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为建党百年献礼
——以原创音乐剧《血色湘江》为例
2021-11-27覃明年
◎覃明年
一、历史背景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泽东同志描写红军长征的诗——《七律·长征》。1934年10月,土地革命时期,我国中央主力军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不受国民党军队的攻打控制,被迫实行军事战略转移,开始了两年的红军长征之路,翻越一座座高山,跨过一道道大河,踏平一重重险路,途中无数烈士英血流血牺牲。在广西北部的湘江地区,为突破国民党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一触即发。湘江战役与中国红军的生死存亡一线牵连,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与国民党军殊死搏斗苦战五天五夜,五万多红军战士在此为了革命胜利付出了生命,最终仅剩三万部队与毛泽东主席强渡湘江,但也突破国民党军严峻的防守线,粉碎了国民党想要歼灭中央红军向东转移的企图。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突破国民党军队精心设置的防线的战争,重挫了国民党的锐气,是红军生死存亡的转折点,更是为今后红军革命道路的思想战略的转变和发展具有意义重大,此战之后,周恩来开始反思长久以来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种种军事领导的错误,为红军长征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湘江战役结束后便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并确立了毛泽东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是强大的正确的,为今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战役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但中国红军的伟大精神将永存,我们将铭记曾经为中国革命而流血牺牲的中国红军。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9月30日广西原创大型音乐剧《血色湘江》在广西艺术文化中心首次拉开帷幕,这是音乐与历史的融合,是音乐为历史的献礼,是音乐将红军精神的传承,艺术地再现了师长陈湘带领的部队,用生命执行掩护中央机关部队和兄弟部队强渡湘江,即使途中电报信号被切断,与中央部队失去了联系,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也从未退缩。在瑶族村民们的帮助下,他们誓死保卫党中央,誓死保卫毛主席,兑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庄严誓言,将红军的伟大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湘江之战中万名红军烈士的热血流入湘江,染红湘江水,伟大的红军精神随着烈士们的先驱沉入湘江底,化作一座高耸坚挺的丰碑。该音乐剧让我们再次回顾红军长征的艰辛与辉煌,不忘学习和发扬不怕牺牲的红军精神。
二、音乐剧《血色湘江》
2019年9月30日,在经历近一年的排练准备,广西原创大型音乐剧《血色湘江》终于拉开帷幕。该音乐剧分两幕,第一幕分为三场,第二幕分为三场,还有一段尾声,共21首主要演唱片段。虽说该剧的种类为音乐剧,但是它与普通的流行音乐剧在唱法和表演形式有所不同,其唱段的演唱形式为民族美声唱法,还加入了两首原生态民歌,分别是第一幕第三场在瑶寨中演唱的《蝴蝶与雄鹰歌》、尾声的合唱《桂北民谣》;在乐队配器上加入了广西的民族器乐:芦笙;在舞台场景布局中,以最大的可能性还原了广西特有的喀什特地貌,以“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山峦重叠,丛林茂盛,地势复杂的场景,该剧还运用了全息投影投至背景,动静结合,使观众在视觉效果上更加真实,极力追求写实的意图;在人物服装展示上,除了大部队穿着红军军装之外,广西本地的红军们上身穿着与中央红军相似的红军军装,但是下身穿着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在瑶寨里的村民,包括全剧的女主角之一凤鸣全身穿着瑶族特有的服饰,深蓝紫色相衬,精美刺绣图案花纹绣在衣襟和袖口;在人物台词中也带有广西特有方言,台词内容有广西特色食品酸笋等,由此可以充分将广西特色体现在剧中,更加形象生动地还原当时湘江战役的实际情况,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置身于湘江之战中,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戏剧的感染力。
开场一座高耸的石碑映入眼帘,大批红军演员分布在山洞间,半山腰,山顶上,随着师长陈湘一声呐喊:“打!”湘江战役正式打响。该剧的男主角师长陈湘是中国红军的师长,曾参加过“秋收起义”并带领军队跟随毛泽东主席上了井冈山。他早年在黄埔军校就读,也因此结识了本剧的另一位主人公黄复兴,而黄复兴代表的则是国民党的立场,是国民党某军队的师长,曾经的同学、战友如今战场相见,成为了对立线两端的敌人。在该剧中,陈湘和黄复兴有两段对唱唱段,第一幕第一场唱段中唱到“同窗深情肝胆相照,走上陌路要亮剑拔刀。亲如兄弟过命之交,各为其主亮剑拔刀。”用艺术的手法将矛盾冲突展现,促使了该剧湘江之战一触即发。第二幕第三场唱段中两人对白说到:“话不投机,多说无益!”经过一番搏斗后,陈湘不愿被俘虏而断肠自尽。由此全剧也进入尾声。红军师长陈湘至死不屈于国民党,誓死捍卫红军的尊严,共产党的尊严,战死沙场,将伟大的红军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剧情中加入了瑶家女领袖凤鸣对师长陈湘的爱慕之情,在激烈无情的战场上融入了一缕柔情。凤鸣和陈湘在月下相视而歌,唱着心中的浓浓的爱意,唱着生离死别,唱着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他们巧妙相遇,有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理想抱负,还有一样的为民族为国家战斗的决心和信心,在生死边缘之际展现真切感情。凤鸣和瑶女们在陈湘一行人迷路时做向导,在他们受冻挨饿时送上粮食,悉心照料受伤的红军战士,红军夫人朱大姐产下小红军湘江时,为了不拖累红军部队,将仅剩不多的药品留给受伤的战士们而牺牲了自己,凤鸣就做了小红军湘江的妈妈,将红军的孩子抚养长大……
第二幕的结尾,陈湘率领的红军军队虽完成了革命任务,以少胜多打赢了湘江之战,但同时师长陈湘的牺牲也暗示着他率领的军队全军覆没,无一幸免,染红了湘江水,立起了象征着伟大革命精神的丰碑。该剧结尾立起的丰碑与开场时的丰碑一致,但丰碑上多了两道鲜红的缆绳,那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印记,是红军浴血奋战的象征。
三、红军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音乐剧《血色湘江》由陈蔚总导演,著名歌唱家吕薇、高鹏、金郑健等担任音乐剧A角主演。2019年初5月份开始在广西各大高校、广西演艺集团等筛选群众演员,最终选定了五十多名合唱舞蹈演员,乐团由广西交响乐团出任,经过五个月的刻苦排练,最终音乐剧《血色湘江》拉开帷幕,并在广西南宁和桂林、北京展演。通过对一些当时参加了《血色湘江》排练演出的演员介绍,总导演陈蔚曾说过一句令很多演员都铭记于心的话:“你若想感染观众,必须先感染自己。”所以当时为了让所有的演员更加深刻地体会红军精神,真正的将红军演得真实形象,全体演员都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的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还重走了湘江战役的抗战之路,亲身体会当年红军长征抗战的中流砥柱。所有饰演红军的演员,大多都是学习音乐的大学生,为了演好红军战士,他们五个月来接受着军事化的管理,如部队管理一般封闭式训练,每天早上早起站军姿,并进行体能训练。因为该部音乐剧中的所有枪支道具都如真枪一般重,如真枪一般可以扣动扳机,舞台上的假山山坡大多没有护栏,且高耸陡峭,红军演员需要大量的体力才能在舞台道具上站稳并完成表演。每一位台上的演员都十分敬业,一场接一场地换装,各个有所担当,尤其在第二幕临近尾声那一段紧张刺激的打斗戏中,全体演员在打斗期间到打斗结束之前,需要用非常短的时间换装换妆,将身上的红军装换得更破更脏,将脸上手上身上涂满“鲜血”,表演着浴血奋战,实则为了表演出真实的战场也如真正的“战场”般紧张刺激。从台前的演员训练到场上精心的舞台设计布景,再到导演和指挥的严格指导,都体现着严谨求实的艺术精神。
2019年9月30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音乐剧《血色湘江》首映,到场观看的主要有现役的海陆空三军军人,还有许多爱好音乐的观众,全场座无虚席,井然有序。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的中场休息时,有工作人员现场教现役的海陆空三军军人唱剧中的重要唱段《红色的军旗》,除现场的军人外,许多普通观众也加入学习,全场气氛高涨,斗志昂扬。在音乐剧的演出中,在许多感人的片段时,许多观众都受到感染,纷纷流下热泪,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曾经的英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四、结语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让情感和精神更加直观地让观众看见。红色音乐是为历史的献礼,是对坚韧不拔、顶天立地的红军精神的致敬。以上是我对湘江战役和音乐剧《血色湘江》的一些了解和研究,希望本文引起读者以音乐传承历史、以音乐发扬精神的共鸣。