市场,正是因为它有市场。正如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所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正是因为受众的猎奇心理驱使,市场上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八卦新闻,娱乐受众。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发达,网络运营也不像传统媒体那么容易管理,娱乐新闻的泛滥传播,归根结底是网络信息监管的不到位。面对这种娱乐新闻泛滥的现象,应该设立专业的媒体监管部门,对媒介进行整体监控。
二、娱乐新闻的影响
笔者认为,娱乐新闻的本质无非是让人们在休息的时候看些信息,而这些信息会使他们精神愉悦放松,但现在的娱乐新闻越来越偏离初衷、本质。笔者经常看到的娱乐新闻是粗制滥造的,令人眼花缭乱,完全没有轻松感,反而增加审美疲劳。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手捧各种娱乐周刊追星,而是每天对着手机“刷”新闻。想看什么新闻,只要简单搜索,就会一饱眼福。参差不齐的娱乐新闻难免会影响年轻人价值观的建立。网络传播具有更新速度快、存储量大等特点,把新闻的娱乐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对思想相对单纯的青少年来说消极影响更为突出。网络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信息的无限蔓延和监督的困难使得很多没有被过滤的垃圾信息侵袭青少年稚嫩的身心,这种垃圾娱乐文化只是一种刺激感官的文化,没有真正的价值。
三、娱乐新闻泛滥的原因
1.受众的需求
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高度紧张,也确实需要借助娱乐的东西来宣泄情感以及缓解心理压力,所以娱乐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大众的广泛青睐。
2.新闻媒体受利益驱使
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媒体受利益驱使,想在如今的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只会一味地讨好大众,把社会责任、道义统统放在一旁,眼光只盯住市场不放。有些媒体想方设法地去抓住大众的眼球,专注于那些毫无格调和文化内涵的娱乐新闻,持有片面的新闻理念——“受众喜欢窥探别人隐私,我就给他们提供这些”,使得娱乐新闻热衷于窥探明星的隐私及他们的八卦新闻。
3.明星炒作
有的明星有意去制造一些新闻以引起媒体的关注,也就是想借媒体报道而扩大名气,而媒体依靠明星的八卦新闻而获得受众的关注,提高了点击率,双方“一拍即合”。
4.缺少新闻道德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记者本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但当媒体连篇累牍、日复一日地将明星的私生活这类八卦新闻提供给受众时,会让受众接到错误的信息提示,影响价值观的建立。娱乐记者一旦放弃了对职业道德底线的坚守,就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初心。
四、如何规范娱乐新闻
1.注重娱乐新闻的品质与品格
娱乐新闻要有文化品位,坚守娱乐底线,做到娱乐新闻不肤浅、不庸俗、有深度、有高度。新闻记者有责任为人们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健康有益的娱乐新闻,倡导精神文明。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增强娱乐新闻的思想性,发掘出其深刻的内涵意义,娱乐记者要具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用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受众。
3.加强娱乐新闻的评论作用
娱乐新闻记者应通过评论来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针砭时弊,体现现实针对性,帮助受众理清思路,引导受众进行独立的思考,有利于受众形成自己的判断。
4.建立行业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娱乐新闻也要有自己的规则。记者在报道娱乐新闻时,要对线索进行全面核实了解,不要弄虚作假。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对策,起到监督作用,针对行业存在的违规问题,划出行业“红线”,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内容把关。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娱乐新闻,不能一棒子打死,其实还是有好的娱乐新闻存在,本文只是针对那些缺少职业操守的记者写出来的娱乐新闻加以批评,希望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还要兼顾社会效益,秉承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等原则,做负责任的媒体人。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不要被狭隘的认识所束缚,珍惜自己的职业声誉。为了推动娱乐新闻的发展,希望从业者做好自律,恪守传播原则,遵循新闻规律,加强文化娱乐行业内容建设,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优秀文化、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质娱乐新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